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集群筑基强产业 数转聚力赋新能 兰州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时间:2025-11-25
  • 来源:兰州日报

  陇原大地产业活力迸发,黄河之畔铸就工业脊梁。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兰州锚定“强省会、强工业”目标,纵深推进1139工作部署,聚焦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产业升级中厚植根基,在企业培育中激发活力,在创新驱动中提质增效,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的跨越式发展,为强省会行动筑牢“工业脊梁”。

  集群筑基 产业生态聚势成峰

  “十四五”开局之初,兰州市深刻认识到,唯有聚沙成塔、握指成拳,方能重塑竞争新优势。立足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和条件,依托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和齐备的配套能力,兰州为工业发展蓄积了向“新”而行、向“强”迈进的力量。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兰州市贯彻落实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兰州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6+X”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政策扶持、项目支撑、创新激励等方面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产业布局上,兰州紧紧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巩固延伸、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全力打造石化、有色冶金、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数据信息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新能源、航空航天、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6+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格局。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如今,全市工业规模稳步增长,612户规上工业企业稳产增效,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石油化工产业将成为我市首个千亿级产业。工业质量显著跃升,“油烟”经济占比降至41%,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升至13%,工业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载体建设同样成效斐然:西固化工园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名单;获批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3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西固合成橡塑、榆中生物医药、城关区软件和信息技术3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联合金昌、白银、武威三市共同创建的金兰白武有色金属集群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脱颖而出……这些加速崛起的产业集群,如同一条条强劲的大动脉,为兰州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输送着不竭动力。

  梯度培育 企业融通强筋壮骨

  企业是工业经济的细胞,企业强则产业强。兰州深入落实“五个一批”措施,深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构建起龙头引领、中小协同、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让工业经济“筋骨”更壮、活力更足。

  在龙头引领方面,兰州聚焦31户制造业“链主”企业,全方位支持其打造行业标杆。作为装备制造领域的“国家队”,兰石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生,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智能制造生产线产能大幅提升。

  走进兰石集团的数字化车间,只见零星几位工人,他们已从过去的操作工转变为如今的“指挥官”。企业车间经理向记者介绍:“过去,这种零件的组装和焊接都要靠工人手工作业,现在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工人作业环境更舒适了,收入也提高了不少。”这家历经风雨的老企业,凭借一场深刻的“数字蝶变”,多次跻身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重焕勃勃生机。

  中小企业是工业经济的活力源泉,更是稳就业、促创新、惠民生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兰州通过政策赋能、常态服务、精准辅导等举措,引导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认定873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36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10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户。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实操培训、精准对接等服务,跟踪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的关键支撑。兰州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以平台建设为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应用为牵引、科研单位广泛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兰州聚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等7个细分行业,精准推进458家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探索出一条具有西北特色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

  政策引领下,一批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应运而生。兰州移动、兰石爱特、金蝶等服务商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甘肃济洋塑料有限公司,金蝶软件兰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正指导该公司员工操作ERP系统。“7天上线财务模块,两个月完成全流程打通,这套‘小快轻准’的数转包能满足企业不同数字化水平需求。”金蝶软件兰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兰州中小企业多样化需求,公司成立专项小组,采用“行业+案例+区域网格”模式,制定专属解决方案。积极响应政府补贴政策,开展“数转城市上云补贴”行动,真正落实“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切实减轻企业转型负担。

  在推进数字化赋能的同时,兰州持续强化科技攻关,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5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4家,登记备案新产品(技术、工艺)360项。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当前,数字技术正加速渗透到兰州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兰州将继续锚定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以“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为核心,持续强化产业集聚、企业培育和创新引领,持之以恒推动工业经济向新而行、向质发力,以强工业助推强省会,为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奋力书写新时代工业强市的金城答卷。

  记者 陶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