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论坛】在强县域中彰显金融作为
  • 时间:2025-10-17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刘健

  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富则百姓富。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健全县域金融支持机制,积极推动货币信贷政策落实,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努力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多措并举为甘肃强县域行动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服务实体,推动货币信贷政策在县域落地见效。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锚定全省强县域行动目标,围绕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和“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持续强化货币信贷支持,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县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步实现县域金融支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一是积极引导县域信贷合理平稳增长。认真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县域有效需求和项目储备,加强信贷均衡投放,增强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充分释放货币政策工具撬动效应。从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总额度中单列75亿元,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县域特色产业,打造“再贷款+”金融服务场景,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再贷款+特色产业链”“再贷款+农文旅”等支持模式。三是推动降低县域融资成本。在临夏、庆阳、平凉、张掖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通过《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将贷款利息支出及各项非利息费用支出清晰列示,让“贷款明白纸”成为“政策明白纸”,引导试点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强化整体协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县域篇章。围绕省内产业发展特点,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联合省内15个部门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小微企业、消费、农业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力,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县域篇章。一是推广深化征信促融“三大平台”赋能县域小微企业发展。推广应用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信用白户”首贷难题,平台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放款53.8亿元,约五成为县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深化运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供应链融资便利性,全省开通注册用户4300余个,累计融资超1200亿元,其中一半为县域中小微企业。指导甘肃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功能,着力提高中小微企业信贷普惠性。二是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品”专项行动。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开展“一县一业一品”金融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和科技型企业成长金融护航计划,着力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链,推出“链长银行+其他银行”的“1+N”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双链共促”县域经济发展。全省以央行低成本资金撬动法人机构发放特色产业及科技型企业贷款超210亿元,惠及经营主体超11万户。三是加力支持提振和扩大县域消费。结合人民银行总行政策和全省实际,制定覆盖县域的金融提振消费十二条措施,构建“政策协同+场景创新+金融支撑”的全链条支持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供需两端发力,加大县域消费领域贷款投放。

  优化下沉服务,持续夯实县域金融服务基础。针对县域金融服务需求“点多面广”的特点,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推动全省人民银行成立县域金融服务委员会,与县级政府签署《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县域金融服务合作备忘录》,全面优化县域支付、征信、国库、现金等基础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县域金融服务便利化、普惠化水平。一是持续强化县域支付服务。持续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安全可靠的县域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创新特色支付产品,加快县域助农取款服务点转型。聚焦“甘味”品牌,建立特色产业一体化资金结算平台,便利交易资金流转。推动敦煌城域支付示范区建设,莫高国际机场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落地运行。升级改造县域文旅场景支付受理终端,深化移动支付在热点旅游线路的推广应用。二是持续优化县域征信服务。优化完善县域征信服务体系,拓宽线上自助查询渠道,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县域物理网点查询机具功能,持续提升县域企业和群众征信查询服务水平。三是持续深化县域国库、现金等金融服务。履行好经理国库职责,实现县域退税业务即来即审即办,为财政兜牢“三保”底线提供优质服务。升级完善“甘肃国债通”线上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国债下乡。发挥好发行基金托管行作用,保障县域现金供应和服务。推动外汇服务向县域延伸,构建全省县域银行“直联点”服务网络,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满足县域涉外企业外汇服务需求。

  统筹发展安全,维护营造良好县域金融环境。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县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基础。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坚持主动创稳,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治理,助力保障县域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加强县域金融风险防控。建立金融风险“四早”工作框架和风险研判三级会商机制,与县域政府部门强化信息共享,对风险“精准画像”,加强“联防联控”,推动县域金融风险稳步收敛。一体推进改革与发展化险,督促县域法人机构不断强化合规管理,针对性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配合县域政府做好突发风险应急处置,持续提升风险应急处置水平。二是全链筑牢县域金融发展安全屏障。建立警银一体化涉赌涉诈“资金链”治理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反诈宣传,守护好群众“钱袋子”。强化洗钱犯罪打击力度,向县域成员单位推送《甘肃省典型洗钱案例汇编》,加强可疑线索移送,联合开展案件会商,推动洗钱罪立案。不断深化反假货币综合治理,发挥好69家县域货币真伪授权机构作用,有效防范打击假币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全力优化县域信用环境。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目前全省累计评定信用乡镇715个、信用村9007个、信用户377万户,建立信用档案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达500万户、36万户,县域守信氛围不断增强,金融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