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时间:2011-08-03
  • 点击:2374
  • 来源:

甘政办发〔2011〕182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发〔2010〕9号),充分发挥甘肃省旅游资源优势,实现“十二五”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旅游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产品体系渐趋完善,旅游市场得到较大程度拓展,旅游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和民生效应逐渐扩大,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日益显著,特别是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旅游产业实现“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09〕40号)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三年努力,2010年全省旅游人数达到429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2亿元,旅游业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圆满完成了“三年翻番”的目标任务。

  (一)旅游产品内涵不断丰富,产品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随着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全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各地形成了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的态势,旅游产品开始由单一的观光型向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型。

  (二)宣传促销力度逐渐加大,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拓。

  “十一五”期间,以宣传甘肃、提升形象为主导,加强了营销策划,形成了宣传的聚合、放大效应,较好地开拓了旅游市场。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北京火车站、上海火车站等多家媒体、交通站点投放了系列广告;在《读者》杂志、《中国旅游报》、香港《文汇报》等10多家媒体投放了旅游宣传专栏广告;在近30家媒体发布专版、专栏、专题片200多个(部);邀请国内外主流媒体和旅行商近2700人次来甘肃采风踩线;组织相关市州政府、景区和旅行社人员赴9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4个城市开展“甘肃旅游”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以12301旅游服务热线平台建设为基础,初步建成旅游信息化的“三网一库”,为新闻媒体和网民转载、报道、查询甘肃旅游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和来源。

  (三)旅游规划编制更加科学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成绩较为显著。

  “十一五”期间,编制了《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甘政函〔2007〕59号)、《甘肃省旅游厕所建设规划》、《甘肃省藏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规划》等20多个旅游专项规划,为全省旅游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全社会累计投入旅游业建设资金391.4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各类旅游专项资金7.54亿元,世行贷款38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安排省级财政旅游发展资金8800万元,加强了部分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配置,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A级景区达到140个,其中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39个,3A级景区37个;麦积山、崆峒山和黄河三峡已发展成为年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的景区。

  (四)旅游商品开发得到重视,商品品质有所提高。

  “十一五”期间,逐步加大了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扩大了旅游商品经营和销售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旅游商品消费额度,有效促进了全省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2009—2010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甘肃省荣获2项金奖和6项铜奖。

  (五)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星级酒店324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8家,三星级137家;旅行社400家,其中出境组团社9家,赴台旅游组团社2家;组建了兰州、天水旅游汽车服务公司;新购置高档旅游车200余辆;新开通兰州—敦煌旅游专列和兰州—香港旅游包机;加强了旅游饭店星级评定、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和旅行社、导游市场监管力度;组建了旅游星级饭店监督员队伍,对不合格的星级饭店和导游人员实行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实行了全省旅游景区门票统一管理机制,加强了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规范管理;建立了旅游安全责任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完善了主要景区安全警示牌、医疗急救体系等旅游救援系统。

  (六)旅游教育培训力度逐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26所,共培养各类旅游高等人才1万余人;培训旅游局长、基层旅游管理干部、导游、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5万余人次;积极运用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推行旅游扶贫和创业计划,帮助大学生、妇女和返乡农民工参与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旅游自身发展和吸纳就业的能力。截至2010年底,全省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1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91万人,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7.5%。

  (七)旅游业的地位显著提升,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2010年,《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甘肃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立了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健全了旅游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确立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宣传促销、提升整体形象、提升产业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并将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纳入了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全省上下形成了加快发展旅游业、富民强省的共识,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重视、各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发展旅游业的工作局面。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旅游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投入不足,要素配置不够完善;交通不便,“旅长游短”;体制机制不顺,旅游市场化程度较低;品牌建设滞后,品牌景区、旅游吸引物和产品系列较少;景区接待能力弱,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人力资源规模小、整体素质不高,与旅游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不相匹配。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环境和趋势

  目前,世界旅游业总产出已超过了石油、汽车、化工等行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调整,民生基础更加稳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旅游需求将更加旺盛,旅游业持续较快发展具有雄厚的市场基础。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矛盾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国家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和国民休闲计划逐步实施,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业发展环境更加友好,国内旅游业将进入大众化全面发展阶段,并逐步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甘肃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国家提出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战略,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晰了旅游业的地位和战略目标。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甘肃旅游业的提速发展。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甘肃省铁路、公路、民航等各类交通配套支撑体系将不断完善,旅游可进入性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期间,外资和国际著名旅游集团进入中国旅游业呈加速态势,并向西部地区纵深延伸,甘肃旅游业将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在旅游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商业模式选择和创新等方面,甘肃省将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适应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变化、旅游消费转型和旅游产业升级换代发展趋势,旅游决策将更加科学,管理将不断创新,市场主体规模和实力将逐渐增强,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全省旅游产品将从较为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俗节庆、商务会展、户外探险、自驾体验、康体养生等多元化产品体系升级转型,市场竞争力将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将全面提升,旅游业与不同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将不断出现。为实现国家将甘肃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要求,生态旅游将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旅游新业态之一。按照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文化产业将进一步与旅游业融合,文化旅游将得到快速发展。全省旅游业在发展战略上将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在发展目标上会更加重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作用,在发展方式上将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将不断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今后5年,甘肃旅游发展的重点是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升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树立旅游形象,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融合,拓展产业功能,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建设中国西部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市场监管、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

  (二)坚持重点突破与区域协调相结合。

  全面优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突出旅游精品线路和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景区和特色项目进行政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多方面支持,塑造品牌,打造本省旅游业发展高地。全面贯彻“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实现旅游业协调发展。

  (三)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相结合。

  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旅游方式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综合功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四)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五)坚持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全省旅游产业体系,拓宽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旅游,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永续利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旅游客源规模达到1亿人次,年均增长18%;旅游总收入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20%;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全省5A级景区达到5个以上,4A级景区达到60个以上,百万人景区达到6个以上。

  ——全省星级饭店达到550家以上,其中五星级饭店26家以上,四星级饭店80家以上,三星级饭店250家以上。建立自驾车营地5—8家,快捷酒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农民旅馆、乡村民宿等旅游住宿企业和机构5000家以上。

  ——全省旅行社达到450家左右,其中出境组团社15家以上,赴台游组团社5家左右。

  ——组建10家左右旅游运输企业,高档旅游车达到1000辆以上,开通主要城市到达旅游景区的客运专线。

  ——旅游商品不断丰富,旅游购物收入达150亿元左右,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25%左右。

  ——旅游就业容量进一步增加,每年新增直接就业人数2万人以上。

  四、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以建设全国知名大景区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旅游资金投入,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旅游饭店建设工程、旅游宣传促销系统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力争全社会对旅游业的投资总额达到1200亿元,确保各项目标实现。

专栏1: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六大重点建设工程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景区道路、给排水、供电、环卫、通讯、旅游服务设施等。 

  旅游饭店工程:积极吸纳各类资金,大力发展星级饭店,积极促进家庭客栈、快捷酒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农民旅馆、农家乐住宿、乡村旅馆、自驾车营地等多元化住宿业发展。 

  旅游宣传促销系统工程:包括主要区域合作营销、整合营销、节庆营销和旅游宣传品创意策划等工程。 

  旅游发展创新工程:包括旅游商品、餐饮、娱乐与演艺项目的研发等。 

  旅游发展引导工程:充分发挥资金的放大效应,引导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整体形象或新产品宣传促销、数字化优秀旅游城市建设、数字化5A景区建设、重点旅游资源和旅游专项产品开发、跨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特色重点旅游商品研发和专项奖励等。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包括教育培训系统建设、旅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经理人、导游、旅游专家等数据库建设、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培训等。

 

第三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321”战略,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依托全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新产品,实施“321”战略,构建优势区位集聚的产业布局体系。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线3条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平凉—庆阳及兰州—武威—张掖红色旅游,天水—陇南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2条成长型旅游线路;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集中力量打造百个重点建设项目,突出特色、组团发展,实现旅游业布局的整合优化。

  (一)建设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1.提升优化丝绸之路旅游线。

  着力提升优化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强化其龙头产品地位。以天定高速公路和天巉路为交通干线,以天水为目的地,合理布局天定公路沿线景区和项目,重点开发甘谷大像山、姜维墓、武山拉稍寺—水帘洞、武山温泉、陇西李氏堂等高品质资源,构建丝绸之路东段旅游环线。大力开发特色突出、参与体验性强、品位高、吸引力大的新一代复合型旅游产品,实现兰州至敦煌丝绸之路西段的提升转型。以祁连山腹地旅游线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丝绸之路河西环线。深入挖掘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大漠戈壁、丹霞砂林、冰川雪峰、森林草原、丝路文化、民族风情等多彩魅力,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2.拓展延伸大香格里拉旅游线。

  以“回藏风情、草原风光”为主题,积极发展临夏、甘南民族旅游。重点建设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松鸣岩、夏河拉卜楞寺、尕海—则岔石林景区、碌曲郎木寺等旅游景区,着力提升民族风情、草原风光、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组合产品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打通陇南至九寨沟高等级公路通道,加大陇南与天水、九寨沟等相关旅游景区的联动,建设大香格里拉甘肃境内的旅游大环线。

  3.开发建设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

  着力建设兰州—白银—平凉—庆阳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深度开发崆峒山道教文化、周祖农耕文化、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展示甘肃深厚的华夏文明,带动区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建设兰州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平凉崆峒山、庆城周祖陵、庆阳公刘庙、农耕文化产业园等旅游景区,打造“道家养生”、“崆峒武术”、“庆阳民俗”等系列品牌旅游产品,形成集多元文化特色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

  (二)培育两条成长型旅游线路。

  1.大力发展红色主题旅游线路。

  根据《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发〔2011〕10号),编制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整合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体系。重点建设环县山城堡战役遗址、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遗址等7个国家红色旅游二期项目。进一步完善国家红色旅游一期工程中的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旧址、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8个经典景区旅游要素配置条件,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全面改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有效保护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增强景区综合效益。

  2.开发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线。

  积极开发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重点建设礼县大堡子山秦文化公园、祁山堡、西和“空城计”、秦安街亭古战场、甘谷姜维墓等旅游景区,深入挖掘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传说故事,丰富景区内涵,增强景区吸引力,初步构建天水—陇南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三)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

  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大力推进兰州休闲度假圈建设。加强兰州游客集散中心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提升兴隆山—官滩沟、兰山—五泉山、什川梨园、安宁桃园等城郊休闲度假产品。延伸建设临潭冶力关、永靖黄河三峡、临洮花卉基地、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和政松鸣岩、渭源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景泰黄河石林、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构建兰州都市休闲度假圈。

  以天水为中心,依托麦积山品牌,整合伏羲庙、胡氏民居、南郭寺、后街清真寺等优质旅游资源,辐射陇南,着力开发成县鸡峰山—西狭颂旅游景区、徽县三滩、康县阳坝等周边森林生态,温泉疗养、始祖文化、轩辕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形成完备的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天水休闲度假旅游圈。

  以平凉崆峒山为依托,积极发展休闲养生、康体健身、度假体验旅游,发挥崆峒山辐射带动功能和示范效应,整合泾川大云寺—王母宫、庄浪云崖寺、灵台荆山森林公园等周边旅游资源,逐步打造“大崆峒”景区,形成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

专栏2: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百个重点建设项目

  丝绸之路旅游线44项:天水麦积山景区、天水伏羲庙(中华始祖园)、天水胡氏民居、天水南郭寺、天水后街清真寺、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甘谷大像山景区、武山拉稍寺—水帘洞文化生态景区、武山温泉生态旅游区、兰州水车博览园、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兰山—五泉山景区、永登鲁土司衙门—吐鲁沟景区、榆中兴隆山—官滩沟景区、兰州游客集散服务中心、金昌金川国家矿山公园、武威雷台公园(天马文化公园)、武威沙漠生态景区、武威天梯山石窟、武威文庙、张掖大佛寺、肃南马蹄寺景区、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山丹焉支山—皇家马场景区、肃南索朗格中华裕固风情园、肃南文殊寺石窟群景区、张掖湿地公园景区、肃南皇城夏日塔拉景区、嘉峪关长城文化景区、嘉峪关金凤凰生态农业观光园、嘉峪关国际汽车营地、嘉峪关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嘉峪关紫轩葡萄酒庄园景区、果园—新城墓群、酒泉天外天航天城景区、瓜州锁阳城遗址、瓜州榆林窟、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敦煌阳关景区、敦煌莫高窟、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敦煌沙漠生态景区。 

  大香格里拉旅游线9项:夏河拉卜楞寺、夏河桑科草原景区、合作当周草原景区、尕海—则岔石林景区、碌曲郎木寺景区、卓尼大峪沟国家森林公园、舟曲拉尕山景区、和政古动物化石博览园、和政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 

  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9项: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白银火焰山露天矿国家级矿山公园、泾川大云寺—王母宫景区、平凉崆峒山景区、平凉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庄浪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庆城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西峰公刘庙景区、西峰北石窟景区。 

  红色旅游线10项: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华池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山丹艾黎纪念馆、环县山城堡战役遗址、古浪战役纪念馆、两当兵变遗址、酒泉市玉门油田·玉门新能源基地、合水太白起义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永靖刘家峡电厂、2004—2010年国家红色旅游一期建设项目甘肃省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后续工程。 

  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线5项:礼县大堡子山秦文化公园、礼县祁山堡景区、秦安街亭古战场景区、西和“空城计”三国文化景区、甘谷姜维墓景区。 

  休闲度假圈19项:永靖黄河三峡景区、永靖炳灵寺石窟、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临潭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康乐莲花山森林公园、榆中青城古镇景区、景泰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景区、通渭温泉景区、渭源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岷县狼渡湿地公园、天水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水温泉景区、徽县三滩景区、宕昌大河坝—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成县西狭颂—鸡峰山景区、武都万象洞景区、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 

  重点文化产业园区4项: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二、培育现代旅游目的地,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旅游示范区、旅游名镇、重点旅游景区,培育甘肃省现代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全省旅游业发展高地。着力打造兰州、天水、平凉、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6个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努力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改善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星级饭店,完善城市旅游要素配置,整合城市资源,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挖掘城市文脉机理,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加快旅游示范区、试验区建设。积极发挥旅游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着力打造敦煌国际旅游试验区和嘉峪关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国家大力推进甘肃生态恢复和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重点打造甘南国家级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以华池南梁为重点,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着力打造庆阳红色旅游基地,整合红色旅游与民俗、生态等要素,创建甘肃红色旅游目的地。以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伏羲庙、炳灵寺石窟、嘉峪关关城、新城—果园墓群、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甘肃省博物馆等一批保护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辐射范围较广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为依托,加强文物资源保护,打造文物旅游示范区,构建甘肃省文物旅游体系,充分展示文化遗产价值。

  大力发展旅游强县、旅游名镇。进一步加大县市区、乡镇旅游产业发展力度,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全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和甘肃省旅游名镇体系。加强麦积、肃南、山丹、永靖、临潭等县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着力将宕昌哈达铺镇、榆中青城镇、永登连城镇、古浪大靖镇、秦安陇城镇、临潭新城镇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华池南梁镇、碌曲郎木寺镇、天祝天堂镇、平凉崆峒镇、永靖太极镇等交通条件较好、旅游资源丰富、与大型景区联合紧密的乡镇打造成为全省新型旅游名镇。

  加强重点旅游景区(点)建设。着力完善麦积山、嘉峪关长城、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崆峒山、夏河拉卜楞寺、永靖黄河三峡、武威沙漠生态景区、兰山—五泉山、临潭冶力关、宕昌官鹅沟、兴隆山—官滩沟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整合资源要素,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焉支山—山丹马场景区、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祁连雪山草原、秦安大地湾遗址、临夏古生物化石遗迹公园等一批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新兴旅游景区,逐步完善多样性的旅游景区体系。规划新创建5A级景区2个以上,4A级景区20个以上。将嘉峪关长城、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兴隆山—官滩沟、临潭冶力关、夏河拉卜楞寺、宕昌官鹅沟等建设成为百万人景区。

专栏3:甘肃省“十二五”规划创建5A、4A级景区备选名单

  5A级景区: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永靖黄河三峡、兰州兰山—五泉山、临潭冶力关、夏河拉卜楞寺。 

  4A级景区:秦安大地湾遗址、甘谷大像山、武山拉稍寺—水帘洞、礼县大堡子山秦文化公园、陇西李氏堂、榆中青城古镇、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张掖湿地公园、肃南皇城夏日塔拉景区、肃南索朗格中华裕固风情园、瓜州锁阳城遗址公园、瓜州榆林窟、果园—新城墓群、酒泉天外天航天城、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夏河桑科草原、尕海—则岔石林景区、永靖刘家峡电厂、山丹艾黎纪念馆、华池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政古动物化石博览园、渭源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天水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水温泉景区。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加大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景区畅游工程。进一步加强景区内旅游道路、给排水、供电、环卫、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景区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星级厕所、公共信息服务标识、安全信息服务、环境整治等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服务接待能力和水平。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重点提升高速公路沿线和A级景区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的视觉效果和引导作用。完成1000座旅游厕所的改扩建任务,落实2000个以上专门用于旅游厕所管理的公益性岗位。

  实施交通畅通工程。重点解决游客“进不来、出不去、走不动”等瓶颈问题。打通干线交通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途经4A级以上景区的高速公路设置出入口,力争将高速公路延伸到4A级景区。4A级景区与交通主干道连接公路达到2级以上,3A级景区与交通主干道连接公路达到3级以上,形成完善的旅游公路交通体系。

  以兰州、天水、嘉峪关、敦煌、庆阳、夏河、金昌(武威)、张掖、陇南、平凉机场建设为契机,协调增加兰州、敦煌、嘉峪关至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密度,构建甘肃省航空旅游运输网。将兰州、敦煌、嘉峪关机场建设成为国际口岸机场,积极开辟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际旅游航线,努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旅游包机业务,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航空旅游交通体系。

  以兰新铁路二线、兰成、兰渝铁路、西安—宝鸡—兰州高铁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铁路旅游。逐步形成以兰新铁路、兰成铁路、兰渝铁路及陇海线为骨架的铁路旅游网络。建设省内各高铁、客运专线、铁路客站与周边旅游景区的连接道路。旅游旺季增开到达省内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专列,形成快捷的铁路旅游交通体系。

  加大对黄河兰州段、白银段、永靖段、洮河临洮段、嘉陵江徽县段的开发力度,打造水上旅游项目,推出水上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水运旅游交通体系。

  充分运用新技术,完善旅游信息化建设。建设旅游电子政务、商务、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建立旅游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旅游保险体系,增强快速反应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旅游管理部门高效、无纸化办公为工作重点,完善旅游电子政务系统和“三网”建设,做到对外发布信息有外网,对内办公有内网,应急响应有专网。以网络营销、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介为重点,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完成嘉峪关、敦煌等数字化城市和6个百万人景区数字化旅游建设项目。

专栏4: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交通重点建设项目

  加快推进甘肃省旅游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建设,尽快打通景区断头路,重点建设主干公路与4A、3A级景区连接公路。 

  建设永登(徐家磨)—古浪、瓜州—星星峡(甘新界)等国家高速公路; 

  积极开展雷家角—西峰、营盘水—武威、临洮—渭源、白疙瘩(甘蒙界)—明水(甘新界)、大石碑(甘陕界)—天水、兰州—郎木寺、延安—天水—武都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建设敦煌—当金山口、岷县—合作等二级公路,建设兰州—临夏—甘南—九寨沟—陇南—天水—兰州旅游高等级交通环线; 

  建设海石湾—窑街—天堂镇—炭山岭—华藏寺二级连接公路,解决好甘青联动问题; 

  建设凉州区干线公路与沙漠公园—天梯山—海藏寺等景区连接道路; 

  完善重要交通枢纽和二级公路沿线服务区、加油站的旅游咨询、商店、餐饮等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大通道,建设兰渝铁路、西(安)平(凉)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加快推进宝鸡—兰州客运专线、银川—兰州增建二线、兰州—成都、干塘—武威、兰州—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兰州铁路枢纽改造项目。 

 

专栏5: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建设项目

  加强旅游电子政务建设,加大电子政务硬件设备投入,搭建远程视频会务平台,力争实现行业无纸化办公。

  重点实施旅游电子商务和数字城市、数字景区建设项目。力争完成数字嘉峪关、数字敦煌和6个百万人景区数字化旅游项目。

  完善旅游监管平台信息化建设,建成旅游监督投诉数字化系统,实现12301服务热线一站式服务。

  建设全省旅游信息数据库。

  建设全省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旅游富民功能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作用,利用“政府统筹、市场引导、社会支持”的多元机制,构建甘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坚持特色化建设、组织化经营,科学编制《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指导、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整合利用“农业、农村、农民”等资源,凸显乡村旅游的“三农”本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高科技农业产业、农产品播种与采摘、乡村民俗特色节庆、歌舞娱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努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整治村容村貌,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及文体综合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发挥乡村旅游惠及民生的作用,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创业援助计划、旅游扶贫行动、妇女旅游就业援助计划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等政策措施。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批集居住、观光、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项目。规范提升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大力促进休闲农庄、养老基地、有机农庄、葡萄酒庄园、乡村俱乐部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促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鼓励农牧民组建乡村旅游企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发展促脱贫。鼓励建立旅游协会、社区旅游公司等乡村旅游组织,完善乡村旅游“自律”机制,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支持各类社会闲散资金参与乡村旅游,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营造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张掖石岗墩高新农业旅游示范点、永登引大入秦水利灌溉农业示范点、临洮新美花卉高科技示范园区、凉州城东生态农业示范点、古浪马路滩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天水伟业生态观光园7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培育扶持发展500个专业旅游村、10000户农家乐,推进全省乡村旅游业全面发展。

专栏6:甘肃省“十二五”旅游村及农家乐建设任务

  500个专业旅游村:其中兰州市55个,嘉峪关市15个,金昌市14个,白银市33个,天水市63个,张掖市32个,平凉市48个,武威市27个,酒泉市32个,庆阳市35个,定西市70个,陇南市37个,临夏州27个,甘南州12个。 

  10000户农家乐:其中兰州市1610户,嘉峪关市200户,金昌市778户,白银市669户,天水市1262户,张掖市528户,平凉市437户,武威市439户,酒泉市613户,庆阳市550户,定西市850户,陇南市948户,临夏州739户,甘南州377户。 

  五、积极开发旅游商品,扩大旅游经济收益

  着力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服饰、旅游食品、旅游营养保健品、旅游装备及旅游活动用品等旅游商品,使旅游购物成为甘肃旅游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组建省级旅游商品专业研发、销售机构。创新机制,挖掘、策划、制作地域特色突出的文化旅游商品;大力开发地方土特产品,使其成为甘肃旅游商品的主力军,带动农业、工业、手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强创意设计,赋予传统工艺品新的理念和表达方式;挖掘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旅游商品,实现甘肃旅游商品的推陈出新;按照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和生活习惯,制作复合礼品,打好旅游商品的“组合拳”,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重点支持发展兰州百合、青城水烟、党参、黄芪、牦牛肉干、土豆制品等土特产品,祁连玉、鸳鸯玉、雕刻葫芦、洮砚、天水雕漆、环县皮影、庆阳香包、保安腰刀等旅游工艺品及敦煌壁画临摹制品、彩陶、铜奔马等文物仿制品,唐卡等宗教艺术品和反映地方传说、民俗、故事的文学作品、书画作品、影像制品。通过统一商品品牌、统一市场运作、统一服务规范,实现效益最大化、特色旅游商品系列化和品牌化。

  引导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扩大旅游商品的市场份额。在各景区(点)、星级宾馆、大型超市建立营销点,对重点品牌旅游商品挂牌推荐;把节庆活动和展销会作为旅游商品推介的重要舞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印刷品等多种媒介,大力推广宣传旅游商品信息;积极培育特色旅游商品商贸城和街区,重点支持在兰州、天水、酒泉、临夏等地建立大型旅游商品专卖场所;鼓励特色土特产品和旅游商品产销专业村(镇)建设。

  建立《甘肃省优秀旅游商品推荐目录》,引导旅游商品品牌化发展。通过全国公开招标、组织全省旅游商品开发大赛等方式,支持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项目,重点开发农副土特产品、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商品、宗教文化旅游商品、特色工艺纪念品等5个以上的旅游商品系列。到2015年,全省旅游商品总数达到1000种以上,收录《甘肃省优秀旅游商品推荐目录》的品牌商品达到50个以上。

  六、着力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才兴旅战略

  大力开发旅游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规模、结构、专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匹配。成立甘肃旅游研究院,集聚、整合、吸引国内外旅游产业高端研究人才;完善旅游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络,建设旅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导游、旅游专家等人才数据库。建立机制健全、信息灵敏、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完善旅游人力资源教育体系。完善旅游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旅游服务人才;强化培训工作,加快远程教育体系和在线考试系统的建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职业化要求的旅游人才队伍。积极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和专业领军人才,初步形成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和“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完善旅游职业资格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实行导游人员薪酬与职业资格挂钩制度,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

  每年培训旅游行政管理干部200人次,旅游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600人次,导游员3000人次。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保持在80%以上,导游参加年审培训率超过85%,一线服务人员参加培训率力争达到100%。

  广泛开展服务竞赛和专业技能大赛活动,以赛促建,通过竞赛提升全省旅游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培育全省导游大赛、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甘肃旅游形象大使比赛和甘肃年度宣传促销策划方案大赛4个精品赛事。

  大力实施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开发工程。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景区(点)、农家乐经营户提供优良的旅游培训服务,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支撑民族旅游产业发展。

专栏7: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建设项目

  远程职业培训教育系统建设:远程视频直播教学、点播教学、在线课件等; 

  职业资格证书在线考试系统建设:在线报名、在线考试、在线视频面试; 

  旅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导游、旅游专家等数据库建设; 

  少数民族旅游人力资源开发项目:送教上门活动,为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景区(点)、农家乐经营户提供优良的旅游培训服务等; 

  各类旅游培训教材开发项目; 

  全省导游大赛、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甘肃旅游形象大使比赛和宣传促销策划方案大赛4个精品赛事。 

  七、发展旅游新兴业态,拓宽产业融合领域

  大力推进旅游业与文物、文化、体育、工业、农业、林业、水利、商贸、地质、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保健旅游和主题公园旅游等新业态。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旅游市场需求的专项旅游产品系列。适应现代旅游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重点开发祁连山腹地生态游、秦文化探秘游、周文化寻访游、边塞风情体验游、绿洲生态农业游、冰川探险游、沙漠探险体验游、石窟文化修学游、少数民族民俗深度体验游、特殊地质地貌摄影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自驾车营地、房车宿营地、汽车旅馆、汽车租赁等与休闲旅游新需求相适应的设施和服务,形成全省特色优势旅游新业态集群。

  全面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按照建设文化大省的总体要求,依托全省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放、开发力度,重点打造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建设一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旅游区、遗址保护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发展文物旅游;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和恢复建设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发展古城、名镇旅游;挖掘“花儿”、“乞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裕固、保安、东乡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民族旅游;精心打造甘肃省品牌文化节庆(会)活动,发展节庆旅游;充分利用全省各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各类专业演艺资源、剧(节)目资源、固定剧场资源,编排精品剧目,开辟演艺市场,推出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演出精品社团和剧目,发展演艺旅游。到2015年,全省建成一批固定演艺场所,长期展演甘肃省独具特色的艺术剧(节)目,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可容纳千人的演艺场。开发特色餐饮文化产品,突出主题酒店和餐饮服务街区文化内涵,发展餐饮旅游,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活动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深度推进旅游与体育的结合,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依托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动植物资源优势,发展登山、赛马、滑翔、户外探险、自驾体验等旅游产品。重点发展兰州国际马拉松、嘉峪关铁人三项、丝绸之路汽车(越野)拉力赛、会宁·华池红色运动会、酒泉全国轮滑赛、瓜州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阿克塞全国赛马大会、丝绸之路自行车多日赛、华池全国钓鱼邀请赛、嘉峪关国际滑翔节、永靖黄河三峡龙舟赛、临潭冶力关中国拔河大赛及漳县贵清山攀岩等体育赛事,逐步打造甘肃特色体育旅游品牌。

  依托全省各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规划设计和游客管理,推动生态旅游标准制定和生态旅游认证实施,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加强旅游与林业、国土、农牧等部门合作,开发森林生态、特殊地质探秘旅游产品,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旅游区建设。充分利用温泉和中药材资源优势,着力开发养生保健旅游产品。

  以河西新能源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玉门油田、酒泉钢铁、金川镍都、兰州炼化等为重点,积极发展工业旅游;以全省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以商务、会议、会展、大型节事活动为重点,打造一批区域知名会展旅游品牌;支持企业开展奖励旅游活动,积极发展奖励旅游。

  八、合理配置产业要素,增强旅游发展实力

  在保持总量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完善产业要素配置,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全省各地旅游餐饮、饭店、旅行社、A级景区等要素产业的均衡发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实施烹调工艺不断创新的陇菜工程。积极开发推广具有甘肃特色的餐饮系列,重点开发地方风味、乡村风味等特色菜肴、小吃名点、绿色食品、便携食品。鼓励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形成企业集团和连锁经营机构。树立品牌意识,重视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打造餐饮名店。引导城市近郊和旅游景区(点)大力发展“农家乐”主题餐饮旅游项目。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旅游示范县、旅游名镇为重点,规划建设特色饮食街。

  构建结构合理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大力发展星级饭店,积极促进家庭客栈、快捷酒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农民旅馆、农家乐住宿、乡村旅馆、自驾车营地等多元化住宿业发展,适应大众化、多元化的旅游发展需要。

  大力推动旅行社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采取兼并重组等措施,壮大旅行社规模。以城市商业区为主,推进旅行社服务网络向城市社区和乡镇延伸布局,构建全省旅行社批零体系和网络化经营格局,提高旅行社竞争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旅行社,通过组建股份制公司,做大做强骨干旅行社。培育年营业额亿元以上的旅行社2—3家。积极推进1—3家有竞争力的旅行社在境内外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使旅行社发展规模和品质适应全省旅游业发展需要。

  组建素质优良的省级旅游运输企业。开通主要城市到达旅游景区的客运服务专线,鼓励各地购置高档旅游车。到2012年底,高档旅游车达到1000辆以上。合理调整高、中、低档车辆结构,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进一步提升旅游车船与旅游需求的适应性,提高旅游交通企业的服务品质。

  建设完善的散客和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制作内容丰富翔实、文字简洁、便于携带的旅游指南、小册子、小折页、小地图等旅游宣传品,摆放在机场、车站、公共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和进出甘肃的航班等客源集散空间,免费供游客查阅。通过电视、广播和各类数字媒体,为自驾车和散客提供旅游气象、交通、环境及相关资讯,完善自助旅游服务系统。

  鼓励不断创新旅游商业模式。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动资讯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旅游业务的发展。支持旅游房车、数字导览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和咨询、规划、设计等相关旅游智力型企业发展。

  九、创新宣传促销模式,拓展旅游市场规模

  切实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市场网络资源优势和党政机关公共关系资源优势,开展旅游营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分工协调的市场宣传营销机制,大力开发旅游市场。在宣传渠道上,完善统分结合的组织模式,把旅游和外宣、外事、外经贸以及各种对外文化交流、科技、体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宣传促销合力。加强区域合作营销,充分发挥西北五省旅游协作区、川陕甘旅游协作区等区域合作组织的作用,开展联合制作宣传品、联合举办推介会或商务洽谈会等联合促销活动,推进实质性合作。与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互设旅游宣传推广中心,进行旅游形象宣传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鼓励国内外著名旅游企业对甘肃旅游产品和品牌景区进行承包经营和代理营销,探索促销与分销相结合的旅游营销模式。

  科学高效地组合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读者》杂志、各大门户网站等媒体,鼓励旅游企业开辟多元化的营销渠道,进行整合营销。充分利用入境和省内外旅游中心城市门户区、机场、火车站等客源集散空间,突出“精品丝路、多彩甘肃”主题形象,进行深入宣传,提升甘肃旅游形象。广泛利用甘肃旅游网及相关链接,扩大新媒体在宣传促销中所占的比重和份额。与1—2家国内外著名旅游网络运营商建立旅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善网络营销体系。邀请重点客源城市知名旅行社、媒体来甘肃考察踩线、采访报道。每年统一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博览会,加强形象宣传和市场推广。

  围绕“321”战略中的旅游精品线路,突出文化、地域、民族和景区景点特色,加强营销策划,举办品牌旅游节会,积极开展节庆营销。将“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节”打造成旅游品牌节会。联合宣传、文化、林业、广电、体育等部门,培育并打造地方品牌旅游节庆活动,如平凉崆峒武术文化旅游节、庆阳香包旅游艺术节、天水伏羲文化节、会宁·华池红色旅游节、和政松鸣岩(莲花山)花儿会、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张掖马蹄寺观光旅游节、兰州水车旅游节、敦煌飞天文化旅游节以及夏河拉卜楞正月大法会、郎木寺正月展佛节等活动,为对外展示形象、推广精品、扩大合作交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搭建平台。

  创意、策划制作新颖、实效的系列旅游宣传品。积极制作大批量、多语种的旅游电视宣传片、多媒体宣传品、宣传画册、地图、招贴画、旅游纪念品等各类旅游宣传品。推行一本旅游指南、一张折页地图、一套参展品、一部形象宣传片、一个旅游网站的“五个一”工程,使宣传品制作渐趋多样化、新颖化、系列化、实用化。重点旅游城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制作完成并不断更新、完善户外广告牌、广告片、宣传画册、线路折页、明信片等宣传品。设计制作《多彩甘肃》多媒体查询、导览系统,向国内外各类旅游企业和游客发放,进一步增强旅游宣传推介的整体效应。

  针对重点客源市场,进行专门宣传推介。国内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陕、青、宁、新、豫、川等周边邻省区市场为一级市场;以冀、湘、鄂、蒙、渝为二级市场;以黑、吉、辽、鲁、黔、晋、云、桂、皖等省区为三级市场,集中投放广告宣传,加大客源市场开发力度。重点开发港澳台市场,积极开发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境外市场,培育开发俄罗斯、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以省内大中城市为主要客源市场,充分利用“甘肃人游甘肃”平台加强全民宣传营销。通过发行旅游券、门票减免、发行年卡等方式,推进农牧民福利旅游,鼓励青少年修学旅游。

  十、完善旅游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以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出发点,创新监管方式和工作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从法律规章、旅游合同、奖惩机制、监管机制、质量发布等方面入手,强化各级旅游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建立旅游服务质量长效机制;加强各级旅游质监队伍建设,健全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方式、手段和制度,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建立质量信息通报、申诉汇总分析等制度,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推动行业网络监管,建立健全跨区域旅游执法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探索建立旅游市场监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定期编制并发布旅游经济运行状况监测数据,引导旅游投资、企业经营;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饭店星级、景区质量等级退出机制,完善奖惩制度。重点打击黑车、黑导、零负团费等非法旅游经营活动以及购物欺诈行为。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更有效地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以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其他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为着力点,建设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充分发挥旅游诚信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网络的作用,健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资源的基本信息库,绑定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进一步完善诚信旅游评价与监督机制,建立鼓励旅游企业诚信经营的奖励机制,不断提高旅游诚信水平。

  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2009—2015)》(旅办发〔2009〕49号)。以人性化服务为导向,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品牌化为导向,鼓励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以标准化为手段,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体系,重点保障旅游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规范力度,营造健康、有序、和谐的旅游市场环境,全面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四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

  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全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重点,以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为核心,指导、统筹、协调、落实本规划。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强化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职能,科学管理旅游产业。各级政府要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全面推动行业协会改革,提升行业协会服务旅游业发展的能力,促进新型中介组织发展。各级旅游管理机关以落实本规划为责任,协调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全力推进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实现,形成一个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地方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旅游业发展工作推进体系。

  二、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着力加强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探索全省旅游业宏观调控体系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自律性管理和服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格局。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点工作,全力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主动为旅游业大发展做好服务。将各类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工作与旅游业紧密衔接,倾斜服务,创新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展旅游业的氛围。

  加强对各地开展旅游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支持建设一批试点旅游区,探讨旅游发展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新路子。对各地的创新经验和模式进行动态跟踪、研究,及时提炼、推广。鼓励旅游目的地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强重点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完善景区产权治理机制,强化景区管理职能,实行“一卡通”、“一票通”等管理方式,实现景区管理创新。

  进一步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条件,着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加快完成省属国有旅游企业改革任务。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兼并重组和新建各种形式的旅游投资开发和经营性企业。鼓励企业积极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收费权融资及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加速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

  三、加大旅游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投资需求。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府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确保省级财政设立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和重点旅游商品研发。各地政府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形成政府加大投入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旅游企业融资担保等信用体系,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加大各类信用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让更多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旅游企业享受到贷款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放宽旅游企业信贷优惠政策。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支持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采取借壳、参股等方式在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将政府、企业、社会、外商等多元资金集聚起来,整合优质资本,支持省旅游投资公司建设,打造集旅游产业研究、投资、资本运营、资产管理多元功能为一体的投融资平台。以全省旅游产业优化、资源整合、精品景区打造、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策划等为重大主题,统一规划建设项目,发挥资金集聚优势,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鼓励条件成熟的市州成立地方性旅游投资公司。加强投资公司与省政府国资委、国家外汇管理局甘肃省分局、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中国人寿甘肃分公司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金融、保险等领域的投资布局,积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以旅游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政府规划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和优惠条件,进一步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强化旅游投融资服务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全社会资金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商、上市公司、各类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甘肃省旅游资源、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领域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积极投资旅游服务业,兴建旅游项目,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完善政策体系,提升产业素质

  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政策扶持,推动形成更加宽松、公平的旅游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环境。取消针对旅游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旅游景区(点)所涉及的相关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优惠或者减免。落实旅游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允许旅行社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公务活动提供交通、食宿、商务等服务。旅游企业用于宣传促销的费用,依法纳入企业经营成本。污染物排放达标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旅游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对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档旅游汽车减半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依法许可在旅游淡季运营长途客运班线。

  各级政府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合理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需求,切实保障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因项目建设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按程序及时调整。单项投资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允许旅游投资开发与城市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山、荒漠及废弃矿山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旅游企业。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用地模式。

  五、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严格执法,强化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甘肃生态环境脆弱,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规,严格实施旅游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审查。明确各区域经营管理主体职责,建立生态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旅游开发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切实保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

  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建立低碳旅游发展系统。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引导和鼓励旅游者选择低碳旅游方式。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所有3A级以上景区内使用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照明系统改造为低碳高效型;干旱地区3A级以上景区的绿化工程全面采用节水滴灌技术;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旅游垃圾回收清理系统,为地理位置偏远的重点景区设立垃圾转运站。餐饮酒店以建设绿色饭店为着力点,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品牌企业。三星级以上饭店全部创建成为绿色旅游饭店,60%的一星、二星级饭店创建成为绿色旅游饭店。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
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重点加强祁连山、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综合使用政策工具,将重要生态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退耕还林(草)、牧民定居等政策与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甘肃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支撑产业和生态区还林(草)后的替代产业。

  各地根据本《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切实保证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