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上半年天水市完成老果园改造提升4.75万亩
  • 时间:2025-08-08
  • 来源:天水日报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王纯伟 任泽瑄 杨彦春】为破解老果园改造初期收益慢、技术支撑缺等难题,我市通过创新套种模式、下沉技术服务、推进品种升级与技能培训,为老果园注入“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完成老果园改造提升4.75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58%,传统果业焕发新生机。

  针对改造初期收益周期长问题,甘谷县探索套种模式保收益。大石镇马川村在300亩矮化密植苹果幼园推行“果+蔬”“果+油”套种,种植辣椒、马铃薯等矮秆作物,实现“果蔬共生”。村里组建管护突击队精细化作业,如今果园进入第三年,苹果适量挂果,套种作物同步增收。“今年套种的辣椒和挂果的苹果,能收入一部分钱。”村民马海林说。大石镇人大主席张宏斌测算,初果期亩产2000斤、亩收入8000元,盛果期亩产7000斤、亩收入28000元,村集体统管统销年收入预计超10万元。

  技术服务精准下沉破解管护难题。麦积区果业中心引入“订单式”服务,邀请陕西专家深入果园开“田间课堂”。“老果园品种老化卖不上价,靠政府项目改种矮化密植果树,专家指导保成活率百分百。”八槐村果农阮建强说。高级农艺师钱永波介绍:“技术团队按协议常年服务,每年不同季节对青砧园全程指导。”去年以来,麦积区完成改造14200亩,引进青砧苗木60余万株,建成成品大苗果园300余亩。

  品种升级与技能培训推动质效双升。武山县桦林镇改造果园200亩,引进“烟富10号”等新品种。全镇苹果种植4000亩,年产优质果1.2万吨,总产值超7000万元。“集中培训提技术,苹果品质和收益都会有提升。”天局村村书记李秀荣说。秦州区中梁镇组织76名干部赴花牛苹果基地观摩,邀请专家每月对果农进行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近三年,改造老果园4120亩,今年实施提质项目1600亩。”中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晏玉峰表示。

  如今,天水通过套种创新、技术赋能、产销衔接,让老果园变“致富园”,绘就了果业兴旺、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