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三驾马车”齐发力
  • 时间:2025-02-26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在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水利工程作为水资源合理调配、防洪减灾以及保障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其运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酒泉市水利系统创新管理模式,以“三驾马车”齐发力的方式,全面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精准监控的“智慧眼”

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做到实时、精准监控。我市水利系统积极引入前沿科技,搭建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分布在各个水利设施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如同给工程装上了“智慧眼”,能实时采集水位、流量、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并迅速传输至管理平台。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实现对水利工程运行的精准预测与预警。例如,在肃州区红山区,以往面对突发洪水,需人工多次实地勘测才能掌握水情,如今借助智能监测系统,能提前数小时精准预测洪水峰值和到达时间,为防洪调度争取了宝贵时间。

人才培养:专业保障的“先锋队”

人才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核心要素。酒泉市水利系统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为一线管理人员讲解水利工程最新技术规范、设备操作与维护要点等知识。另一方面,积极选派骨干人员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审,激发学习积极性。目前,我市水利工程管理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已达80%,为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制度完善:规范管理的“稳定器”

完善的制度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石。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制定详细的工程巡查、设备维护、应急处置等标准流程,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各司其职。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并对各管理单位和人员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完善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酒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不仅确保了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充分发挥了工程的综合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撰稿:闫润 祁文亮 范玉  审核:郭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