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工程项目投标谨防“骗局”
  • 时间:2009-08-11
  • 点击:70
  • 来源:

案例:

  2004年12月7日,老付回信阳了,那是他的老家,而他工作的地方则是郑州的某建筑公司。此时,他的心情略显轻松,前不久因为他自己的努力,才使得差点被别人用招标骗术“套牢”的30万元,回到自己的腰包。

  一场骗局

  2004年11月底,位于郑州西郊的某办公楼内一片嘈杂,许多人围堵在一个办公区内,手里都拿着一些资料,等待着一个号称要在郑州建设某纺织城的单位领导。

  然而,除了等来记者之外,最后谁也没有等到,一直到这家宣称要招标的单位人去楼空,人们才知道自己被骗已是事实。显然,是别人打着招标的名义,“画了一个巨大的圈”,套住了许多急于找到项目的建筑商,其中就有老付的朋友。

  老付的朋友,除了满脸的尴尬之外,沮丧的表情足以看出,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足以让他牢记一辈子。“这场戏导演得很精美。”老付的朋友痛苦着,感慨着。

  事情的发生时间并不长。前不久,老付的朋友得到了一个信息,郑州某地要建一座纺织城,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目前正准备进行招标,来寻找施工单位。由于如今的建筑商遍地都是,老付的朋友没有太多的思索,便向这家招标单位交了几千元的图纸资料费和报名费,回去之后,便赶紧准备标书。

  “谁知道后来没了音信,我就感觉出问题了。”老付的朋友感觉不对,于是赶紧打听消息,一听,立刻傻了眼。原来,这家招标单位曾经确实想在西郊拿下那么一块地,但由于后来这家招标单位资金迟迟没有到位,最终人家把地转让给了另外一家建设单位。

  虽然地没有拿到,已经造出声势的这家招标单位,仍然在向外发布招标信息,仍然喋喋不休地诉说着他们建设这样一家纺织城的梦想,当然,也还在收着投标单位的押金、报名费等。

  这场游戏最终被揭穿之后,那家招标单位便如泥牛入海没了踪影。据有人估算,在这家招标单位参与投标的建筑商至少有几十家,大部分都是来自河南以外。虽然几千元对于一个建筑商来说,不算一笔大数目,但是几十家累计到一块,被骗的押金和报名费总额也在数十万元以上。

  李某的遭遇

  河南建筑市场,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圈子,很多建筑商彼此之间都认识,老付和李某也认识。

  不久前,李某也被涮过一回。当时李某的一个同学给他介绍认识了一个人,这个江苏人称他们要在三峡搞移民工程,需要招标来确定建筑商。李某觉得这个信息太重大,随即通知了他的一位福建的朋友,他们一起赶往宜昌。

  在宜昌,他们天天面对大量的图纸,江苏人大谈对未来建设的设想,但始终不见所谓的移民工程。这时,对方提出要给“有关的领导打通关系”,开始了索钱,加上每日的开支,以及各种活动经费,宜昌之行花去了李某和他朋友总共20多万元。后来,感觉势头不对的他们,强烈要求看对方的用地审批、立项等手续。对方没有太多的反应,便人间蒸发了。

  回到郑州后的一天,李某正开车走在街上,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用温柔的语气告诉他:有一个非常大的工程,被一家公司接标了,但该公司目前资金紧张,需要资金30万元,如果他能够拿出,他们就可以联合开发该项目。
 
  闻听此言,李某迅速挂上了电话。“像这种骗局多如牛毛,必须要多个心眼,不管是不是真的,像这种先要大量的合作资金的事情,不能不让人怀疑。”李某如是说。

  引人上钩

  “这些手段是前些年有人在武汉玩过的,现在郑州正是盛行的时候。”作为知情人,李某这样告诉记者。据他说,凡是搞这种诈骗的,大部分都是懂工程的业内人士,不仅对工程招投标的流程非常熟悉,而且非常了解目前建筑商们的心态。他们随便租几间办公室,一般租期都不会超过三个月,先是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一步步地,开始引诱许多急于寻找项目的建筑商上钩。

  因为“猎手”们懂行,所以不仅能够骗到那些刚入道的建筑商,甚至一些专业人士,也会有被蒙骗的时候。“猎手”有的有着合法的公司手续,还有的干脆就私刻公章,伪造一套“近乎完美”的手续。

  很多参与投标的建筑商,始终抱着一种心态,宁愿被骗几千元也不愿错过一个中标机会,在这种心态左右下,“猎手”们都有机会得手,有时候受骗的有几十家,多的则达到数百家。

  这些“猎手”似乎在奉行着一个潜规则,即尽量骗那些外地人,而对本地的建筑商,他们往往持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本地人比较了解当地的环境,对于招标信息也容易进行核实,所以不容易得手,相反,外地人上当之后,由于被骗取的资金只有几千元,他们往往会选择吃哑巴亏。”李这样分析。

  据这些知情人透露,这些骗局所设立的标的一般都是学校、开发区、商贸城或者大型广场,这些杜撰出来的“大工程”,对许多建筑商充满了诱惑力。
 
  “猎手”抛饵路线图

  当“猎手”将公司的相关手续和办公地点搞定之后,行动便开始了。一般他们会采取多种途径,其中一种是通过一些“托儿”在外面四处游说,而许多被骗的建筑商有可能会和“托儿”曾经见过面,也算是“所谓的熟人”,在轻信之下,便开始进入圈套中。

  还有一种方法,“猎手”们会找到一本全国建筑商的信息资讯书,按照上面的联系电话,他们一个一个地打,或者发出大量的信笺,总是会有一些对项目心动的建筑商,千里迢迢地从远方赶来,进入“猎手”精心设置的陷阱。

  然后“猎手”就拿出一些子虚乌有的图纸,煞有介事地告诉准备投标的建筑商,他们目前有一个非常大的项目,需要进行招标。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招的是“议标”,不进行公开的招标。招标,当然要有图纸等相关资料,而这些材料,一份就是数千元,据建筑商估算,一份图纸材料的成本也就是200多元。

  然后,在交上一些报名费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之后,“猎手”便会让建筑商再等等。

  在一个适当的时候,“猎手”会对建筑商提出要求,比如请吃饭,出去游玩等。在大肆消费一通之后,“猎手”会提出一些要求,譬如“要给领导送礼”等,在骗局的最后,再顺势捞上一笔。

  当知道自己没有中标之后,很少有建筑商为几千元前来讨要,“还不够费事”是受骗后的普遍心态,如果真有人前来讨要,“猎手”要么卷铺盖走人,要么告诉投标者,押金可以退,但报名费等相关的费用不退。就这样,一场近乎完美的“戏”此时便可以落下帷幕。

  骗局类型

  因为有着多年的建筑从业经历,李某,老付,桂师傅等都有过被骗的经历,“这个话题,会引起很多建筑商的共鸣,很多人都和我们一样,都被骗过。”据从事建筑行业30年的桂师傅说,他大大小小的被骗经历总共有几十次。

  按照他们总结的观点,虽然被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骗局的设置却各有不同。有的是“指鹿为马”,本来是别人的项目,“猎手”却说是自己的项目,因为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建筑商,“信息不对称”,所以很多建筑商便入了套。

  据老付讲,还有一些开始的时候是真实的工程,也有真实的项目的开发意图,但后期因为政策层面的原因,或者因为资金的问题,土地或者项目没有拿下来,但因为开始都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这些开发商仍然按照原来的路线图进行,仍然收着别人的图纸押金和各种杂费,从而开始了从真到假这样的骗局。这种骗局,虽然是一种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行骗过程,但最后受害的,仍然是那些渴望得到工程的建筑商。

  谁来监管

  “为什么有这种骗局呢?难道就无法进行监管吗?”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混乱的招标乱局,河南振山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冯兵就不断地接到这样的案子。有时候,成为诉讼被告的对象很多,有时候是提供虚假担保的银行,有时候甚至是一些政府部门。

  正规的建设单位招标,一般都会在报纸上或其他媒体上进行公开的信息披露,然后进行公开招标,而收取的费用,“一般都会稍高一些”。“骗子们也很精,一般这些骗局所涉及的金额都不会超过5000元,这样就构不成刑事案件,再则,较低的价格很多人都能接受,会敢于冒险。”

  改变或者改善目前招标乱局的手段,一方面是要进行公开的建筑信息披露,各种信息都应在有形建筑市场发布,使得假冒伪劣无从藏身;另一方面,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监管,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问责;再有,就是司法部门要对这种骗局进行严厉打击,更加主动地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而建筑商也应该提高警惕,从各个层面来堵住这种招标“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