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八大赋能行动 加快甘肃经济增长
  • 时间:2023-01-06
  • 点击:576
  • 来源:甘肃日报

  刘伯霞

  通过实施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强化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高效要素保障、真抓实干作风八大行动赋能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鲜明信号,2023年经济发展要着力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近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针对甘肃发展实际指出:经济实现整体好转是前提、是基础,是首先要抓好的大事要事。重点围绕为经济发展“赋能”,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实施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强化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高效要素保障、真抓实干作风八大行动赋能经济发展,推动甘肃经济整体好转,加快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势产业壮大”行动赋能经济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赋能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放大工业发展优势、拓存创增。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改造,拓展传统产业存量。布局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三高”产业项目,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二是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融合发展。针对我省生活性服务业占比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低,传统服务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占比低的“两高两低”现状,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加快推进金融、康养、旅游、文体娱教、电信服务、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加速融合。三是通过“特色发展、精深加工”发展农业。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富民产业,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三尾”文章,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甘味”品牌,建设农业强省。

  “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赋能经济发展,使大企业“顶天立地”,让小企业“铺天盖地”。稳定经济增长,要靠广大市场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市场主体。一是国有企业要以“优”取胜。以实施“创建国际和国内一流企业行动”为抓手,支持国企开展科技创新,加快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对标一流标准推进国企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结构、产品、管理”“三优”。二是民营企业要“敢”为先,敢干、敢投、敢做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做到“三精准”,即精准问诊、精准帮扶、精准施策,让其活力充分迸发。三是复工复产要“快”当先。加力落实金融惠企纾困、稳岗位扩就业的各项政策,积极为市场主体减负,加快市场主体的元气恢复,鼓励市场主体能复尽复、应复尽复,释放产能、达产达效。

  “有效投资强化”行动赋能经济发展,撬动经济发展回暖提速、整体好转。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投资是典型的“三快”变量,投入快、变现快、见效快。目前,我省仍处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还是要靠加大投入。一要加快推进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直接融资,以有效投资撬动经济发展回升提速。发挥好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优化民间投资社会环境,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直接融资,大力支持已上市企业发展壮大,辅导备案企业提高上市工作效率。二要全面落实领导包抓项目制度,建立工期目标调度、跟踪督促机制,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挂图作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促进经济发展回暖提速、整体好转。

  “消费潜力释放”行动赋能经济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消费是经济的压舱石,对于经济增长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一是要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推进消费模式创新和业态升级,增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二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激发广大居民消费积极性,不断提升消费能力。三是要发挥兰州、天水、酒泉、张掖、庆阳等区域消费中心的带动作用,搞活“夜间经济”和“商圈经济”,着力增强消费动力。四是要推动文旅消费、乡村旅游快速恢复,积极谋划文旅项目、开发文旅产品,让文旅市场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有效激发消费活力。

  “招商引资扩大”行动赋能经济发展,增动力,扩存量。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项目和产业,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招商引资。甘肃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内力不足、存量不够。特别是一些资源禀赋相对有限的县域,通过招商引资借船出海、借鸡生蛋,是解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存量不够,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突出招商重点。各地要以已确定的14条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大引强,拿出定制化投资机会清单、产业链招商图谱和招商引资政策清单“一图两单”,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三引”行动,加快引进一批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的“四高”项目。二是要压实招商责任。建立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的“四化”工作模式,对重大招商项目要做到“两明确、一具体”,即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任务具体到人。三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下大功夫招商引资,引导形成重商、亲商、爱商、护商、扶商、安商的“六商”氛围。四是要积极开启招商新模式。各级各部门专门成立招商引资专班,赶赴发达地区,拜访企业,举行线上线下招商引资活动,通过抢订单、推项目等方式,开启招商新模式;主动对接走访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等便民便企举措吸引企业入驻甘肃。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赋能经济发展,聚要素,强动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招商引资。而营商环境好不好、优不优,直接决定着市场要素聚不聚得来、发展动能强劲不强劲。我省牢牢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确定2023年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更满意的政策环境、竞争更公平的法治环境、配置更合理的要素环境、关系更亲清的政商环境。一是要实行“包联”制度,实现全省干部包联企业全覆盖,推行企业创新孵化时必访、经营困难时必访、登记纳统时必访、战略调整时必访、增资扩产时必访、筹备上市时必访的“六必访”制度。二是要持续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提升服务效能,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甘肃”。三是要构建“亲而清”的政商关系。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做到“三个在一起”,着力打造“三力”营商环境,即同投资者和企业家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全面融入“全省一张图、全域数字化”,联通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最终使审批事项越来越少、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企业获得感越来越强,使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甘肃最亮丽的标识和品牌。

  “要素高效保障”行动赋能经济发展,保要素,促项目。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要素供应不足,项目建设就会搁浅,产业运行就会卡壳。因此,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能源、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五大要素供应,提高“两力两率”,即提高要素聚集力、供给力、可及率、到位率。一是发改、电力等部门要加强煤电油气协调调度,为经济运行提供能源保障。二是金融机构要推出更多特色化金融服务,为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科技、工信、国资等部门要聚焦产业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四是教育部门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五是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土地资源统筹调度,保障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六是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跟着企业走,优化财税、金融、土地、用电等领域的要素配置,差异化支持各地产业发展,打造配置更合理的要素环境。

  “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行动赋能经济发展,保证各项工作快落地、真见效。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各级政府、各级干部。各级政府要组织干部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三抓三促”活动,增强真抓实干的自觉性、紧迫感,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努力做到“三有、三上”,即心中有数、心中有策、行动有力,学习上下苦功、执行上铆足劲、效能上见真章,着力提升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经济领域的行家里手,保证各项工作快落地、真见效,变蓝图为现实,变愿景为实景。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