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文件汇编/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
  • 时间:2011-01-30
  • 点击:17
  • 来源:

甘政发[2011]1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省属各企业: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实现“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现就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群众就业的主要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工业支撑,“十二五”要确保GDP年均增长12%的目标,实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工业肩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工业主力军作用,率先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才能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是提升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业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实力较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发展水平较低。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工业结构,扎实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积极创造赢得新一轮竞争的新优势。

  (三)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是发挥我省资源优势的现实选择。我省既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优势,又有优越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优势,还有较为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同时,通过多年发展,我省工业已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为我省工业加快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只有通过实施工业跨越发展,才能有效调动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壮大工业实力和提高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工业强省战略,扎实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努力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五)发展目标。通过今后5年的努力,全省工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规模、速度、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累计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20%。

  (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开发推广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技术装备及产品,在重点、关键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积极培育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钨钼冶金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打造中国西部新材料基地和国家有色化工新材料示范区。着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及核燃料、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和大型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扎实推进重点新药特药产品、基因工程类药物、工程抗体类药物和基因治疗类药物的研发生产,积极发展兰州、定西、陇南、平凉、甘南、临夏等市州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业,努力打造陇药品牌,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的中藏药及生物制药基地;大力支持航天、航空、国防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航天高端产品研制生产基地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切实抓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微电子、软件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大三网融合力度,加快建设电力电子新型片式元器件、集成电路封装、电子传感器等信息产业基地。

  (七)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按照横向重组、纵向延伸的思路,集中优势力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全面落实石化、钢铁有色、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轻纺等六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延伸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16条产业链,壮大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石化工业基地,积极协调兰州石化和庆阳石化扩大炼化能力,力争“十二五”末,炼化产能达到3000万吨以上,乙烯产能达到220万吨,碳五产能达到26万吨,并新上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的石化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冶金有色金属基地,大力支持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白银公司及铝冶炼和电力等骨干企业加快扩能改造和技术升级,力争“十二五”末钢铁产能达到1300万吨以上,有色金属产能达到66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500万千瓦。加快非金属材料及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促进高档玻璃、新型墙体材料、卫生及建筑陶瓷等轻质、隔热、保温、环保节能建材产品发展,力争“十二五”末,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7000万吨。积极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和民族用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建设高原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八)调整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现有装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及大型设备维修基地。推进兰州石化通用设备基地建设,加快优势石油钻采、炼油化工、大型石油天然气管道加工、大型快速锻压机、汽车及零配件、高效节能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组、核电装备等设备制造产业发展。依托天水星火机械工业园、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推进天水机电设备基地建设,加快数控机床、特高压输变电、电子通信、工程机械和特种专用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推进河西走廊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研发基地建设,促进电机设备生产、原材料及元器件配套系统集成,加快风电整机及配套、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等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九)加快发展能源和现代高载能产业。加快陇东能源基地建设,依托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力推进煤电化、煤电铝、石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构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原煤总产能超过1亿吨,其中陇东地区产能达到7000万吨以上。依托河西地区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快风能、太阳能、核能及核燃料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河西新能源基地和国家重要的能源通道,力争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17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30万千瓦,核乏燃料后处理能力达到100吨。在加快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高载能产业,积极依托陇东传统能源基地和河西新能源基地,大规模引进有色、冶金和新型建材等大企业、大项目,着力扩大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白银公司等企业产能,尽快建成陇东、河西两大现代高载能产业基地。

  (十)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转化。充分发挥资源开发转化对工业发展的龙头作用,积极借助大企业特别是央企力量,大规模开展资源整装勘查,高水平实施开发转化,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原则,重点抓好成矿区带和优势矿产勘查,在能源、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实现找矿新突破。发挥市场配置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推动优势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切实提高开发整体水平,实现规模开发、快速转化、循环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矿产资源产业体系。“十二五”新增金属采选生产能力1521万吨,非金属矿产生产能力2305万吨;全省矿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6.1%。

  (十一)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扎实打造7大专业基地、改造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拉长16条产业链、培育100户骨干企业、建成72大类重点项目,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展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一产、三产和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西北地区废旧汽车、家电、有色金属等资源再利用中心。建立健全法规、技术、标准、政策等支撑保障体系,努力趟出新路子,创造新经验,在全国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确保在2015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

  (十二)着力调整工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与关联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央企控股、参股省内企业,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放手发展民营企业,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中小企业为补充的企业发展格局。加快电子商务、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网络经济、信息共享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工业跨越发展。

  (十三)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加快产学研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依托、科研院所为支撑、各类孵化器为补充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推进重大技术攻关,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行动,积极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名牌工程,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健全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建设,努力为工业跨越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十四)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深入解放思想,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形成以大开放推动大开发、以大开发推动大发展的生动局面。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交通设施和工业园区配套建设,着力改善硬软件投资环境,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立足向西扩大开放、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深化与周边省区、东部省市合作,努力实现共同发展。着力推进“引强入甘”,更大力度、更大规模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更好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十五)切实加大投融资力度。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整合工业发展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社会资金投向,切实加大工业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整合省级国有资产、财政投资和优势资源,组建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煤炭资源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理顺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制,强化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融资功能,积极扩大融资规模,力争“十二五”期间,直接融资500亿元以上,间接融资达到1000亿元以上。扎实推进资本运作,增强酒钢宏兴、长城电工、靖远煤电、西北化工等22户上市企业再融资能力,加快金川公司、白银公司、兰石集团、稀土公司等12户企业改制上市及整体上市步伐,争取实现融资及再融资1000亿元以上。促进融资担保业务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担保再担保机构管理和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增强担保再担保能力,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大幅度增加工业信贷投放,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信贷资金投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

  (十六)抓紧抓好节能减排。正确处理跨越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切实加快工业发展,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减排,努力实现协调推进。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排放。切实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城市,努力把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限度。更加严格落实目标责任,更大力度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加广泛动员企业、单位乃至全社会力量积极行动,确保完成国家控制指标。

  (十七)切实强化安全发展。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质量安全是推进跨越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保障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狠抓安全责任落实,突出抓好专项整治,切实强化生产安全基础,努力提高监管水平,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确保不突破国家下达控制指标。突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努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突出抓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监测和控制,努力保障群众“喝上干净水、吸上干净空气”。突出推进质量振兴,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努力保障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运作方式

  (十八)启动实施六大行动。实现工业跨越发展,关键在行动。省政府将尽快启动实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和加快工业企业合作发展等“六大行动计划”(详见附件1、2、3、4、5、6)。省政府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尽快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有序有力推进。各市州政府要参照省上做法,抓紧制定本市州加快重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各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要对接制定各自的实施办法,切实保证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十九)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按照“在建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思路,切实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和储备,加快上马更多更好的项目,对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支持我省发展文件中明确的重大项目,要逐项列出清单,主动搞好衔接落实;对列入省上规划中的项目和“六大行动计划”筛选确定的项目,省政府各牵头部门要实行严格责任制,确保按计划组织实施。对已建成项目,要加快投产进度,争取早日达产达标;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对拟上项目,要加快论证评审,争取尽快上报审批。

  (二十)发展壮大工业园区。各市州政府要根据工业跨越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产业特色,贯穿循环经济理念,抓紧完善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明确产业定位,优化园区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强化服务功能。要认真借鉴先进地区管理经验,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把园区建成管理科学、充满活力、极具吸引力的工业聚集区,切实推进工业集群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激励约束政策,着力支持兰州、金昌、天水、白银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率先发展,支持张掖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兰州新区建设工业集聚发展产业园区;对连续3年考核成绩位居首位的省级工业园区,优先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对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州工业园区,授予“示范工业区”称号,并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对年度考核位居末位的,取消次年专项资金补助资格。通过5年努力,确保建成年产值过200亿元和100亿元的开发区各4个。

  (二十一)着力建设十大基地。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在我省集中布局建设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石油化工、新能源、煤炭生产、装备制造、现代高载能、商用核乏燃料后处理、中藏药及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等十大产业基地。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基地建设。“十大基地”所涉及市州要抓紧制定相应建设规划,有序有力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十二五”末形成较大规模。省直有关部门要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倾斜支持,并会同有关市州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更大支持。

  (二十二)强化企业合作发展。积极采取兼并重组、股权转让、债券融资、改制上市等方式,大规模、全方位开展省内企业之间、省内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央企合作,只要经营范围对号、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都要创造条件加强衔接、加快推进。突出推进合作重点,着力引进煤炭、精细化工、发电、冶金、有色、铁合金、多晶硅、装备制造等大企业和大项目。通过合作发展、新上项目和多方融资等途径,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全省培育年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企业集团3家,过500亿元企业集团5—7家,10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30家。

  (二十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省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都要勇挑重担,切实履行好跨越发展责任,确保完成各级政府确定的增长目标。中央在甘企业要积极争取总部支持,不断增加项目投资,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省属国有及控股企业要强化技术和管理创新,深入挖掘潜力,切实加快发展。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挥机制灵活作用,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支持和服务企业跨越发展上,积极主动提供法律、政策和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坚决整治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为企业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十四)用足用活支持政策。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已经出台的重大支持政策,进一步衔接细化有关部委制定的具体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国家支持政策效应。各级政府要根据工业跨越发展要求,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的产业扶持、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土地供应、资源配置、环境评价、科技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营造最优政策环境。省直有关部门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跨越发展需要,认真梳理、分类汇总相关支持政策,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发布,努力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政策咨询服务。

  五、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十五)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将根据全省工业跨越发展既定目标,分年度对市州和省属工业企业分别下达完成指标,并按季度通报进展情况。省工信委负责对14个市州完成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省政府国资委负责对省属工业企业完成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省统计局负责每季度按增长幅度由高到低排列通报。同时,省政府将把分解下达的完成指标,纳入与各市州政府和有关部门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列为年终考核重要内容,按年度进行通报,严格兑现奖惩,并作为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十六)科学组织运行调度。切实改进和完善工业运行调度办法,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准确掌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统筹协调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优先保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需要。省工信委和省政府国资委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切实搞好月调度、季分析,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为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省政府每年7月和年底调度分析一次全省工业跨越发展情况,适时研究出台调控措施,确保工业正常健康运行。

  (二十七)健全完善奖惩机制。省政府将抓紧完善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考核奖励办法,切实加大对市州和企业的奖励力度,对完成工业跨越发展目标任务的一律进行奖励,成绩突出的实行重奖;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工作问责。省政府国资委要抓紧修改省属国有企业考核奖惩制度,出台新的领导班子薪酬管理办法。同时,抓紧建立民营企业和中央在甘企业激励机制,对为全省工业跨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既要实行物质奖励,也要提高政治待遇。

  (二十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工业强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推进工业跨越发展职能,认真抓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奖惩等工作;要全面分析面临形势,适时出台重大政策措施,及时解决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监督考核、统计报告、联系协调等制度,逐步实现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成立“六大行动计划”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分别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全面履行组织实施“六大行动计划”职责。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齐心协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各市州要把推进工业跨越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主要精力,科学进行谋划,周密组织实施。各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要认真制定实施跨越发展规划,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布置,其他领导要自觉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附件:点击浏览下一页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doc

     点击浏览下一页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行动计划.doc

     点击浏览下一页3.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行动计划.doc

     点击浏览下一页4.加快发展能源产业行动计划.doc

     点击浏览下一页5.加快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行动计划.doc

     点击浏览下一页6.加快工业企业合作发展行动计划.doc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