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1-19
- 来源:兰州晚报
- 点击:0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人员检查冷库储藏蔬菜

工作人员对储藏蔬菜进行农残快检
据兰州晚报报道 11月18日,寒意渐浓,但在兰州三鑫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仓储冷库内,却是一番火热景象。大白菜、洋葱、胡萝卜、西蓝花等蔬菜整齐码放。工人们正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巡查、翻垛,确保这批重要的“民生商品”保持最佳状态。这里,也是兰州市政府1万吨冬春蔬菜储备的承储点之一。
确保库存蔬菜常储常新
面对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波动,如何有效保障市民“菜篮子”拎得稳?兰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物资储备科科长韩凌志详细解读了本轮储备政策。“我们严格依据《兰州市冬春蔬菜和冻肉储备管理办法》开展工作,核心目标是提升应急供应能力,稳定市场价格。”韩凌志介绍,本次储备实行“政府委托、企业运作”模式,按照城区人口每人每天0.5公斤、保证7天消费量的标准,建立了1万吨的动态库存。
韩凌志特别强调了储备机制的灵活性与科学性。“本次储备并非‘一存了之’,而是实行‘动静结合、静态为主、动态为辅’的方式。”他进一步解释道,在长达4个月的储备期内,承储企业在征得同意后,可根据市场情况和蔬菜品质进行有序轮换,每次轮换数量不超过总储备量的30%,确保库存蔬菜常储常新,既能保障储备质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市场流通。
菜品安全有保障
在品种选择上,本次储备也体现了更强的针对性。除了大白菜、萝卜、土豆、洋葱、圆白菜等传统耐储品种外,还根据居民消费习惯和储藏能力,适量增加了西蓝花、芹菜、大葱等共计10余个品种,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保障安全是储备工作的重中之重。韩凌志表示,所有入库蔬菜均经过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并实行专库存储、专人保管、专账记载。“市粮食和储备局联合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储备菜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农残复检,确保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蔬菜才能正式挂牌储存,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悉,本轮冬春蔬菜储备期为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3月15日。储备蔬菜将根据市场情况,按计划分三个阶段(当年12月、次年1月和2月)进行日常消费投放,以有效满足元旦、春节及冬春季节的消费需求。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或遇突发事件时,将按指令迅速启动应急投放,设置专区专柜,明码标价,充分发挥政府储备蔬菜平抑物价、保障应急的关键作用。
记者 杨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