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头题报道秦州区易地扶贫搬迁
日期:2018-12-27  来源:

12月18日,《甘肃经济日报》头题刊发文章,以太京镇丁家门村为切入点,深度报道了秦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12月9日,天水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秦州区太京镇丁家门村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采访。站在村综合服务中心二楼,放眼望去,89栋白墙青瓦的二层小楼整齐地呈现在记者面前,清一色的水泥村道、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古色古香的亭子点缀其中,显得格外醒目。

来到一户村民家中,屋内窗明几净,客厅、卧室、阳台、厨房、卫生间、杂物间一应俱全,家具摆放错落有致,65寸的大彩电上正播放着新闻,冬日刺骨的寒风被厚厚的玻璃挡在了室外,屋内温暖舒适,村民丁福禄正坐在沙发上“捣罐罐茶”,女主人在为小孙子缝制棉袄。谈及新家,热情大方的女主人高兴不已,总是抢过丁福禄的话头,全然忘了手里的针线活。

“我们以前就住在离这里二十多里的山上,交通极为不便,特别是村里娃娃上学要走三个小时,有些路又窄又危险。现在跟以前比,真是天上地下,新房亮堂,交通方便,娃娃在太京镇上学走15分钟就到了。”说起新村和旧村的对比,丁福禄感受最深的是现在孩子上学方便了。

以前由于丁家门村偏远贫困,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许多男性青年都娶不到老婆,因此成为了典型的“光棍村”。村文书丁牛换告诉记者:“我们丁家门以前一直有‘五大难’,行路难、读书难、吃水难、就医难、娶媳妇难,这些难题多年来一直压在我们群众心头,现在搬到川道的新村,可以说是我们村这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现在‘五大难’可以说都解决了,今年下半年,村里有5个大龄光棍都结婚了。”

采访中记者还看到,在新村水泥道旁,有序放置着一些垃圾箱,整个村子干净整洁,即使在边边角角也很难找到垃圾。太京镇党委副书记开霞介绍说,“新村建设初期就在美化、亮化和污水净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配备了垃圾集中箱和污水处理站,并为建档立卡户提供保洁公益性岗位,一年八千元,在保证村容村貌的同时,也为贫困户增收创造了条件。”

丁家门村自然村位于太京镇北部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甸子村约10公里,全村共67户278人,耕地面积450亩。该村原来处在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山区,又是地质灾害多发的隐患村之一,全村扶贫成本高,就地脱贫的难度极大,群众盼整村易地搬迁的愿望十分迫切。为彻底改变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现状,在秦州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安排下,太京镇于2015年启动了丁家门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搬迁工作量大面宽,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结合新村建设模式和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太京镇确定了“统筹规划、群众自愿、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建设思路。同时,在户型设计上,结合全镇新村整体建设规划,按照“尊重群众意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科学规划新村建设,设计了既符合群众意愿又符合村俗习惯的“功能全面,结构安全,节能环保,外形美观”,户均建筑面积117.8平方米、外带78.518平方米小院的二层砖混结构房屋。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很多村民都对新房感到非常满意。“新房亮堂,住得舒服。”搬进新居的贫困户丁新换说,“以前一家人蜗居在一间土危房里,人家姑娘根本看不上,现在有了新房,25岁的儿子刚举办完婚礼。”在大家眼里,新生活已经开始了,未来生活有了更大的盼头。

近年来,秦州区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七个一批”的首要一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小城为支撑,实施全域统筹规划,以大搬迁带动镇域经济大发展,走出了一条“土地集约、设施配套、资源共享、城乡融合”的扶贫攻坚新路子。

天水市委常委、秦州区委书记雷鸣告诉记者,秦州区虽是区的建制,实为县的底子,既非国扶县,又非省扶县,特别是西南片区10乡镇地处林区林缘区和高寒冷凉山区,自然条件艰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为了彻底解决这些群众贫困问题,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举全区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采取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方式,大力实施“3315”工程,即“利用三年时间,投资近三十亿元,完成一万户五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以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28.98亿元,搬迁213村12582户57518人,搬迁人口占全省近1/12,占全市近1/2,资金投入之大、搬迁人数之多,前所未有。我们坚持“挪穷窝”与“建产业”并举,“夯基础”与“强保障”齐抓,在抓好易地搬迁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发展富民产业,采取“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就业培训+公益岗位”“土地流转+劳务输出”“合作社+电商”等方式,加快建设多元产业支撑的长效脱贫机制,真正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