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23
-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早子沟金矿矿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伊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沈丽莉 王占东 蔡文正 王聪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马海俊
一座金矿,在2012年前的黄金年产量只有5万两,但却在之后的13年间高歌猛进,直至达到10万两以上,跻身“中国黄金十大矿山”。
13年,产量翻一番还要多,是怎么做到的?
初夏时节,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的早子沟金矿矿区,山脉峥嵘,绿色葱茏。选矿车间内,机器运转,满产达产。谈及企业的发展势头,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夏自锋感慨万千:“这一巨变,源于2012年底矿山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期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就此,记者深入矿区,一探究竟。
早子沟金矿磨浮班班长道吉仁欠(左)指导工人操作浮选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伊星
厚植青山,打开新天地
早子沟金矿,位于甘南州合作市早子沟上游,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与横断山之间,矿区面积2.53平方公里。这一金矿,在1996年被人发现,被称为高原上的“金窝窝”。
然而,直至2009年,这个金矿的年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仍名不见经传,矿区还遗留着历史上露天开采的深坑。
2009年,甘南州引进山东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合作市矿管站、甘南州国资委一起,重组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由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2%的股份进行控股运营。
两年过渡期后,2011年,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认为,面向未来,早子沟金矿的重启和希望,必须在绿色矿山上寻找突破。
看准了,就干。
当年,即申报了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一年后,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获批。
随即,国家级绿色矿山的建设,在早子沟拉开序幕。
——井上,对历史遗留的塌陷区、堆渣厂、尾矿库进行治理,实现覆土、种草、种树全覆盖。
“仅土地复垦、绿化就花了1.3亿元。”夏自锋说,至2020年,矿区可绿化面积的90%都实现了复绿。
“这里怎么会是矿区?分明是牧区呀?”
来自外地游客的讶异,让早子沟金矿的建设者倍感振奋。
2021年,早子沟金矿为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成果,让矿山厂容厂貌和周边牧场融为一体,又启动了“绿色牧场矿山”行动,要把矿山建设得像牧场。
至2024年底,早子沟金矿在13年间种植云杉20115颗、沙棘26万颗,治理及复绿面积约13.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95%。早子沟矿区面貌焕然一新。
——井下,坚持废石不出井,利用废石充填采空区。这一改变,一举取得三项利好:废石不出井,避免了其在地面堆放中对地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防止了地面塌陷;井下充填后,稳定了岩层,把矿石回采率由改制重组前的70%提升到90%以上。
——车间,加大选矿技术工艺研究与应用。把在矿石里的金子尽量选出来,提高金回收率,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关键所在。而早子沟矿区矿石又属难选冶型矿石,金子被包裹在脉石里。为此,企业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选矿攻关,采用阶磨阶选、微泡浮选等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加强精细化管理,使得金的回收率由50%提升到了80%。掌握新工艺后,车间立即推进规模化生产,投用2000吨/日采选配套系统,将选矿产能由每年的7.2万吨提高至60万吨。
多管齐下,向绿深行,早子沟矿区由里及外发生了变化——颜值更美,价值更高。
早子沟金矿选矿车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节能减排,塑造新优势
节能减排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必答题。
“我们的主要用能是电。”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机电供应科科长邓成瑞说,自2012年建设绿色矿山起,公司探索建立了一套能源计量系统,通过远程抄表,随时掌握各单位用能情况,并通过考核、奖惩促使各单位降低能耗。
这在矿区引发了一场“自我革命”:科技创新淘汰落后电机,采用永磁稀土电机,1小时比二级能效电机省电24.8%,这一项每年节电180万度;生产车间对耗电大户球磨机进行变频改造,一年节电20%,节约电费100万元;考虑到甘肃绿电资源丰富,公司联合售电公司,利用风光电,调整用电时段,尽量将生产用电“削峰填谷”,即向电价谷段转移,2024年到2025年公司度电价格从0.53元下降到0.49元,一年节约电费300多万元;选矿车间精打细算,对选矿水循环利用,实现了零排放……
“如今,我们建立了节能减排长效机制。”邓成瑞说,“把节约下来的钱投入研发,再突破,再提效,形成良性循环。降本就是增效、就是提质。”
早子沟金矿工人走进矿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伊星
造福一方,增添新活力
企业发展了,不能忘记矿区的父老乡亲。作为国有企业,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始终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为附近村庄修桥铺路,把绿化延伸到村庄、庭院,并主动招聘牧民到矿区就业。
10年前,那吾镇道木昂村27岁的小伙子阿道,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应聘到早子沟金矿。
哪成想,他从一线工人一步步钻研选矿技术,成为选矿能手,对矿石浮选中的药剂配比、添加位置,总结出独到的经验,将矿石中金子吃干榨净。
如今阿道成为选矿车间大班长,管理着三个班组,一年收入14万元上下。
“我一年的收入是原来放牧收入的一倍以上,前几年,我把牛卖掉了,不再放牧了。”阿道自豪地说,自己成为了工人,妻子和孩子也搬入了合作市区。
阿道的改变,还不止于此。
十年间,他每年都参加矿区的绿化,这让他养成了新的习惯——见到缺绿的地方,都想办法去种草栽树;遇到破坏草木的不文明行为都去制止。
“矿山绿了,家乡就更美丽了,我们的日子也更好了!”阿道说。
如今,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在地企融合中打造了“和谐社区”品牌,吸收当地群众就业350余人,与矿区群众共建绿色矿山、共享发展红利。
自2012年以来,早子沟金矿累计投资约15亿元打造绿色矿山。黄金年产量由5.03万两增长至13.46万两;保有黄金资源储量由14吨攀升至116吨;企业总资产从9473.37万元增长到22.77亿元,累计向甘南贡献财政税收10.94亿元。
用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用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
绿意盎然间,一场青山与金山的双向奔赴,在早子沟热情相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看,绿水青山不曾改,金山银山次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