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文件汇编/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
  • 时间:2010-06-08
  • 点击:18
  • 来源:

甘政办发[2010]119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六月八日 

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
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5年)

  为了确保我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47号)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干旱一直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口增加、养殖业发展和工业加工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我省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探索出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新路子。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旱作农业区资源优势、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做大做强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粮食生产现状。 

  全省现有耕地面积5100多万亩,其中旱地面积3340多万亩。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陇东、中部黄土高原区,包括定西、白银、兰州、临夏、平凉、庆阳及天水、陇南北部等地,涉及10个市州、51个县区。经过多年的探索,旱作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路子,为提升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2000—2008年,全省粮食平均播种面积3951万亩,平均单产203公斤,平均总产800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501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8%,平均总产量27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34%;玉米播种面积75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9%,平均总产量23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29%;马铃薯播种面积81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5%,平均总产量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21%;小杂粮(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2.5%,平均总产量127万吨,占粮食总产的16%。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906万吨,创历史新高。 

  (二)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旱作农业区集中了全省近70%的人口和耕地,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成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低产田面积大,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业收入水平低,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2.粮食结构性、区域性矛盾突出。粮食普通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稻谷、小麦需求缺口大,稻谷基本依赖调入,年缺口约50万吨;年均小麦消费量450万吨左右,缺口约200万吨。 

  3.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高,生产成本加大,种粮与种植蔬菜、水果、棉花等经济作物相比,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4.生产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和财政补贴资金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新技术、新品种普及程度不高,制约着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5.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大,影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目前,我省粮食平均单产203公斤,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316公斤相比,差距达113公斤。但只要抓好科技支撑、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单产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 

  1.结构调整的增产潜力。在旱作农业区扩大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调减小杂粮正茬种植面积。到2012年,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比2000—2008年平均水平增加350万亩、190万亩,小杂粮播种面积同时减少390万亩,预计2012年后全省因此可增加年粮食生产能力70多万吨。 

  2.科技措施的增产潜力。一是全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10年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每年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平均亩增产粮食100公斤—150公斤,预计年增产粮食80万吨以上。二是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2010年后,每年稳定推广脱毒种薯1000万亩,平均亩增产300公斤—400公斤(折粮60公斤—80公斤),预计年增产粮食60万吨。三是小麦全膜覆盖覆土穴播及膜侧沟播技术。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亩产增加50公斤,目前全省地膜小麦种植面积只有30多万亩,不足小麦总种植面积的3%。今后每年新增20万亩,预计年增产粮食1万吨,到2012年后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5万吨。通过综合应用上述关键增产技术,到2012年后全省每年可增产粮食生产能力143.5万吨以上。 

  3.改善基础设施的增产潜力。2009—2012年,全省累计新增梯田500万亩,以每亩水平梯田新增粮食100公斤计算,2012年后新增年粮食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2010—2015年,在中东部地区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每年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以平均亩增产粮食50公斤计算,预计年增产粮食5万吨,到2015年以后新增年粮食生产能力达30万吨。 

  4.政策扶持的增产潜力。2009年,国家对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按每补贴1亩年增产粮食5公斤计算,我省3500万亩粮食作物预计年增产粮食17.5万吨。同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等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大幅度增加,加快了机播、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铺膜等技术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了我省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上述增产措施,到2015年后,预计全省新增年粮食生产能力310万吨以上。排除自然灾害等因素外,实施旱作农业新增250万吨(5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可行的。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足省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总产,确保安全的要求,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稳定小麦生产,兼顾小杂粮,努力把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培育成我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1.调整结构,基本自给。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科学有序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矛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省内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2.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广良种良法和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着力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3.优化布局,突出重点。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划定重点建设片区,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 

  4.多元筹资,加大投入。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力度,现有涉农投资要向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倾斜。完善粮食补贴、价格支持和奖励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发展目标。 

  在稳定粮食播种总面积的前提下,调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稳定小麦播种面积,扩大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调减小杂粮正茬播种面积。 

  2009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110万亩,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100万亩。201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保持在1400万亩左右,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小杂粮正茬播种面积调减到500万亩左右。 

  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增加到265公斤,粮食总产提高到1050万吨(210亿斤)以上,与2000—2008年平均水平相比,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0万吨(50亿斤)以上。2013—2015年稳定在此水平以上(详见附件1)。 

  (四)区域布局。 

  小麦:在保持小麦总播种面积1400万亩的前提下,调减中东部偏北浅山易旱区产量低而不稳的山坡地和陇南、天水条锈病核心越夏区种植面积,适当扩大陇东塬区、中部条件较好的川水地、沿黄及河西浅山灌区种植规模。以中东部旱作区为重点,建设38个小麦主产县区,优势产区面积达到900万亩,占到全省总播种面积的64%。到2012年,全省小麦平均单产提高到200公斤,总产提高到280万吨,增加8万吨(1.6亿斤)。 

  玉米:在中东部10个市州、51个旱作农业县区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010年达到900万亩以上,2011年起稳定在1000万亩。2010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100万亩,2011年起每年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到2012年,玉米平均单产提高到366公斤,总产提高到403万吨,增加171万吨(34.2亿斤)。 

  马铃薯:建设中东部高淀粉和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河西及沿黄灌区食品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陇南和天水早熟菜用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推广优质脱毒马铃薯良种,2010年应用面积达到400万亩,2011年达到800万亩,2012年达到1000万亩。到2012年,力争全省马铃薯生产实现一、二级脱毒种薯全覆盖,普及率达100%;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造成的产量损失降低到5%以下;马铃薯平均单产提高到300公斤,总产提高到300万吨,增加131万吨(26.2亿斤)。 

  小杂粮:从2010年起,调减压缩旱作农业区小杂粮正茬播种面积390万亩,重点发展复种豆类、糜谷、荞麦等小秋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77万吨,总产量减少约50万吨(10亿斤)。

   三、重点建设项目与投资概算 

  (一)全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9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面积达到692万亩,2010年达到1000万亩,2011—2015年每年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按1.5公斤/亩的标准实行地膜补贴,总投资13.2亿元,其中2009年1.2亿元,2010—2015年每年2亿元。资金来源:主要通过省政府有关部门整合筹集资金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解决。 

  (二)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是脱毒原种生产基地建设。2009年已支持建设马铃薯原种网棚5000亩,配套建设1000吨原种贮藏库10座,需补贴资金2900万元。二是脱毒一、二级种薯扩繁补贴。2009年,省级财政已安排一、二级种薯扩繁补贴资金1500万元。2010—2013年在马铃薯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的51个县区,每年扩繁一级种薯10万亩、二级种薯100万亩,分别按150元/亩、30元/亩的标准实行补贴,每年需补贴资金4500万元。以上共需补贴资金1.95亿元。三是一级种薯贮藏库建设。2009年建设1000吨一级种薯贮藏库100座,需补贴资金3000万元;2010年在一级种薯扩繁集中的28个县区新建1000吨一级种薯贮藏库56座,需补贴资金1680万元。以上共需4680万元。四是种薯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在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18个县区建设县级马铃薯质检中心,每个县区补助40万元检测设备,需补贴资金720万元。以上4项建设内容总投资2.78亿元。资金来源:主要通过省政府有关部门整合筹集资金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解决。 

  (三)加强梯田建设。按照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规划,2009—2012年,在中东部旱作农业区8个市州的38个县区新增梯田500万亩,其中2009年100万亩,2010年134万亩,2011年134万亩,2012年132万亩,到2012年底,全省梯田总面积达到3394万亩。梯田建设补助黄河流域平均每亩400元,长江流域平均每亩600元,共补助20.85亿元。资金来源:整合巩固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扶贫梯田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 

  (四)改造中低产田。全省现有中低产田4000多万亩,已完成改造2600万亩,尚需改造1400万亩。2010—2015年,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土壤改良等农艺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每年新增改造面积100万亩,累计改造600万亩。每亩补助100元,总投资6亿元。资金来源: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资金。 

  (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建设。一是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9年实施21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投资100万元。2010年计划实施25个县市区,2011年计划实施36个县市区,总投资8200万元。二是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及乡镇推广站。目前全省累计建成267个。2009年省级财政投资800万元建设47个,拟再建200个,每站投资15万元,并对此前已投建乡镇推广站统一配发仪器设备。到2015年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镇推广站建设任务,省级财政需投资3800万元。以上2项建设内容总投资1.2亿元。资金来源: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及省级整合资金。 

  (六)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在中东部34个粮食主产县区实施植保工程项目,建立健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预报及防控体系。建设优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与控制区域站34个,其中2010年建设6个,2011年建设7个,2012年建设7个,2013年建设8个,2014年建设6个。每站建设资金300万元,建设监测、预报、防控等业务用房及购置配套仪器设备和测报车辆等,总投资1.02亿元。资金来源:争取国家植保工程建设资金。 

  (七)落实好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2009年,全省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已实现良种补贴全覆盖,补贴面积2885.16万亩,补贴资金2.9475亿元。2010年,国家除继续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实行良种补贴外,新增青稞全覆盖良种补贴,良种补贴资金规模达2.9888亿元。据此规模计算,2010—2015年全省每年良种补贴面积在2800万亩以上,年约需补贴资金3亿元,到2015年共需国家补贴21亿元。资金来源:从国家财政良种推广补贴专项资金中解决。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马铃薯、啤酒大麦列入良种补贴范围。 

  2009年,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亿元。2010年起,每年按此规模补贴,到2015年共需补贴资金16.1亿元。资金来源:从国家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中解决。 

  (八)抓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国家和省上筹措4350万元,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000万亩。从2010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到2015年全省5100万亩耕地全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每年需安排资金4300万元以上,共需安排资金3.015亿元。资金来源:争取国家财政支持2.805亿元,省级财政配套0.21亿元。

  (以上各项详见附件2)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认真落实和完善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科学的考评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制,把粮食生产纳入各地政府考核范畴。发展改革、财政、农牧、水利、国土、扶贫、农发办等有关部门要整合项目资金,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机制。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本规划中所列的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给予扶持。并指导有关市州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指导有关县市区实施好粮食生产重点项目。 

  (二)落实好耕地保护和惠农政策。各地要切实落实中央和省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建设与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重点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扶持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对种粮大户实行奖励扶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资投劳建设和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建立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项目,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粮食作物品种创新与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大宗粮食作物新品种研发与推广力度,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先进实用的粮食增产增效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重点推广旱作节水、优良品种、机械化耕作、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集成技术。要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作为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技术。 

  (五)搞好技术服务。突出玉米、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和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推广,明确工作重点,分地区、分作物研究,分季节安排,逐条细化落实各项措施。创新服务模式,办好各类示范点、样板田,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大规模的科技下乡和技术指导培训活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各地要以小麦、玉米、马铃薯3大作物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在总结完善本地区不同作物高产创建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鼓励高产创建与科研单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结合,探索粮食增产的新途径。 

  (七)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技物结合、补贴地膜,做到良法与良种相结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其他旱作技术相配套,提高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补贴地膜统一公开招标、以村为单位分户造册,重点扶持旱作农业区玉米、马铃薯生产大县,并向玉米适宜种植区域倾斜。同时,采取以奖代补、技术人员蹲点承包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发展旱作农业的积极性。 

  (八)提高秸秆利用率。积极发展以舍饲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力争2012年秸秆资源利用率达到60%。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旱作农业区种养结合、以牧促农、农牧互补的良性发展路子,逐步形成一批粮食生产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集中带动草食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快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提升旱作农业的整体水平。

  附件:1、点击浏览下一页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分年度计划表.xls    
     2、点击浏览下一页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重点项目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