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20
- 来源:天水日报
据天水日报报道 自2022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核心任务,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此过程中,我市众多企业以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为驱动,在固废减量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开展特色实践,为天水市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双碳”目标融入企业战略规划,在碳排放管理、清洁能源应用与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精准发力,构建全链条绿色转型的低碳发展模式。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年下降6.7%。通过建立废水排放实时监测体系及生产废水分级回用等举措,水资源整体回用率达40%左右。此外,华天科技联合上下游企业推广可循环包装材料,推动供应链减排,实现从生产到服务的全方位绿色升级。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政策,通过提升环保设施水平、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污染排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杨满弟介绍。2021年5月,华天科技获评首批甘肃省绿色工厂;同年6月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天水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固废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链条,投资建设9兆瓦余热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达3000万千瓦时,实现资源高效再利用与减量化,大幅降低生产能耗与污染排放。
“2024年,公司利用工业固废25.5万吨,占产量的25%,综合利用率达100%。”天水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副部长杨虎林表示,其中年消耗硫酸渣2.9万吨、脱硫石膏5.6万吨、粉煤灰11.6万吨、炉渣及金选矿废渣5.4万吨,累计节约自然资源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16万吨。
甘肃省天水李子金矿有限公司以“固废100%综合利用”为目标,针对采矿废石与浮选尾矿,创新采用“内循环+外流转”模式:废石部分用于井下回填,其余加工为建筑材料;尾矿通过自建砖厂制砖或外销合作企业,实现固废零剩余。
天水市通过改革优化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在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农村固废五大领域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成效逐步显现。
据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科负责人李彦泉介绍,2024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同比下降8.43%,贮存量降幅超99%,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未来,天水市将进一步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明绿色底色。【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吕天军 胡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