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时间:2011-09-27
  • 点击:2211
  • 来源: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甘肃人力资源支撑能力,实现“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甘肃人力资源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人力资源总量增加,结构逐步优化。

  2010年末,甘肃常住人口为2557.53万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为1882.56万人,占73.61%。“十一五”以来,甘肃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44.2%下降到2010年的39.6%。2010年,甘肃省从业人口达到了1499.56万人,占总人口的56.08%,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十五”末相比,提高了2.4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从2005年的63.67%下降到2010年的62%,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从2005年的14.66%、21.67%分别上升到15.26%和22.75%,分别提高了0.6和1.0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步伐加快,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5.1%。

  (二)优先发展教育,人力资源得到开发。

  我省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升。到2010年,全面完成“两基”任务。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职普结构渐趋合理,职普在校生比例达到4∶6。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专门技能人才和新型劳动者的主渠道。高等教育较快发展,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6.7%提高到2010年的22%。继续教育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民族地区教育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在全国民族地区教育中居于前列。

  (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能力逐步提高。

  “十一五”末,全省就业总量达到1499.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在4%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制定实施了涵盖金融、财政、税收、社保等诸多领域的就业促进政策,累计有66.6万人(次)享受了社会保险补贴,37万人(次)享受了岗位补贴,发放小额贷款资金89.4亿元,为468户小企业发放贷款4.亿元,带动45.6万人实现创业就业,全省68.5万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了就业。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回乡创业工程,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累计有113万人享受了职业培训补贴,80.1万人享受了职业介绍补贴,14万人享受了技能鉴定补贴。2010年,全省发放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费约5亿元。“十一五”期间,完成农民工培训230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68.69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加1142.77万人次,增长111.39%;全省劳务收入1373.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078.93亿元。

  (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队伍稳步发展。

  “十一五”末,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6.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8.3万人,管理人才18.5万人。高层次人才建设成绩显著,实施了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领军人才工程和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现有各类专家4962人,其中两院院士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7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人,领军人才943名。全省共实施各类引进人才(管理)项目96项,引进国外专家及项目负责人200多人次。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9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高技能人才21.1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2.1万人,高级工19万人。高技能人才比“十五”末增加了10.2万人,增长93.6%。

  (五)加强公共服务,劳动者利益得到保障。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推进,建成省级中心、市级分中心、县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点300余个,实现了与国家中心站的互联互通,受益民众超过130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十一五”末,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2.5万人、589万人、164.2万人、130万人和82万人,参保人数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2.28%、233.56%、2.63%、85.58%和104.8%。

  (六)加大改革力度,各项制度不断完善。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加快推进,全省有3.87万个事业单位核准岗位61.3万个,占应核准岗位的95%。实行聘用合同制的事业单位达到3.26万个,占全省事业单位总量的80%以上,签订聘用合同达到56.2万人,占总人数的85%以上。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制订了职称评价量化指标。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和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全省有8543名农民获得职称。全面建立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有2851家企业实现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涉及用工70.5万人。

  二、“十二五”甘肃人力资源发展形势

  (一)“十二五”面临的机遇。

  1. 各项支持政策逐步落实,必将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和中央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深入实施,为我省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等有利条件。

  2. 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一方面,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我省有条件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必将有力地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

  3.薄叭瞬徘渴 薄ⅰ翱平绦耸 闭铰缘拇罅κ凳,为人力资源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教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

  5.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快我省人力资源开发。“十二五”时期是发展的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我省将继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全民素质、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的充分就业、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能力的增强、社会管理的高效与和谐奠定智力基础。

  (二)“十二五”面临的挑战。

  1. 就业压力突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50万人左右,可安排就业约25万人左右,就业压力很大。

  2. 专业人才相对短缺。2010年全省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约占6岁以上人口的4.5%,明显低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只占从业人员的3.4%,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183%。全省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5%,且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领域。

  3. 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失衡。全省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大中城市人才多,县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人才奇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人才多,工农业生产一线人才少。全省科技人员的77%集中在兰州

  4.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0.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比重相比,上升3.2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进一步加重了家庭赡养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对养老保障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机制、鼓励创新、促进创业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养和合理使用并重,大力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着力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把人才用好用活,努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 坚持市场配置。重视发挥用人单位和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3.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统筹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工作和劳务工作,有效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优势,充分调动起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坚持以用为本。坚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贯穿于人力资源发展始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事业平台,使各类人力资源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尽其用。

  5. 坚持突出重点。根据区域发展和产业重点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依托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提高现有人才,吸引集聚紧缺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实际效益和整体水平。

  (三)战略目标。

  1. 人力资源稳步增长,素质大幅提高。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培训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新增劳动力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人力资源总量达到1660万人,增长1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3%,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15人/年,高技能人才占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

  2. 人才数量较快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2010年的143.3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193万人,增长34.7%,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5%。人才层次、类型、性别和分布等结构趋于合理。

  3. 教育和培训水平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巩固率达到93%。基本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职普招生比达到1∶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稳步扩大,高考录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建成1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校、30所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建成1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快速发展,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

表1: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指 

单位

2009

2015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

万人

394

375

  巩固率

%

90

93

高中教育阶段  
  在校生

万人

104

105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

万人

41

45

  毛入学率

%

70

85

高等教育  
  各类在校生总规模

万人

53

63

  其中:研究生

万人

2.3

3.5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

万人

36

45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

万人

14

18

  毛入学率

%

21

32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万人次

9

11

  4.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培训输转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适应农业和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人才。重点扶持和培养5000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50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5000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4万人。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年培训农民工70万人次,共累计输转富余劳动力2200万人次以上。

  5. 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创业创新环境。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0%,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为24%。

表2:全省人力资源发展主要指标

                             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人力资源总量

万人

1499

1660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41

193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人年/万人

9.7

15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21

25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7

13

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

8.5

10

城镇化率

%

32.7

40

城镇人口

万人

860.5

990

  四、“十二五”甘肃人力资源发展重点

  (一)加强教育和培训。

  1.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结合甘肃实际,积极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优化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学校之间包联帮扶、骨干教师巡回教学、教师城乡交流、政策资金向薄弱学校倾斜等措施,切实解决城乡、城市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2.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中职和高职教育,优化专业设置,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培育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形成甘肃职业教育品牌。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西部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3. 建立高等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机制。引导高等院校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

  4. 积极建设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速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全部纳入培训范围。

  5.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依托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实施“一村一品”计划,重点培养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依托农校、农函大、农广校等培训机构,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整合相关培训工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等级。

  6. 鼓励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用人单位组织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活动。

  (二)大力开发急需紧缺人才。

  依托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各领域、各行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开发配置,为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提供比较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持。结合我省发展重点,着力培养开发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航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急需紧缺的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加大培养和引进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强对产业和行业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有针对性地做好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推进紧缺急需人才在城乡和地区间的合理配置。

  (三)加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1. 兰白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发挥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培养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作用,尽快把该区域建设成为全省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区。在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服务全省等方面进行试点改革,形成带动全省、辐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区域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

  2. 天水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围绕装备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特色农林、劳务输出等重点产业,加大研发应用和实用技能人才开发,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人才开发流动一体化建设,把天水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为我省吸引人才的桥头堡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促进技能人才的开发。

  3. 陇东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围绕加快陇东煤炭、油气资源开发,建设国家级煤电基地的要求,形成以庆阳、平凉为中心的能源综合利用型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集聚基地。

  4. 酒嘉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工程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开发,使这一区域成为国内重要的风光新能源研发人员集聚中心、技能人才培养和输送中心、装备研发和制造应用技术示范基地。

  5. 其他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根据循环经济区建设规划,进一步提高金昌有色冶金、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环境工程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配置水平。武威、张掖地区重点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制种业、沙产业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产业推广和技能应用人才。加大对甘南、临夏、定西、陇南“两州两市”人才发展的扶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开发特色产业专门人才,形成一批特色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对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有效提高技能水平,使这些地区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技能劳务输出基地。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各类人才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扎实实施《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甘发〔2010〕17号),依托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主要发展六类人才,逐步形成全省人才辈出、事业兴旺的良好局面。

  1.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大规模、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工程,提高各类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实施后备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干部“双挂”工作力度。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完善并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干部问责机制。加大领导干部交流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经过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2.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我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较少的现状,加强制度建设和环境营造,加快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重点培育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创建若干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产业技术带头人和既懂现代科技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加快科技产业化,培养一批具备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能力的高级人才。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管理机制和人本化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人才培养、选用、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中的优秀人才向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流动。努力塑造一批优秀企业家团队,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41万人。

  3.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科技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分布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扩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努力培训1.5万名左右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完善相关措施,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基层一线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合理分布。加强博士后和留学人员的开发利用,新建博士后流动站20个,推进博士后研究工作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全省跨越式发展。优化创业条件,加快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加强对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支持,在政策、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引进等多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发挥创业园孵化功能。优化人才柔性使用和市场化分配机制,切实引进一批经济社会领域急需人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达到66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达到1∶3∶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4.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针对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现状,加大技能人才开发力度。实行技能等级与岗位使用、工资待遇挂钩政策。要加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到2015年,建设14个左右省级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00个左右市、县级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3万人。

  5.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省优势农业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培养一批农村经济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特色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支持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快培养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方面给予优惠。积极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城乡人才对口扶持力度,完善科技人员下乡制度。继续做好“三支一扶”计划等政府支持项目的实施,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基层拓展延伸。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4万人。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平均有3—5名以上生产型人才或经营型人才。

  6.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优化人才布局。依托高校建设一批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疏通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渠道。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就业,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数量达到5万人。

表3:各类人才队伍发展指标(单位:万人) 

分类

2010年

2015年

党政人才队伍

13.5

13.8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30.4

41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52.5

66

高技能人才队伍

21

33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25.9

34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

5

合计

143.3

193

 

  (五)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扩大劳务输转规模,提高劳务输转质量。进一步消除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规模与质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季节型向稳定型、体力型向技能型、自谋自发型向规模组织型转变。

  2. 切实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在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各地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围绕农民工转移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权益维护等方面开展综合服务。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外劳务输出的公共服务能力。

  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市民转变。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履行同等义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民工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完善暂住证等管理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化管理。

  (六)加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质量,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末,公共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会民间文艺团队不断壮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重点加快市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建设150个乡镇和社区全民体育健身中心。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的标准,每个村(社区)拥有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文体广场、一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公共电子阅览室、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

  2.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大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3.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投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能配置,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功能,开拓各项业务,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全面建成市级和县区级人力资源市场,有效提高服务城乡的功能。加强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全省所有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

  五、人力资源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领导。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齐抓共管,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机制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确保人力资源开发任务落到实处。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工程实施办法,促进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加大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
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在重大项目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应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力资源培训。适当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提高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引导各地加大人才投入。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人才开发项目。

  (三)积极实施重大工程。

  根据未来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领军人才工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特色优势产业人力资源支撑工程、社会领域人力资源支持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工程、陇原青年英才开发工程、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特殊支持工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工程等11类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人力资源开发工程。通过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全省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

表4:“十二五”人力资源开发重大工程

1绷炀人才工程: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每年培养选拔1000名领军人才,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培育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提升人才发展整体水平。其中:100名能够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的高级专家;300名在全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引领和支撑作用的拔尖人才;600名在各自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成果显著的专业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