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时政要闻/ 正文
国网“电”靓美丽陇原
  • 时间:2020-09-08
  • 来源:甘肃日报

  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面履行驻甘央企责任,用一流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贡献力量。

架起连心桥 照亮小康路

  “以前我们用的是两相电,铡草机转不欢,有时还‘噎’死,一天下来,人累得直不起腰来。现在有了三相电,机子转得快,光饲料搅拌加工这一块,每天就能节约五六个人工,我打算再购一批饲料加工机械,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对比以前布楞沟村吃不上水、用不上电、行不了路的困窘,村民马麦志乐得合不拢嘴。

  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国家“三区三州”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而马麦志所在的布楞沟村曾是县里最贫困的一个村子。

  2018年11月13日,国网甘肃电力助力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在临夏举行,一场“党建+脱贫攻坚”的电网建设攻坚战全面打响。

  为高效解决临夏电网薄弱问题,国网甘肃电力同步启动临夏州2018-2020年电网转型升级帮扶工作。根据“一县一公司”的原则,三年内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调集兰州、白银、金昌、武威、张掖5家地市公司的中坚力量,全面提升临夏电网供电能力。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国网甘肃电力累计投入123.64亿元,在省内先后实施了村村通动力电、井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改造等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前完成甘肃“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电网工程,电网“两率一户”指标达到国家脱贫标准。

  电更稳、更足,人民群众用电也更放心、更舒心,实现了贫困地区由“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绿电送远方 一电变双赢

  走进通渭县榜罗镇文川村的光伏集中电站,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和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自村里光伏集中电站投运以来,光伏扶贫成为该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从2019年8月至今,该村通过光伏电外送已累计收益超过125万元。光伏电外送,为文川村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长效造血”。

  甘肃虽然“风光”资源丰富,但因自身消纳能力不足,巨大的“风光”资源依然存在流失、滞销的现象。

  “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后,将实现陇东地区煤电、风电、光伏新能源打捆外送山东,将为革命老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国网甘肃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主网规划专责陆军说。

  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持续加强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开拓省内外市场、优化电网调度,将甘肃新能源充分利用,特别是通过光伏扶贫等形式盘活富余新能源,开启了新能源打捆外送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双赢局面。

  截至目前,酒泉—湖南特高压输电线路,已累计输送清洁能源超过148亿千瓦时;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将跨区跨省输电能力提高至2930万千瓦。目前正在规划设计的陇东特高压规划输电容量预计将达800万千瓦。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截至8月底,甘肃外送电量已达280.12亿千瓦时。与此同时,消纳的甘肃富余电量收益正用于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反哺助力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勇担当 服务惠陇原

  “全部电网工程3月12日提前复工,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在国网系统率先复工、率先投产,750千伏常乐电厂送出、330千伏银西电铁群体供电工程竣工投产,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复工达产。”8月6日,国网甘肃电力相关负责人在“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新闻发布会上向各大媒体介绍了疫情期间国网甘肃电力在抓“六稳”、促“六保”方面的具体举措。

  面对疫情,国网甘肃电力积极有效应对;面对洪灾,国网甘肃电力依然冲锋在前。

  8月以来,甘肃南部地区普降暴雨,雨势强劲。陇南市境内发生暴洪、泥石流灾害,部分道路垮塌,桥梁冲毁,通讯中断,电网受损,停电断水,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保民生、保安全”,样样工作与电紧密相连。灾情发生后,国网甘肃电力闻“汛”而动,坚持以民生为重,服务为先,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积极开展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第一时间恢复电力供应。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战役中,经受住了考验,交上了优异答卷。

  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始终将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要作为重中之重。该公司以“党建+优化营商环境”“党建+行风建设”为主题,全面推行“阳光业扩”工程,精简办电环节、优化办电流程、降低办电成本。全面推广“网上国网”线上办电,全方位、一站式响应各类服务需求,实现了让群众不跑路、少跑路。(记者沈丽莉 通讯员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