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08
- 来源:兰州日报
主播线上推介兰州牛肉拉面
从兰州走向世界,从街头小吃到“文化使者”,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跨越山海、走出国门,让中国美食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愈发耀眼。这背后,是企业的匠心坚守、平台的赋能助力、政策的保驾护航,更是一场以美食为媒的文明对话与交融。
以味为桥 让世界读懂甘肃
“走出国门的兰州牛肉拉面,早已不只是一碗面。”甘肃伊久伊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蔺正江的这句话,道出了“1915牛肉拉面”的出海初心。如今,该品牌已在澳大利亚、迪拜等地方陆续开起直营店面21家,甚至跻身悉尼机场及悉尼国际机场唯一的中式快餐品牌,与麦当劳、肯德基共占黄金区位。
这份吸引力的根源,在于对“原汁原味”的坚守。蔺正江介绍,品牌不仅延续祖辈纯手工的匠人精神,更通过海外技术培训中心,将拉面技艺拆解、标准化,培养了大批本地师傅。从香料到辣椒的原配方坚守,再到炒拉条、黄焖羊羔肉等系列甘肃美食的“一站式”呈现,让每一家海外门店都成为甘肃文化的鲜活展台。按照规划,“1915牛肉拉面”计划将在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陆续开直营店,每家店面预计投资800万元人民币,争取在2026年底前,在全球布局35家直营店,预计投资达2.8亿元。
全链发力 构建标准化出海闭环
兰州牛肉拉面的国际化,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发力。杭州天猫校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部大区总经理程钰提出的“校园+出海”生态,为这碗面的标准化输出提供了新思路。
依托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天猫校园通过大数据优化食材采购链路,以“中央厨房+校园门店”的配送模式保障品质稳定。这种在国内20余所高校试点验证的模式,正为海外拓展积累经验——海外高校对供应链效率、食品安全的要求,与国内校园逻辑相通。而沉淀的消费数据更成为“导航仪”,比如分析不同地区对辣度、汤头的偏好,为海外产品调整提供精准参考。
目前,天猫校园计划在国内20余所高校试点“兰州牛肉拉面校园店”,目标通过天猫校园平台核销订单超万单,复购率翻倍。同时,留学生群体主动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带动海外校友“反向需求”。通过联动天猫校园海外板块,在洛杉矶、马来西亚部分高校,尝试“校园快闪店”,用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现场制作演示,吸引海外学生体验,一定能收获大量正向反馈,为规模化出海探路。
“我们期待与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深度协同,一方面,在国内校园打造‘出海预科班’——通过产品测试、品牌培育,让每一碗校园兰州牛肉拉面都成为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借天猫校园今年在全球校园网络布局,将兰州牛肉拉面纳入海外校园美食计划,与海外高校餐饮体系合作,真正让这一中国味道,在全球校园生根发芽,用青春活力赋能传统产业出海。”程钰说。
破局前行 政企协同拓市场
在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马玉田看来,兰州牛肉拉面出海既要借政策东风,也要解现实难题。甘肃省各部门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的简化审批与信息服务,为企业铺平了道路,但认证程序繁琐、当地认知不足等瓶颈仍需突破。
马玉田认为,破局之道在于政企联动的“兰州模式”,组织进口法规培训活动,帮助企业了解海外市场规则,避免违规风险。减免认证费用、提供物流补贴,降低企业出海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政策保驾护航,出台系列政策,从税收优惠到简化审批,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持。支持在海外成立兰州牛肉拉面学院,培训当地人学习兰州牛肉拉面技术。企业创新举措研发特色新品,融合当地特色,吸引更多消费者。本地运营发展建立本地运营团队,深入了解市场,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
乘势而上 书写“一带一路”新故事
“以面为舟,跨越山海。”瑞士M&D公司董事长董育堃的比喻,道出了兰州牛肉拉面承载着的三重时代价值:作为非油炸、高蛋白的健康快餐,直击欧洲千亿级健康饮食市场;以“拉面表演+透明厨房”的体验式消费,提升餐饮附加值;更以“东方神秘感”的IP属性,填补欧洲中餐缺乏高辨识度品牌的空白。
董育堃认为,未来,兰州牛肉拉面的欧洲征途将构建“三位一体”生态:工作日的“CBD高效快餐”、周末的“拉面文化体验课”、超市里的“家庭装速食”,让不同场景都能邂逅甘肃味道。当欧洲年轻人用刀叉挑起筋道的面条,当面香飘向塞纳河与泰晤士河,这不仅是生意的成功,更是文明的对话。
“当一碗面能同时满足投资者对回报率的追求、消费者对健康效率的需求、文化学者对文明对话的期待,它的价值便超越了食物本身,兰州牛肉拉面将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具烟火气的共赢载体。”董育堃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丽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