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时间:2011-09-28
  • 点击:2240
  • 来源: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贯彻落实“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甘政发〔2006〕81号)和全国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全省气象事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甘肃气象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跨上新台阶,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高,气象事业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省建成1164个乡镇气象工作站、18212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261个乡镇电子显示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省所有乡镇。省气象局与13个厅局签订应急联动备忘录,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与26个厅局、单位建立应急联络员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20架次,飞行250小时,增加降水约50亿吨。开展地面人影作业5000点次,发射火箭、高炮、焰弹等弹药10万发(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省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灾害预警防御和公共气象信息发布”为一体的甘肃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开通了“10630121”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专用代码,实现中国气象频道落地和本地节目插播,甘肃气象频道开播。全省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303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30.3%。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88.37%。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天水市完成了基于气候地形土壤的精细化农业综合区划。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工作平台的短中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天气业务指导平台、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水文气象、航天气象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平台;优化提高了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区域沙尘天气预报模式预报能力;完善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十一五”期间,0—120h预报准确率中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0.09%,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2.83%,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8.06%。

  (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甘政发〔2009〕35号)。省气象局成立了西北区域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完成了《祁连山和河西走廊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分析报告》、《祁连山冰川面积变化和石羊河流域荒漠化分析》、《黄河上游气候变化事实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甘肃省甘南藏区气候变化影响及对策建议》等决策服务报告和气候变化对甘肃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报告,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水资源、重大工程、能源、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综合评估。成立甘肃省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建设了20座测风塔,完成了全省风能、太阳能详查评估报告。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成28个自动气象站,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L波段探空雷达,1部X波段中频相参多普勒雷达(静宁),7个无人自动气象站,1个大气成分监测站,5个卫星定位观测站,6个雷电监测站,61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075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座风塔,3个大气电场仪,84个便携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86个气象台站建成实景监控系统。

  (六)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省气象局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了省、部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局校合作“数据实验室”。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16项,争取科研项目经费5476.5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级项目46项,科研经费1536万元,特别是首次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和工作奖87项。取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1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104篇。

  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设立了“干旱气象与灾害”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建成了博士后工作站。截至2010年全省气象部门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为13人、69人;正研级、副研级、中级职称人数分别为19人、178人、919人,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数量比5年前提高了近45%,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层次有了显著的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省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完成了45个台站的整体综合改造和23个台站的局部综合改造。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38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省各级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有了全面的提升。

  (八)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

  《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实施,提高了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意识和水平。依法强化了气象信息发布、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防雷减灾、施放气球等社会管理工作,依法加大探测环境保护力度。参与制订《风能检测方法》、《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生态气象术语》等三项气象行业标准,编制发布了《行业气象站建设规范》、《庆阳市气象灾害类别与分级》、《甘肃省河西地区降雨等级》、《甘肃省气象干旱等级》等四个地方行业标准。

  二、“十二五”甘肃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藏区、革命老区等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对甘肃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甘肃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情较重。全省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5%。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四个一千万亩” 工程、建设“四大特色” 农产品区,农业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甘肃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是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①“四个一千万亩”工程: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河西及沿黄灌区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1000万亩优质林果。
  ②“四大特色”农产品区:一是以酿酒原料、设施农业、草食畜、现代制种、优质瓜果和棉花生产为重点的河西及沿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以马铃薯、苹果、中药材、小杂粮、肉牛肉羊、生猪等为重点的中部和陇东特色农产品基地。三是以林果、露地蔬菜、中药材、茶叶、油橄榄、核桃、花椒等为重点的天水、陇南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以牧区畜牧业为重点的甘南高原特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生物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提高甘肃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甘肃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极端脆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甘肃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景。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加强人居环境等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建设,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关键领域和农业、交通、建筑等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和预评估。建设清洁能源大省,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风能、太阳能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的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

  (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薄弱,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我省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60%,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五)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制约气象业务科技问题亟待解决。

  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气象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气象科技投入统筹协调不够,投入总量偏少,经费投入来源较为单一。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共建共享程度较低,科技资源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六)基层台站基础设施薄弱。

  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单一,总量偏少,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普遍偏低。大部分市州局、县级局业务和辅助用房面积远低于中国气象局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标准。多数气象台站的水、电、暖、排污、道路等还未与市政建设联网,围墙、道路、护坡和交通工具仍存在问题与隐患。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引导,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为支撑,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步伐,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切实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需求引导,服务引领。坚持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对气象的需求作为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需求引导公共气象服务、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

  (二)坚持一流目标,科学发展。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要求,认真研究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气象现代化步伐,提升整体实力,提供一流服务。

  (三)坚持依靠科技,人才强业。以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为主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气象业务的支撑作用,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努力建设多支研究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研团队。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共享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四)坚持统筹集约,协调发展。瞄准气象科技发展前沿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加强总体设计。统筹兼顾公共气象服务、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以及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体系建设。强化国家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的统筹协调,强化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的统筹协调。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建成满足全省经济发展需求、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初步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一流服务”的要求。建设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程等重大气象工程,缓解我省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支撑能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更加准确,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全省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工增雨(雪)作业效率提高10%。

  (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气象预报预测水平进一步提高。

  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3%,温度24小时预报准确率保持在70%以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提高3—5%。

  (四)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进一步加强。

  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气候资源有效利用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五)综合气象观测网络进一步完善。

  完善全省气候观测网、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实现地基、空基、天基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全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六)气象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

  全省气象业务、科研、服务等关键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达到8—10名,具有不同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厅局级创新团队达到4—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达到1—2个;培养50名左右省级业务科研骨干人才。到2015年,以大气科学专业为主体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整体提高10个百分点,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整体提高10个百分点。

  (七)台站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到2015年,全省现有的国家基准、基本站和50%的一般站、50%的市州局业务工作用房满足气象业务服务需要,台站观测场地条件符合观测规范要求,供电接入城市供电网络、供水接入自来水管网、供暖采取集中供暖,道路、围墙、护坡等其他附属配套基础设施满足日常工作生活要求,站站建成文体活动的场所及图书阅览室。

第三章 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省气象事业将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重大任务,积极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着力健全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大力推进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一、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一)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全力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建立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建成广覆盖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和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认证。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影响评估系统。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逐步理顺管理机制,完善人工增雨防雹系统,落实完善乡镇气象工作站职责,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规划。

  建立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灾情调查收集制度、灾情直报制度和气象灾害评估制度,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灾害性天气实景监测和现场直播系统、气象灾害数据库,提高气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加强移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应急移动气象台系统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服务,尤其是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与分析服务,提出应急响应对策建议,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服务能力。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和工作平台。开展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气候、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预测等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着力提高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的应对防御能力。做好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对我省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工作,提高我省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尤其要加强“陇东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工程”、“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的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风险性评估。

  (三)加强为农气象服务。

  不断完善农业气象预报情报系统,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加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开展苹果、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预报。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工作,特别是细网格的特色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加强面向三农的气象服务,建立适应农户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加强农业生产气象咨询服务和农业气象科技知识普及。

  加强农业生产领域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加强影响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与影响评估。开展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业务。加强重大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服务。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标准和灾情调查规范。重点围绕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河西及沿黄灌区高效节水农业、优质林果等“四个一千万亩”工程做好工作。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建设。建成以地面、高空、机载监测系统和综合业务技术系统、人影指挥中心、飞机增雨基地、地面增雨基地和人影作业指挥平台为依托,集飞机和地面多种作业方法为一体的科学化、规模化、立体化人影作业体系。

  (四)做好公众气象服务。

  建设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做好气象实况监测、常规气象要素预报预测、各类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建设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开展公众气象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和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

  建设省、市、县三级气象科普宣传业务平台。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和空间气象事件信息及气象新闻,传播和普及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等科学知识。加强针对公众需求的气象科技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工作。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

  (五)强化专业气象服务。

  建设完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和发布平台。建立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围绕全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做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气象服务,做好城市能(电力、热力、油气、水)以及油田勘探与生产、油气管道沿线的天气预报预警等服务。

  做好城市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城市突发气象灾害的各类应急预案,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开展城市气象环境评价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开展城市居民生活气象评价服务。

  做好交通气象服务。初步建立服务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行业的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重点做好新建铁路和新建高速公路气象服务。做好中川、张掖、庆阳机场的改扩建气象服务以及金昌、夏河、陇南、平凉等新建机场气象服务。

  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参与地方旅游规划和气候风险评估。做好卫生气象服务,开展人类疾病发生、流行的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服务,开展人体健康指数预报。做好水文、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开展流域面雨量分析和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建设流域及局地山洪气象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

  强化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项目等专项气象服务。建立气象保障服务组织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明确服务流程和分工,不断总结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经验、技术方法、业务流程以及组织方式。围绕各级政府发展战略、规划等,开展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开展国防建设、卫星和航天器发射、重大军事活动等气象保障服务。针对防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电力、航空、航天、林业)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需求,开展雷电预报预警服务。

  二、加强预报预测体系建设,提高天气气候精细化预报预测能力

  (一)进一步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

  大力发展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建立、改进及优化基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的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发展基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式及业务化的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解释应用工作,建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的集合预报释用业务。制作下发7天西北区域各县市和5公里格点的气象要素客观释用产品,制作下发全省精细到乡镇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完善适合西北区域的循环预报系统。积极开展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研究和应用。做好数值模式的检验、评估及订正工作。

  重视天气分析业务工作,特别是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主观分析及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建立适应本区域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建立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沙尘暴短时临近预警和低温冷冻害、高温、干旱等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进一步优化省、市、县三级天气业务流程。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短期预报业务,逐步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体系。完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和技术,临近预报业务注重增强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预警时效。短时预报业务注重增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短期预报业务注重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做好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中期预报业务,注重发展常规气象要素以及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技术方法。

  建立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改进完善各类预报产品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检验评分系统。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趋势预报的检验业务。

  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气象预报工作。开展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降水预报技术和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及阈值指标研究。建立山洪地质灾害短期潜势预报系统、短时强降水临近监测报警系统及山洪地质灾害短时临近预警系统。

  加强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工作。改进优化全省农业气象预报业务,逐步走向动态化和精准化,制作并发布特色农业产量和品质预报产品。建设基于北京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的风能预报系统,做好风能预报气象服务,逐步形成风电功率预报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太阳能光伏预报系统,开展太阳能发电预报服务,在太阳能丰富地区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气象预报试点工作。

  建立、改进及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人体舒适度、气溶胶扩散等城市环境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建立服务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行业的交通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立、改进及优化水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业务。开展卫生医疗气象预报业务和旅游气象预报业务。不断加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业务。

  (二)进一步推进现代气候业务发展。

  建立区域—省级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和业务平台。开发制作多时间尺度(月、季、年、年代际尺度)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开展干旱定量化评估业务。完善延伸期—月气候预测业务,制作月内精细化天气过程预测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和服务产品。加强季节—年度预测业务,大力发展模式产品降尺度应用与订正技术,制作市县级预测产品和针对地方需求的精细化预测产品。

  建立与本区域有关的关键区大气、陆面等指标体系,开展本地化的专项监测和诊断分析。建立气候异常成因分析业务,开展针对不同异常气候的大气环流特征量、动力学变量、海温变化、下垫面外源强迫、地形影响等精细化诊断归因分析。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评价技术,完善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平台。

  三、加强综合观测体系和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现代化发展支撑能力

  (一)提高综合观测能力。

  优化调整国家基准气候站布局,综合评估现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遴选气候代表性好、资料序列较长、均一性较好、气象探测环境优良且具备长期保护条件的台站,建设国家基准气候站。提高基本气候要素观测水平,以气温、降水为基本观测要素,在国家基准气候站配备双套多传感器自动气候站,开展长期、连续、稳定、高精度的自动观测。

  完善和优化地面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全面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加强观测数据稀疏区观测能力,显著增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完善区域天气观测网建设,续建乡镇自动站,实现全省100%乡镇覆盖;在陇东南建设暴雨、山洪灾害监测网,对已建3要素或以下自动站升级改造为4要素或以上。
  ①3要素:观测气温、降水、湿度。
  ②4要素:观测气温、降水、风向、风速。

  完善高空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完成高空气象观测系统技术升级,对2006年以前建设的L波段雷达进行技术改造,争取选择1个高空气象探测站开展探空气球自动释放业务试点,推进高空气象观测自动化。完成甘南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完成舟曲可移动式X波段雷达建设,完成定西X波段雷达建设;强化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运行和保障,提高稳定运行能力。建设风廓线雷达。

  优化调整农业气象观测业务布局,保证粮、油等大宗农作物的气象服务观测和牧业气象观测,稳步开展当地服务需求明显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气象观测。加强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能力建设,改善农业气象观测条件,实现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逐步建设农田(林、牧)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农田(林、牧)实景观测试验示范,完善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和农业气象遥感观测业务。针对专业气象服务需求,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及重点地区铁路、公路(次等级公路)重点路段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网。完善风能、太阳能观测网,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选址提供风能、太阳能评估信息和决策依据。建设森林防火监测网,为森林防火和林业建设提供气象服务。建设城市环境气象监测网,完善大气成分观测网、雷电观测网等。

  建立全省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开展应急地面观测系统建设,移动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移动风廓线雷达建设,移动大气成分和环境监测设备建设,移动实景(红外线)观测系统建设。

  做好台站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执法和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完成全部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争取纳入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改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台站探测环境。

  (二)增强信息与技术保障能力。

  建立适应我省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保障模式,形成结构合理、设置科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技术装备保障体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要求,完善省、市、县三级技术装备保障业务。建设全省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适应我省实际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系统。建设以省级技术装备保障部门为主的装备维修系统。分类建设观测设备的维修测试平台、移动维修系统、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以及补充完善维修维护工具。建设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系统,实现气象装备全寿命监控。制定省级和地级业务储备备品备件目录,建设省、市、县三级气象监测系统仪器设备备件库;建设标准气象备件库房。建设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建设计量检定系统,逐步实现对全部观测仪器的计量检定,建立省级和市州级移动计量检定标校系统。

  建设和完善涵盖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立气象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据存储管理与服务等核心实时业务应急备份系统。升级改造省、市、县气象信息传输网络。购置运算速度50万亿次/秒高性能计算机。建设省级气象资料档案灾难异地备份库房。改造扩建省气象局气象资料档案库房。建设移动气象台以及车载数据处理系统、应急通信系统、应急便携式直播系统、灾害性天气实景监控系统和应急物资保障等应急保障系统。建设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建设高清视频会议会商系统,核心节点和关键设备实现双备份。建设全省各市州甘肃气象频道本地化节目播出系统。建设全省高频大喇叭预警发布系统。升级改造全省气象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全省乡镇气象工作站电脑配发工作。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提高气象事业持续发展支撑能力

  (一)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的科技支撑能力,成为干旱气象专业突出、在全国范围内为相关业务服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国家级研究机构。积极申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内外重大气象研究交流与合作。建设干旱半干旱地区野外综合科学观测试验基地;开展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及其周边地区大气科学试验研究。

  (二)优化气象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建立科研与业务双向交流制度,创新完善科研技术立项新模式,从立项源头加强对科技成果的业务转化引导,逐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科技立项新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实现气象部门与相关业务单位从科研开发到成果转化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探索科研成果的业务准入制度。优化开放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业务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建立不同性质单位、不同性质岗位人员相互兼职、轮岗和挂职等人员交流机制。

  (三)加强气象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以科技领军人才、业务科研骨干、青年优秀人才和一线高级专门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继续深入实施“323”人才工程和“十人计划”,改进和完善特聘专家制度;继续选拔推荐“百名首席预报员”、“百名优秀专家”,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局校合作,实现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依托重大工程和各类科技项目,加速高层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继续推进上挂下派干部交流和规范公务员选调工作,加强干部轮岗交流,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成长。不断提高基层台站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①“323”人才工程:2004年12月中国气象局实施“323”人才工程,“323”人才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5~10年,培养和吸引30名左右在气象及相关学科领域造诣高深,为国内外所公认的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和吸引200名以上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在本学科科研、业务、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和显著业绩的科技骨干;培养和吸引3000名左右富有发展潜力的科研、业务、技术青年新秀;形成若干支特色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团队。
  ② “十人计划”:甘肃省气象局提出,利用3-5年时间,在全省气象部门培养出10名左右的业务科研骨干。

  (四)不断提升气象教育培训能力。

  加强区域和省气象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气象远程网络教育培训系统。加强培训教材建设。开展全员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实施台站基本业务岗位人员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轮训。建设干旱气象、大气探测、预测预报、生态与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实习基地。

  五、加强基层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按照“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的要求,以“立足实际,着眼发展,突出特色”为原则,对未达到业务用房标准的台站,优先建设;对现有布局不合理的业务用房进行改造和扩建;对改造价值不大的业务用房拆除重建。对水、暖、电等不符合要求的台站进行彻底整改。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工作舒适的新台站。满足基层台站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点击浏览下一页

  六、加强法规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气象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