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小微生境也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时间:2024-04-26
  • 来源:中国环境报

  当前,各地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工程项目全面铺开。笔者在调研生态文明示范乡村创建时发现,很多地方借助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池塘、沟渠、坑塘、河浜、季节性水塘、洼地等小微生境,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种植一点乡土水生植物,建设一些小型湿地或生态安全缓冲区,用于进一步净化水质、调蓄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理效果。

  与建设乡村污水处理厂等措施相比,农民房前屋后的小河、小溪和水塘等小微生境,不需要很大投入,也能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特别是在江苏水乡,许多乡村周边汇集了大量的河道、养殖塘等,这些自然演变形成的小微生境,具有蒸散速率高、水土接触面大、气候调节作用明显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为生物提供更多适宜的栖息地。将这些数量多、分布广泛的小微生境充分利用起来,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让这些小河、小塘等尽快实现生态回归。目前分布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小微生境,正在各类开发活动中退化甚至消失。在土地整理、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退耕还湿、河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对村里的水塘、沟渠进行生态修复和改造。通过设计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小微生境,保持原有生境的地形地貌,不破坏原有的河、岸、埂,尽量用本地树种,杜绝河道堵塞和河岸硬化,搭配水位调节,确保水系畅通,保留农村生态基底,提高生物多样性。

  其次,恢复小微生境,要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办法。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降解和恢复能力,尽量减少过多人为干预。基本保留原有地形,把原来的干沟恢复成季节性干湿两用的沟渠,让水系连通,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扩大生态环境容量,降低治污成本,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禀赋。

  第三,要因地制宜指导小微生境改善。与自然保护区、湿地等大型保护区域不同,这些小单元不可能编制统一的技术规范等,而且这些小微生境往往与人们距离更近、难以切分,保护修复绕不开人的生产生活。鉴于此,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或资金支持,用于今后的管理、维护。如果能和其他休闲、娱乐等功能结合起来,后期人工管理维护的成本可以更低。( 朱德明)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