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洽会探馆】一方小天地看见甘肃大发展——走进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展区
  • 时间:2025-07-09
  • 点击:0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小龙

  7月8日,兰洽会开幕第三天,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里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在二楼的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展区,14个市州展馆如颗颗明珠串联成线,记者走进其中,从一个个展台的“小天地”中洞悉甘肃大发展。

  智能科技出彩

  “你好,我是玉树智能机器人……”一进入兰州馆,就看见一台人形机器人正流畅地向游客作自我介绍,酷炫的外观、智慧的语言吸引着市民、客商与之交流互动。

  “这台兰州本地生产的具身机器人在工业、商业以及家庭等多场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玉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文恒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清扫机器人等设备已经应用在七里河区环卫工作中。

  展馆另一侧,新一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模型前围满了参观者,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王坤正用激光笔指着核心部件介绍:“相比传统设备,我们新一代的设备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大幅缩小了装置的占地面积,治疗室数量也成倍增加,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由兰州制造的首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实现了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从无到有,打破国际垄断。如今,新一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继续保持装置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在精准放疗领域实现真正的国际引领。

  在庆阳馆,无人机VR体验、数字人互动、机械臂表演等展演项目科技感满满;天水馆的集成电路芯片、高端精密轴承、智能数控机床等工业领域尖端产品在展会上大放异彩。

  “这些高科技设备既有‘高大上’的工业重器,也有一些很接地气的产品,体现出来的都是我们甘肃的发展成就。”看着展馆内这些高科技展品,兰州市民李鑫自豪地说。

  “甘味”品牌“出圈”

  “这个辣椒面还有吗,帮我装几包。”在天水馆内的甘谷辣椒展台前,前来观展的市民朱桂英问道。

  展台一旁,甘谷像山印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旭霞一边给顾客装袋,一边笑着介绍产品。展柜上,辣椒面、辣椒油、辣椒丝等十几种深加工产品错落摆放。

  “很多人因为天水麻辣烫慕名而来,就想尝尝麻辣烫的灵魂底料——甘谷辣椒。”王旭霞告诉记者,带过来的产品都很受欢迎。

  天水市商务局局长胡爱文说:“这次兰洽会,我们组织了华天、海林、星火等40家龙头企业参展,全面展现天水在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发展优势,借助兰洽会平台,将我们的特色产品推介出去。”

  陇南馆前“生态陇南,绿色崛起”的主题鲜明夺目,油橄榄、花椒、核桃、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十个板块,集中展示着陇南的生态资源优势。

  定西馆中随处可见中药材和马铃薯的元素。在陇西国林药业有限公司的展柜前,黄芪片、灵芝孢子粉整齐陈列。这届兰洽会上,这家公司与日本甘肃总商会达成合作意向,实地考察后,将为日本客户代工生产黄芪和灵芝类的大健康产品。

  “我们的产品曾出口到东南亚,这次与日本的合作能让‘陇西药香’飘得更远。”国林药业有关负责人郭志权说,借助兰洽会提供的平台,让陇西县的优质特色产品走得更远。

  产业动能澎湃

  在张掖馆的中央,“张掖有种种天下”的标牌格外醒目。

  “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就有一粒源于张掖。”张掖市种子管理局高级农艺师张金汉捧着一袋玉米种子,向参观者进一步介绍,“张掖玉米种子”是国内唯一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全国最大、最集中、质量最优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年产种子超5亿公斤,占据全国玉米需种量半壁江山。展馆内,杂交油菜、马铃薯种薯、花卉制种等优势种业成果琳琅满目,彰显着张掖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动能。

  以“创新武威——向新而行、向质图强”为主题的武威馆,设置了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兴产业等6个重点板块,展示着武威的产业发展成就。

  “我们的无人机在河西走廊农业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实现了从农林植保到森林防火,应用场景全覆盖。”山海重明(武威市)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烋指着设备介绍说,公司计划在武威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培训一体化建设。

  这家总部位于西安的公司是兰洽会的新朋友,借助兰洽会平台,山东、内蒙古及省内多地企业和政府部门与他们展开洽谈合作,为这家企业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14个市州展馆如同一扇扇窗口,展示着甘肃各市州在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产业升级道路上的坚实步伐。在兰洽会的平台上,这些来自陇原大地的“宝贝”正带着家乡的印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故事。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