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数字经济/ 正文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
  • 时间:2024-02-05
  • 点击:0
  • 来源:北京日报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数字经济就一定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

  我们看到,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改善了社会民生,提升了治理能力,实现了绿色发展,绘制了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创新发展上,部分核心技术研发仍存在突破空间,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算力水平需要提高;在协调发展中,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不够,数字经济对农业的赋能需加强,产业数字化的作用有待增强;在绿色发展中,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数据中心升级换代淘汰的老旧设备也亟须规范化处理,避免环境污染,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在开放发展中,还存在数据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这种失衡会妨碍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进程,不利于经济内外循环有序运行;在共享发展中,还需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在规模增长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数字产业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的新发展。其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义之一:创新驱动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创新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创新能够拓展数据要素来源,加速要素的流通和重组,不断形成新的要素组合,催生新发展模式。创新不仅意味着数字产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而且意味着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体系系统性变革升级。人才的创新思维更是贯穿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始终。

  要义之二:数字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显著。任何一个新经济时代的诞生,必定有一个或几个产业起到引领作用,成为先导性产业。这些先导性产业在新经济时代初期,比其他产业更早发展变革,创新性更强,发展速度更快,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更大,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创新和转型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起到先导性产业作用的是交通运输和电力,它们改革创新的影响扩散到整个经济社会,使得整个世界面貌一新。当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先导性产业。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41.5%。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要义之三:数字经济促进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广泛渗透下,三大产业大部分都采用数字化管理,部分采用数字化运行,因此产生了三大产业相互融合的现象。传统产业相互融合的同时,也分别与新兴产业新旧融合,其深刻原因在于信息资源不再是行业内的独有资源,数据模糊了行业边界,影响了产业运作模式,而这种产业融合带来的产出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型力量。数据资源不断催生新产业。数据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撑。数据资源不仅可以共享、复制和重复利用,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出,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数据资源能够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形成多种新兴产业。特别是,数据资源与传统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大大提升了高端生产要素的比重,进而推动了产品结构的重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要义之四: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是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环节。通过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制造业精度。在工业制造领域,产品制造精度是科技含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历次工业革命的外在化表现。从芯片制造到航空航天器材,对精度的要求已经精准到纳米级甚至更高,远超原有数控机床加工所能达到的程度。数字化工业机器人成为时代新宠,提升了原有工艺水平。数字化转型还体现在产品模块化上,通过模块化降低生产成本,这一切基于将产品进行数字化模型构建并确保模块精度才能实现。发展数字经济根本是为促进区域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新发展。

  贾品荣(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