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08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7月2日至5日,天水市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雨过程对流性强、短时雨强大、累积雨量高,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强降水天气,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面对严峻挑战,天水市水务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扛牢政治责任,闻“汛”而动、以“迅”应“汛”,依托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6月28日、7月2日、7月3日先后主持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区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保持高度警惕,迅速进入实战状态,相关责任人到岗到位,确保值班值守、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抢护、信息报送等措施全部落实到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坚持关口前移,不断加强预警预报。市县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24小时开启,2332个监测站点全部在线,实时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建立了“风险研判-科学预报-提前预警-实时反馈”的预警体系和“预警叫应-应急响应-转移避险”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7月2日21时30分与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风险预警1期,先后转发国家、省、市相关预警预报通知28份,发送预警传真22份,发布预警短信3500条,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78站产生临灾预警信息,督促相关县区组织转移避险371户744人,确保预警信息直达一线,第一时间到岗到户到人。
突出联防联控,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坚持市县区“一体化”和“一盘棋”思路,不断加强上下游、左右岸的协调沟通、信息联动和统筹调度。指导各县区强化水库(水电站)、淤地坝等重点水工程运行管理,落实在建涉水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全力做好险工险段河流沟道巡查值守和人员转移避险准备,强降雨期间严格落实上下游联动预警及雨水情通报制度,最大限度保障工程度汛安全和河道防洪安全。
聚焦薄弱之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督促各县区坚持问题导向,盯牢关键环节,持续加大对重要河道、重点河段及山洪灾害危险区的隐患排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及时处置,确保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消除。同时要求各县区将山洪风险点、桥梁涵洞、风景区溪流、涉河在建项目等重点区域,纳入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强降雨期间安排专人盯防,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不断加强与气象、应急、水文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科学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实现重要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加强统筹调度,迅速开展督导检查。为认真贯彻7月2日全市防汛减灾视频调度会议精神,天水市水务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由分管领导带队,紧急下沉一线,赶赴秦州区和麦积区,对重点河段、涉河在建工程、旅游景点、涉水游玩项目、山洪风险区等重要区域安全度汛工作进行了抽查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限时整改要求。要求各县区、各责任单位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紧绷思想之弦,强化度汛措施,细化度汛方案,以“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坚决守住防汛安全底线,全力打赢本轮强降雨“防御仗”。
紧盯汛期变化,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依据《甘肃省水利厅关于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甘水发电〔2025〕5号)和《天水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规定,天水市水务局于7月2日23时30分,针对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张家川县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县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测预报、会商分析和值班值守,切实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防御、堤防巡查防守等相关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和河(沟)道行洪安全。
(撰稿:赵晓峰 审核:裴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