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三项数字政务创新成果闪耀全国峰会
  • 时间:2025-11-18
  • 来源:兰州新区报
  • 点击:0

兰州新区报记者 祁瑞龙

  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数字政务创新峰会上,兰州新区“高效办成一件事”、“人工智能+政务”、证照延续“无感审批”服务模式三项数字政务创新实践成果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殊荣,展现了新区在数字政务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创新实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高效办成一件事”

  破解跨部门办事难题

  兰州新区城乡发展局、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共同推进的政务服务集成改革实践,荣膺“高效办成一件事”基层实施常态化推进机制建设典型案例,标志着新区在数字政务转型领域走在西北地区前列。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核心是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跨部门、跨层级”的传统难题。兰州新区城乡发展局聚焦工程审批、项目报建、城乡治理等高频服务场景,进行系统重构与流程再造,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服务体系。

  实践中,新区以清单化管理为基础,打破部门壁垒与数据孤岛,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模式,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同时,联动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转2版)拓展“全域通办”服务范围,让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此外,还保留线下兜底服务,通过帮办代办、延时服务等服务,践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承诺。

  “人工智能+政务”

  提升咨询服务效能

  兰州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推行“人工智能+政务”提升咨询服务效能》案例,荣获“人工智能政务热线创新实践典型案例”,标志着新区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兰州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成为本次峰会中唯一获此奖项的市场监管部门。

  近年来,兰州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数字赋能高效政务”为目标,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深度融合。创新应用DeepSeek大模型,打造集视频导航、材料下载、在线问答于一体的“数智化”服务窗口,构建“电话机器人+电话人工客服+在线机器人+在线人工客服”的四重咨询矩阵。

  这一创新实践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从“单一渠道”到“多元协同”、从“人工主导”到“人机协同”,有效破解咨询难题,激发市场活力。今年1—10月,新区新登记经营主体6079户,总量突破5.19万户。服务端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65万人次,日均接待咨询能力提升50%以上,智能化接待占比超40%,实现服务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证照延续“无感审批”

  开启政务主动服务新时代

  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推出的证照延续“无感审批”服务模式,荣获“数字政务范式创新典型案例”。对于企业而言,证照延续虽看似“关键小事”,但过去办理时需主动申请、反复提交材料、多次往返,耗费心力,还可能因疏忽导致证照过期影响运营。

  兰州新区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精准聚焦这一痛点,创新推出“无感审批”模式。率先在全省将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15类高频证照纳入“无感办”改革范围,实现了政务服务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的本质转变。

  该模式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打通市场监管、信用、执法等多领域数据。系统通过智能算法,自动筛选出许可证临期1—3个月的企业,主动捕捉续证需求。企业确认续证意向后,审批部门直接调取数据库信息预填申请表,企业无须提交纸质材料。通过电话核实关键信息后启动审批流程,企业无须前往办事大厅,审批完成后新证照通过政府买单的邮寄服务送达,实现全流程“零负担”。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为企业办结续证200余件,显著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树立了政务服务新标杆。

  峰会评审组评价,兰州新区通过这一系列数字政务创新举措,成功营造了优质政务服务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创新经验值得全省乃至全国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