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27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楼市政策调整持续深化
编者按最近,信阳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制度引发广泛关注。从全国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好房子”国家标准、金融财政政策以及城市更新等一系列新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激发市场活力。本期地产周刊聚焦楼市政策调整持续深化,进一步惠及消费者。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 夏金彪
最近,河南省信阳市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制度引发广泛关注。信阳市发布的《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要求,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事实上,近几年,现房销售制度试点工作一直在有力有序推进,部分地方试点也初见成效。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监测,自2022年末以来,全国已有超30个省区市试点现房销售及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居民住房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传统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为了适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过去部分房企依赖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开发模式,在市场环境变化时暴露出诸多风险隐患,亟待转型。并且,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贡献方式从增量拉动为主转向存量带动为主,房地产业作为服务业的特征愈发明显,这也要求发展模式作出改变。以商品房预售制转变现房销售为例,这有助于降低购房者风险,避免烂尾楼等问题出现,引导房企逐步形成适度杠杆比例、合理负债水平和正常周转速度的发展机制,促进房企稳健经营,增强房地产行业的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房地产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涉及土地供应、融资管理、住房保障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土地供应方面,顺应房地产发展趋势,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进一步优化土地出让方式;在融资管理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强化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约束,遏制过度杠杆,促使房地产开发回归理性和稳健;在住房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推动住房的多渠道供给,鼓励租购并举,以满足多样化居住需求。
当前,房地产改革还在持续发力。今年5月,除了商品房现房销售制度在有力有序推进之外,5月1日,被业内称为“好房子”的国家标准、由住建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正式施行;5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这意味着我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将按下“加速键”……
《住宅项目规范》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房地产发展模式从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的转变。该规范强调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方面的综合指标,这意味着“好房子”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有具体标准可衡量、可落地执行,将倒逼开发商更加注重设计、施工、材料的选择和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于购房者而言,有了明确的“好房子”标准,购房时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依据,也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的出台,不仅能解决存量房的居住品质问题,还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盘活低效土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过去“大拆大建”不同,新一轮城市更新更强调“留改拆”并举,更注重历史街区保护、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公共服务提升,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能为人民群众带来美好的居住体验。
未来,随着房地产改革政策的不断落地,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加快构建。新模式的构建,不仅是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更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助于化解长期以来积累的房地产行业风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宜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