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11-12
- 来源:中国改革报
甘肃省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要省份之一,一直以来都将以工代赈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推动经济稳步增长的有效途径,予以全力实施。40年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甘肃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要求,坚持“政府统筹、多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原则,规范有序全面推进以工代赈工作,提升“赈”的政策效果。
在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中,甘肃省深入谋划实施了一批用工环节较多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不仅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也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全省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国家已累计安排甘肃省以工代赈资金141亿元,特别是进入“十四五”以来,国家累计安排甘肃省以工代赈资金35.1亿元(中央资金33.3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8亿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63个,带动4.8万人就业,发放劳务报酬6亿元,开展技能培训4.1万人次,支持有关地方建设了一大批农业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甘肃许多偏远地区群众“行路难、运输难、生产难、用水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领域项目建设中,甘肃省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立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财政、农业农村、交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总结成效、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当年计划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在下达投资计划时,优先支持项目库内前期手续完备的储备项目。指导市州、县区根据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重点工程项目适用于以工代赈方式的建设环节,抓好项目储备入库、资金落实、建设实施等工作。根据相关部门调度统计,“十四五”以来,共实施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4330个,累计吸纳48.2万人次参与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52.9亿元,开展技能培训29.2万人次,有力支持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相关经验做法多次在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视频推进会等会议上交流推介。在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以工代赈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中,甘肃省被评为“好”的等次。
“未来,甘肃省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以工代赈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工作力度。一方面,继续加强资金保障和项目管理,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将积极探索新的以工代赈模式和创新举措,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和突破。”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