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02-18
- 来源:
华池县立足县情实际,全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建设,积极探索“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路径,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积极引导各村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广泛动员贫困户走发展产业致富之路,农民纯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章贤仁是乔川乡铁角村村民。最近,他正忙活着“照顾”他家的几十缸黄酒。从父辈开始,老章家一直有酿黄酒的传统。老章酿的黄酒里,加了一种特殊的原料——柴胡。
乔川乡铁角城村村民 章贤仁:装黄酒,为什么要加柴胡?这个东西能解乏,能治好多种感冒。还有加了(柴胡)以后,(把柴胡)熬出药水,装出来的酒颜色发亮,看着比较鲜艳。一般我们使用的是野生柴胡,因为它是多年生的,药用价值也好。
由于老章酿的酒口感好,色泽亮,四邻八方的人们都找他买酒喝。章贤仁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门路。从2013年开始,他开始规模化酿酒。每年,从阳历9月开始,他和老伴儿两个人就开始忙活,一直到次年1月,老章才能闲下来。如今,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酿酒达人”。
章贤仁说:“预计今年最少装100缸,一缸下来能出70斤酒,以一斤15块钱计算的话,就(能卖)1050块钱,1050块钱里有200—300块钱的成本,这样这1缸酒能收入700-800块钱,不含人工费。”
从去年开始,在政府的支持和章贤仁的带动下,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村发展黄酒产业。去年,全村30户贫困户酿酒25万公斤,销量达到5000公斤。今年,又吸纳20户村民开始酿造黄酒。
章贤仁说:“一户装10缸酒,每户(黄酒产量)达到700斤左右,纯利润下来就是七八千块钱,这样一来,给老百姓增加了大大的收入。”
乔川乡铁角城村村民何卫琴说:“今年八缸酒下来能酿六七百斤酒,能收入七八千块钱。销售不了的黄酒厂给我们帮助处理,给我们讲解了好多的装酒方法。”
而在乔川乡李崾岘村,村民们依托当地的自然优势,又借助世行和天津北辰区帮扶项目,成立了华池县龙瑞生态种养殖合作社,通过“户托社养”的方式,把自家的羊托管到合作社去养。同时,他们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实现了分红、务工“双收益”。如今,合作社的湖羊存栏量达到560只。
华池县龙瑞生态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文占有说:“通过户托社养带动全村贫困户81户,我们的分红比例是1:3:6,村集体是分10%,合作社分30%,贫困户分60%。”
乔川乡李崾岘村村民慕锦山说:“我在合作社入了股,到年底能分红;我在合作社能喂羊,一天能挣100块钱。”
如今,我县的111个行政村通过“一村一品”逐渐形成了以湖羊养殖、中药材种植、小杂粮种植、酿造黄酒等多种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资源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目前,全县56个贫困村建办符合“331+”、“村社合一”模式的合作社131个,带动贫困户9298户;农民纯收入达到7817.6元,贫困面由2017年的12.4%下降至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