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 时间:2012-11-23
  • 点击:2693
  • 来源:

  草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发展草产业对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省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2.68亿亩,为省内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为了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全面推动草产业提质增效,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草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69号),结合全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合理布局、加大投入、统筹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路,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谋划草产业发展。以建设草业大省、草畜强省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推动草产业健康发展,为保障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确保草畜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稳步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完善草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规划,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投入草产业,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草产业开发格局。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立足实际,以牧草种植面积较大、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为重点,推动草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根据各区域发展潜力和优势,加快建设以陇中为中心、以陇东陇南和河西为两翼的草产业基地,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草产业发展格局。

  3.加工增值,提高效益。坚持走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精细化的路子,构建草产业发展平台,延长草产业发展链条,实现种养加、产加销的有机结合,提高草产业的附加值。

  4.强化创新,龙头带动。加强草产业发展的科技、制度和机制创新,培育、组建草产业龙头企业和联合舰队,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提高草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50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达到2180万亩,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牧草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180万吨,牧草种子田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优质牧草种子4万吨。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精细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到2020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80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达到2600万亩,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200万亩,牧草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200万吨,牧草种子田面积达到120万亩,年产优质牧草种子5万吨。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苜蓿生产基地、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和防灾减灾饲草料储备基地,建成草业大省和草业强省。

  二、区域布局

  根据全省水热、气候、土地等资源现状和草产业发展特点、经营水平、发展潜力、区域优势,将全省草产业发展划分为4个区域。

  (一)陇中黄土高原草畜转化及草产品生产区。

  重点地区:白银、定西、兰州、临夏。

  区域特点:气候干旱,地势平坦,地形复杂,垦殖指数高,低产田和坡耕地资源丰富,种草比较效益高,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植业效益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发展定位:草畜转化,草产品生产。

  发展目标:注重种草与养畜的结合,加大草畜转化力度,提高种草养畜的效益。加强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重点生产加工以苜蓿、红豆草等为主的优质草产品和以红三叶、猫尾草为主的特色草产品;建设以陇中苜蓿、甘肃红豆草、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为主的当家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将该区域建成我省重要的草畜转化、主要牧草种子和草产品生产基地,成为我省草产业核心优势区域。到2015年,该区域人工种草面积达到950万亩,其中苜蓿面积达到400万亩;种子田面积达到35万亩,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50万吨。

  (二)河西走廊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区。

  重点地区: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

  区域特点: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地势平坦,灌溉条件较好。草产业起步早,发展基础较好,牧草产量高,草产品质量好,是我省高端草产品生产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种草比较效益低。

  发展定位: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

  发展目标: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优质牧草生产基地,注重精深加工,重点生产以苜蓿为主的优质高蛋白草产品,打造优质草产品品牌,满足苜蓿等高端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该区域建成我省重要的商品草产品生产基地和防灾减灾饲草料储备基地。到2015年,该区域人工种草面积达到430万亩,其中苜蓿面积达到150万亩;种子田面积达到15万亩,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80万吨。

  (三)陇东陇南草畜转化区。

  重点地区:庆阳、平凉、天水、陇南。

  区域特点: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坡耕地面积大,是我省种草的传统区域,种草面积较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植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

  发展定位:草畜转化。

  发展目标:重点发展以苜蓿、燕麦、箭舌豌豆等为主的牧草生产,突出草畜转化,提高种草养畜效益。到2015年,该区域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050万亩,其中苜蓿面积达到450万亩;种子田面积达到45万亩,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45万吨。

  (四)甘南高原草畜转化及生态草生产区。

  重点地区:甘南。

  区域特点:降水充足,高寒阴湿,天然草原面积大,草原畜牧业基础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草原退化比较严重,饲草料缺乏。

  发展定位:草畜转化,草原生态保护。

  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以燕麦、披碱草、老芒麦等禾本科牧草为主的人工饲草料生产基地,引进农区饲草产品,加快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舍饲和半舍饲养殖,促进草畜转化,推动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建设披碱草、老芒麦、燕麦等耐寒草种生产基地,为天然草原改良提供草种,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到2015年,该区域人工种草面积达到70万亩,种子田面积达到5万亩,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5万吨。

专栏1 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范围表

分区名称

市 州

县市区

数 量

陇中黄土高原草畜转化及草产品生产区

白银市

会宁县、景泰县、靖远县

3

定西市

岷县、安定区、通渭县、临洮县

4

兰州

永登县、红古区

2

小 计

9

河西走廊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区

酒泉市

肃州区、金塔县、瓜州县、玉门市

4

张掖市

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

3

武威市

古浪县、民勤县、天祝县

3

金昌市

永昌县

1

小 计

11

陇东陇南草畜转化区

庆阳市

环县、华池县、镇原县、庆城县

4

平凉市

静宁县、庄浪县、灵台县

3

小 计

7

甘南高原草畜转化及生态草生产区

甘南州

玛曲县、夏河县、合作市

3

全省合计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