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雄关焕彩: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
  • 时间:2025-11-05
  • 来源:甘肃日报

秋阳洒满嘉峪关关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登城楼、望长城,驻足远眺。作为长城文化的重要载体,5年来,嘉峪关市持续擦亮“天下第一雄关”金字招牌,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投资1.58亿元的关城景区改造项目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库。嘉峪关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全国唯一的以长城专题开展保护利用示范的城市,在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十四五”以来,嘉峪关市累计实施30余项长城保护修缮工程。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嘉峪关市先后出版《嘉峪关筑城史》等专著20余部,研发青砖微裂隙注浆装备等3项专利,创新推出“我到嘉峪关修长城”研学产品,开发17个系列200余款文创产品。通过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嘉峪关已成为展示长城文化价值、弘扬长城精神的国家级示范标杆。

嘉峪关东湖生态旅游景区。

5年来,嘉峪关市全方位塑造和大力宣传“天下第一雄关”旅游品牌,着力为游客营造品质化旅游环境。“十四五”时期,实施了关城景区提升改造、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改造、草湖湿地景区改造等重点工程,推动关城、关城里、丝路神画三大景区全面贯通。关城景区成功入选全国5A级旅游景区品牌百强榜,草湖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嘉峪关市成功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全国唯一入选的地级市。2025年荣获“美丽中国·全域旅游休闲度假名城”称号。

“十四五”时期,嘉峪关市坚持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出全国首个长城实景夜游项目《天下嘉峪关》,累计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实现夜游收入1807万元,“关城夜游”成为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

嘉峪关市南湖秋色。

5年来,嘉峪关市持续放大“文旅商体”综合效应,成功举办国际短片电影展、国际铁人三项赛、嘉峪关长城马拉松等各类节会赛事,带动全市旅游人数、旅游花费年均增长30%以上。构建“航空+高铁”的立体化文旅通道。嘉峪关酒泉机场执飞航线达到24条,年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成为民航西北第三个、甘肃第二个“百万级”支线机场,冠名的“嘉峪关号”动车组4小时直达兰州、到西安实现朝发夕至。深化旅游宣传推介。牵头成立三省九市研学旅行区域合作联盟,承办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和中青旅联盟第二十二次全体成员大会,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