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04
-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盛夏时节,甘南迎来最佳旅游季。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的藏式民居与现代建筑相映生辉,卓尼县吾固村民宿里飘出悠扬的原生态唱腔,临潭县冶力关5A级旅游景区的“金字招牌”引来八方游客……在这片被绿水青山环抱的土地上,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扎尕那 赵英斌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月25日,走进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整洁的藏式民居、现代咖啡馆、游客服务中心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在夏雨的洗濯下焕发新活力。
俄合拉隶属于合作市佐盖曼玛镇美武行政村,东连美仁大草原,西距市区约13公里。全村34户196人,平均海拔3100米,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富集,是“高美佐盖”山清水秀风光的典型缩影。
望着眼前的景象,美武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谁能想到,当年‘风沙卷着垃圾跑,污水遍地靠天蒸’的贫瘠村落,如今竟蝶变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守着绿水青山就能换来金山银山。”他坦言,昔日俄合拉是传统藏族村落,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农牧民沿袭半农半牧生活方式,人畜混居积弊深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昔日常态。
“近年来,俄合拉以共建生态家园、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强化乡村治理,因地制宜推动村庄与旅游协同蝶变。”佐盖曼玛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俄合拉村坚持以文化旅游业为首位产业,立足地域优势推进文旅融合,建成藏式精品民宿22间、村级服务中心1处、游客服务中心1座,配套3个广场、2个停车场、1座加油站及马队驿站;在保留藏式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融合高山峡谷、草原溪流等自然景观与藏族民俗、游牧文化,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业态。如今的俄合拉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带动40人就业,累计分红135万元,成为集住宿餐饮、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标杆。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峪沟
稳稳端起“旅游碗”
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卓尼县大峪沟内的吾固村,一座藏式民宿里传出悠扬的原生态歌声。吾固村村民、啊迦民宿业主王志强的演唱,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2023年大峪沟景区运营后,游客越来越多。“秀美的自然风光成功将游客‘引进来’,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则成为‘留下来’的关键。”王志强介绍,“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奇观,让吾固村坐拥山雄石秀的自然禀赋。
近年来,吾固村借助地处4A级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落实生态文明小康村等建设项目,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大峪沟开园运营以来,吾固村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截至目前,吾固村共新建打造、改造提升精品民宿30多户,可提供房间300余间、床位600余张,打破了把游客“引进来、住不下”的窘迫现状。
如今,吾固村借着旅游业正盛的东风,深挖地处4A级景区潜力,在“绿水青山”中找寻探索发展机遇,将传统养殖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村民群众稳稳地端起了“旅游碗”,吃起了“旅游饭”,切实享受到家门口的旅游资源红利,为游客展现出一幅“看得见牛羊、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唯美画卷。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冶力关
“金字招牌”铺就致富路
“15年前的一次旅行,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临潭县冶力关镇庙沟村诚信农家乐经营者赵闹金曼回忆道。2010年,她随家人到此旅游,被镶嵌在群山间的天池冶海、云雾缭绕的高原梯田深深吸引,“当时就决定留下创业。”怀揣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她在庙沟村租房开办了农家乐。
2024年12月,临潭县冶力关旅游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甘南州首家获此殊荣的景区。这张“金字招牌”不仅让景区声名远扬,更让以赵闹金曼为代表的农家乐业主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红利。
近年来,冶力关镇农户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业,目前,全镇注册“农家乐”380余户,从业人员超2000人,已认定挂牌的达到230户,户均旅游收入超5.6万元。
冶力关景区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冶力关景区游客量已突破8万人次。随着5A级景区品牌的赋能,这片热土正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也为当地百姓铺就了一条越走越宽的乡村振兴致富路。(文/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