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流淌在心中的歌
  • 时间:2021-12-07
  • 点击:1851
  • 来源:甘肃日报

    李健彪

  盛开在中国西北的“花儿”,以其包罗万象,瑰丽多彩,创造了不少的世界之最,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而甘肃“花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冯岩编著的甘肃特色文化系列丛书之一的《魅力花儿:享誉世界的民间艺术瑰宝》一书,是对中国西北“花儿”的历史轨迹和丰富内容的系统梳理与生动展示,是品读大美甘肃的特色文化盛宴和亮丽名片之一。

  有专家认为,甘肃“花儿”是西北“花儿”的代表。甘肃历史上曾经生活过羌、氐、匈奴、鲜卑、吐蕃等民族,长期生活着汉、藏、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音乐积淀丰厚,使“花儿”曲调数量繁多,成为中外山歌之翘楚。从历史传承、保留音调唱词及遗留的民俗事项来综合分析,甘肃“花儿”承袭着彩陶文化的流韵,背负着《诗经》的原生态,在民歌中孕育,在“踏歌”中发展,成为闻名西北的山歌,也是世界上传唱人数和民族最多的山歌。其中的河州“花儿”具有代表性,流传的令名有140多个、曲调340多首。“花儿”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尽兴歌唱,更有只可意会的万种风情,展示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传统和多彩的民情风俗,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该书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较强。首先,它从“花儿”的历史渊源和三大体系入手,对曲调、格律、艺术特色等进行了综合评析,对“花儿”的曲调(令)进行了专业解读,对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关陇“花儿”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列出了11首原生态的曲令,介绍了不同的衬词、衬腔、调式、音节、角音和假声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次,对甘肃不同民族的“花儿”进行了细腻的解读,对其唱词进行了分析,从地域上讲,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关陇“花儿”有着不同的特点,作者均给予精彩论述,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示了出来。再次,对历代的唱家、歌手、传承人和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给予评介,填补了以往研究中对人关注的不足。还对“花儿”会进行了考察,并介绍了学术界容易忽视的新编“花儿”和“花儿”剧,体现了该书鲜明的时代性,为当代“花儿”立了传,尤为难得,值得向外界推荐。

  该书15万字,有照片101张,可谓图文并茂。一年一度的传统“花儿”会场,俗称“唱山”或“山场”,人数达数万或10多万,规模壮观,享誉国内外。2006年,甘肃康乐的莲花山、岷县的二郎山、和政的松鸣岩等“花儿”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人没去过“花儿”会现场,书中数十张“花儿”会上拦路、对歌、话别的盛况,自然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冯岩长期在西北民族大学工作,有幸从郗慧民、魏泉鸣两位教授那里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花儿”,为自己的“花儿”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她应邀多次参加“花儿”学术研讨会和“花儿”国际论坛,有机会采访到许多国内外知名的“花儿”学专家、学者和国家级、省级“花儿”传承人,逐渐成长为“花儿”学界的一位女学者。她还多次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申遗成功后中国西北“花儿”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与保护、创新之系列研究等,均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并获奖。作为省社科联策划的甘肃特色文化普及丛书之一,该书得到了“花儿”学界前辈们的鼎力支持,无疑是众人智慧的结晶。

  (《魅力花儿:享誉世界的民间艺术瑰宝》,冯岩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