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时政要闻/ 正文
找准定位 错位发展 ——全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综述
  • 时间:2021-09-13
  • 点击:1200
  • 来源:甘肃日报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对我省而言,更是如此。

    近年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到“特色县域经济”,从承载就业到承接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在我省的战略地位越发重要、功能定位越发明确、导向路径越发清晰。然而,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版图的重构和新一轮区域竞争,县域经济如何从新发展理念中找出路、想办法、破难题,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答的重大命题。

    加快探索推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层次,事关甘肃发展大局。只有准确把握县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抢抓发展机遇,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才能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4月,为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力争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以上的县达到10个以上、100亿元—300亿元的县达到30个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到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累计提高8个百分点,形成20个以上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县、引领县、示范县,对全省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目标已定,蓝图绘就,认准了发展方向,才能在具体实践中有的放矢。

    今年,我省进一步捋清思路,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集聚要素,分类施策,强化产业融合、区域联动,推动错位发展,共同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要求,明确了我省县域经济的五大发展方向。

    ——城市服务型。突出优先发展、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以快速路网为基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商贸流通和物流通道体系建设,培育区域性金融服务、人才交流、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中心和增长极,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工业主导型。按照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优势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思路,围绕龙头企业建园区、强配套,引强培优,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发展基础好、增长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农业优先型。加快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加强农业产业前沿和核心方向投入。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文旅赋能型。坚持保护优先,强化项目带动、科技引领和品牌打造,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历史遗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文旅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景区景点,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生态功能型。坚守生态功能定位,围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化水源涵养功能。持续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有序实施生态搬迁,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力促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县域经济能否做大做强,与推动错位发展和突出特色优势有很大关联。各县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不可能套用一个模板、一条路径。从省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凡是发展得好的,都是立足实际,从各自优势出发,走特色发展之路。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强是优势,人强我新是探索,人新我转是出路。

    跳出县域看县域,今天的甘肃,仍要面对不少的“问题清单”:产业层次低,初级加工企业较多,集约化发展企业少、产业关联度低,集而不群的问题突出;部分县域主观能动性不足,发展思路不清晰,在培育主干企业上投资不足等。一系列挑战,无一不是艰巨的课题、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破题?记者了解到,在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的大背景下,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统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考核办法》,建立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机制,按照《意见》确定的五大发展类型,对全省86个县(市、区)进行分类考核。

    据介绍,《考核办法》引导各县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突出创新、聚集、绿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充分考虑各县发展基础和产业方向,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客观反映经济发展成效。推动各地发挥县域特色和优势,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构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记者沈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