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辛勤编织致富梦—— 古浪县黑松驿镇群众何建花同志典型材料
  • 时间:2018-04-18
  • 来源:

何建花,女,生于1973年5月,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古浪县黑松驿镇磨河湾村妇代会主任。多年来凭着她勤劳的双手,自强不息、辛勤编织着自己的致富梦。2012年以来,何建花先后投资190多万元,建成4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养殖小区一座,养殖白牦牛300多头、羊500多只,实现年均纯收入30多万元。她本人也从昔日的打工仔变身为今天的牛老板。成立了古浪县丰达凯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50多户,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业,成为了群众眼中的女能人。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全省“三八”红旗手,全省劳动模范,武威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勤劳创造致富路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何建花,为了追求幸福生活,她曾在企业当过检验员,上新疆摘过棉花,在建筑工地打过零工。虽然一年辛辛苦苦,但始终挣不了多少钱,日子一直不宽裕。2001年,何建花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5座日光温室种植绿叶菜,但因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的缺乏,收益甚微。为此,她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她对当地市场行情进行了认真考察,决定将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后发展养殖业。于是,她将多年来辛辛苦苦打工积攒的10余万元钱购买了14头繁育母猪和160头仔猪,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何建花白天在猪圈忙碌,晚上查阅资料,认真学习饲料配制、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边摸索、边实践,经过辛苦打拼,加之科学养殖,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03年底,养殖规模发展到了270多头,年收入达20多万,成为全村乃至全镇数一数二的规模养殖大户。可时好景不长,2006年,由于感染了猪瘟,几百头猪全部死亡,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几年的辛勤劳作成果在那时瞬间化为乌有。

面对失败,何建花没有气馁,没有绝望;面对困难,她没有停滞不前,而是选择继续创业。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她再次鼓起了事业的风帆。在对市场做了一番深入调研后,她开始尝试将牦牛舍饲化养殖。2012年春天,何建花筹资60多万元,搭建起12栋养殖暖棚,购进天祝县优质白牦牛牛犊150头,真正走上了养殖路。2013年,惠农资金双联贷款给何建花的养殖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发展,何建花积极申请双联贷款50万元,新建了占地4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养殖小区,白牦牛存栏量突破200余头。2014年,何建花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养殖白牦牛300多头,育肥效果良好,收益显著。同时,她还育养了300只小尾寒羊,年存栏量达到1000只,年均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富民产业帮民富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效益不断提升,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何建花家的日子蒸蒸日上,新房子盖了起来,小轿车也买了回来。可是,看到左邻右舍的日子仍然很穷困,何建花却高兴不起来,她认为“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于是她决定带动村里群众发展舍饲养殖业,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何建花白天在养殖小区里忙,晚上或农闲时间,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对比算账打消群众的顾虑,但是,大部分群众家庭经济薄弱,手头基本没有充裕资金搞发展。于是何建花积极为建棚户协调贷款、赊购建棚材料。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在的油坊二组26户村民通过双联、双业贷款建起了126座养殖暖棚。为了方便群众投畜,她远跑天祝县,近到黄花滩帮左邻右舍联系投畜,实现当年建成投畜,出栏羊1400多只,纯收入达10多万元。看到她和一些养殖大户脱了贫、致了富,周边群众争先效仿,发展规模养殖业。近年来,随着磨河湾村白牦牛养殖产业不断壮大,何建花成立了古浪县丰达凯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50多户,白牦牛养殖产业风生水起。

孝老爱亲树新风

说起何建花,乡亲们都一致认为,她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贤惠的好妻子,勤劳能干的好女人。2005年,就在何建花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时,年迈的婆婆突患急性中风住进了医院,虽经及时救治保了性命,但却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侍奉婆母,义不容辞,养老送终,无怨无悔,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何建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送走上学的孩子后,又忙着给瘫痪在床上的婆婆翻身、擦拭、喂药、喂饭。婆婆因卧床经常便秘,她毫不犹豫地用心擦拭、及时清洗。就这样她一直坚持每天在婆婆的病榻前和养殖棚里奔忙,在她精心伺侯下,婆婆在病床上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她用执着的信念诠释了“孝”字的含义。她的感人事迹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广大妇女学习的典范,为当地群众树立了新风正气。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实施,何建花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激情,继续帮助群众在产业扩规增效上下功夫,如今的何建花正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宽。目前,她正积极筹建电商平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本土品牌,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以更大的业绩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