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理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 时间:2021-11-25
  • 点击:1091
  • 来源:甘肃日报

    贾毅

  构筑海绵城市多模式协同共建平台,建设海绵城市智能化管理平台,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激励机制,构建海绵城市建设多学科教学+科研融合发展模式。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内涝顽疾、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季“城中看海”等问题,让城市真正实现“在涝时能吸水、在旱时能吐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升我省城市人文景观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举措,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

  构筑海绵城市多模式协同共建平台。我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依据“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原则规划设计方案。在雨水管理期,因其水文特征基本保持不变,要用低影响开发(LID)模式、最佳管理措施(BMP)、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健全水循环体系等多种技术来实现。就低影响开发而言,主要涉及截留技术、促渗路径、调蓄能力。海绵城市建设还要由水务部门牵头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规划的刚性控制指标,建立起区域雨水有效利用与排放管理制度,在海绵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功能上下功夫。还可利用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措施实施排水防涝试点工作,合理解决涉水“城市病”,降低或减少我省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

  建设海绵城市智能化管理平台。我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在确保各个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运用数字化途径管控地下管网系统,建构海绵城市建设水利专业模型和可视化模型组成的模拟仿真平台。通过物联感知操控技术扩大雨水在都市区域积存的感知覆盖范围、完善水源渗透与净化等监测要素,提升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等相关技术应用率。着力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开展城市防涝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可运用智能化技术,加快推进全省水务部门与气象预报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制定《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增强我省各大城市的防涝预警能力,强调基于精细化模型设计城市内涝应急响应等级,做好降水精准预报、存蓄水量合理调节与分配。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激励机制。在我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整体支持,要有效促进社会资本的参与。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帮助人们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共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机构要针对绿色屋顶、集水管网、透水路面等相关设施设计领域,设立创新创业规划项目。要不断完善雨水排放补贴机制。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用于雨水项目的投资补贴专项资金,鼓励建筑开发商在新建的工业产业园区、居民小区前置安装雨水综合利用设施,将绿色、环保、节水理念融入安全、可靠、高质量的楼宇给排水系统,并增强管道使用周期,消除“水锤”效应。对设有雨水利用装置的建筑商家,建议请专业机构进行监测评估和认定,根据结果相应减少或免除建筑物造价比例的雨水排放费用。

  构建海绵城市建设多学科教学+科研融合发展模式。鼓励我省的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秉持各学科专业优势,契合甘肃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土质疏松层性质、水源涵养量、地质构造环境复杂多样等诸因素,尝试在城市景观设计、市域社会治理、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地理学、环境工程、危机管理学等多领域进行跨院校跨学科交叉研究,为我省的海绵城市建设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兼顾组建各学科优质教学科研团队,逐步打造围绕海绵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环境治理与雨洪管理持续提升效能的多学科协作研究主力军。教学科研单位应组织各领域专家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基点,以新工科培养目标为定位,编撰符合上述专业的指定教材。在相关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增加海绵城市建设前沿技术研究内容,并恰当地将其融入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及探究式教学。通过此模式,探索形成多学科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海绵城市建设所需的专门人才。

  (作者为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