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1-03-16
- 点击:26
- 来源:
甘政发〔2011〕3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1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公布。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91项)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一、民间文学(共计11项) |
|||
1 |
Ⅰ-1 |
《马五哥与尕豆妹》 |
临夏州临夏县 |
2 |
Ⅰ-2 |
《甘冬儿和杨达尔》 |
武威市古浪县 |
3 |
Ⅰ-3 |
古浪童谣 |
武威市古浪县 |
4 |
Ⅰ-4 |
陇东红色民谣 |
|
|
|
正宁民谣 |
庆阳市正宁县 |
|
|
合水民谣 |
庆阳市合水县 |
5 |
Ⅰ-5 |
蒙古族祝赞词 |
酒泉市肃北县 |
6 |
Ⅰ-6 |
河西宝卷 |
|
|
|
永昌宝卷 |
金昌市永昌县 |
7 |
Ⅰ-7 |
甘肃民间故事 |
|
|
|
貂蝉传说 |
定西市临洮县 |
|
|
苏武传说 |
武威市民勤县 |
|
|
金瓜与银豆 |
武威市古浪县 |
|
|
嘉峪关故事传说 |
嘉峪关市 |
8 |
Ⅰ-8 |
藏族民间故事 |
甘南州迭部县 |
9 |
Ⅰ-9 |
藏族民间谚语 |
甘南州迭部县 |
10 |
Ⅰ-10 |
谚语 |
庆阳市正宁县 |
11 |
Ⅰ-11 |
春官说诗 |
平凉市 |
二、民间音乐(共计9项) |
|||
12 |
Ⅱ-1 |
嘉峪关民间小调 |
嘉峪关市 |
13 |
Ⅱ-2 |
肃南蒙古族民歌 |
张掖市肃南县 |
14 |
Ⅱ-3 |
华亭打乐架 |
平凉市华亭县 |
15 |
Ⅱ-4 |
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 |
定西市渭源县 |
16 |
Ⅱ-5 |
白银寿鹿山道教音乐 |
白银市 |
17 |
Ⅱ-6 |
灵台唢呐 |
平凉市灵台县 |
18 |
Ⅱ-7 |
牛角琴演奏 |
甘南州玛曲县 |
19 |
Ⅱ-8 |
陇中民歌 |
|
|
|
陇西民歌 |
定西市陇西县 |
|
|
会宁民歌 |
白银市会宁县 |
|
|
静宁阿阳民歌 |
平凉市静宁县 |
20 |
Ⅱ-9 |
河西民歌 |
|
|
|
瓜州民歌 |
酒泉市瓜州县 |
|
|
肃州民歌 |
酒泉市肃州区 |
|
|
敦煌民歌 |
酒泉市敦煌市 |
|
|
民勤民歌 |
武威市民勤县 |
|
|
高台民歌 |
张掖市高台县 |
三、民间舞蹈(共计9项) |
|||
21 |
Ⅲ-1 |
摆阵舞 |
甘南州舟曲县 |
22 |
Ⅲ-2 |
永登硬狮子舞 |
兰州市永登县 |
23 |
Ⅲ-3 |
何家营滚灯 |
兰州市永登县 |
24 |
Ⅲ-4 |
秦安蜡花舞 |
天水市秦安县 |
25 |
Ⅲ-5 |
陇西云阳板 |
定西市陇西县 |
26 |
Ⅲ-6 |
嘉峪关地蹦子 |
嘉峪关市 |
26 |
Ⅲ-7 |
鼓舞 |
|
|
|
羌蕃鼓舞 |
定西市渭源县 |
|
|
背鼓子舞 |
白银市 |
|
|
跳鼓舞 |
白银市 |
|
|
太平鼓(五穷鼓) |
白银市白银区 |
28 |
Ⅲ-8 |
陇东社火 |
|
|
|
打花鞭 |
平凉市静宁县 |
29 |
Ⅲ-9 |
河西社火 |
|
|
|
赶驴 |
酒泉市肃州区 |
|
|
山丹县耍龙 |
张掖市山丹县 |
|
|
甘州社火 |
张掖市甘州区 |
四、传统戏剧(共计5项) |
|||
30 |
Ⅳ-1 |
崆峒笑谈 |
平凉市崆峒区 |
31 |
Ⅳ-2 |
三仓灯戏 |
陇南市武都区 |
32 |
Ⅳ-3 |
南湖曲子戏 |
平凉市庄浪县 |
33 |
Ⅳ-4 |
皮影戏 |
|
|
|
通渭皮影戏 |
定西市通渭县 |
|
|
临洮皮影戏 |
定西市临洮县 |
|
|
渭源皮影戏 |
定西市渭源县 |
|
|
永昌皮影戏 |
金昌市永昌县 |
34 |
Ⅳ-5 |
木偶戏 |
|
|
|
灵台木偶戏 |
平凉市灵台县 |
|
|
永昌木偶戏 |
金昌市永昌县 |
五、曲 艺(共计7项) |
|||
35 |
Ⅴ-1 |
华锐则柔 |
武威市天祝县 |
36 |
Ⅴ-2 |
山梁走唱 |
平凉市崇信县 |
37 |
Ⅴ-3 |
顶灯说唱 |
平凉市崇信县 |
38 |
Ⅴ-4 |
陇中小曲 |
定西市安定区 |
39 |
Ⅴ-5 |
古浪老调 |
武威市古浪县 |
40 |
Ⅴ-6 |
凉州贤孝 |
|
|
|
永昌贤孝 |
金昌市永昌县 |
41 |
Ⅴ-7 |
苦水下二调 |
兰州市永登县 |
六、民间杂技与竞技(6项) |
|||
42 |
Ⅵ-1 |
叼羊 |
酒泉市阿克塞县 |
43 |
Ⅵ-2 |
姑娘追 |
酒泉市阿克塞县 |
44 |
Ⅵ-3 |
二鬼打架 |
酒泉市肃州区 |
45 |
Ⅵ-4 |
高台通背捶、八虎棍 |
张掖市高台县 |
46 |
Ⅵ-5 |
秦安壳子棍 |
天水市秦安县 |
47 |
Ⅵ-6 |
天启棍 |
临夏州临夏市 |
七、民间美术(7项) |
|||
48 |
Ⅶ-1 |
镇庄兽雕刻艺术 |
庆阳市华池县 |
49 |
Ⅶ-2 |
唐卡绘画武 |
威市天祝县 |
50 |
Ⅶ-3 |
庆阳剪纸 |
|
|
|
华池剪纸 |
庆阳市华池县 |
51 |
Ⅶ-4 |
裕固族刺绣 |
张掖市肃南县 |
52 |
Ⅶ-5 |
甘谷木雕 |
天水市甘谷县 |
53 |
Ⅶ-6 |
通渭木雕技艺 |
定西市通渭县 |
54 |
Ⅶ-7 |
通渭砖雕技艺 |
定西市通渭县 |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2项) |
|||
55 |
Ⅷ-1 |
擦擦佛像印版制作技艺 |
甘南州夏河县 |
56 |
Ⅷ-2 |
嘉峪关石砚制作技艺 |
嘉峪关市 |
57 |
Ⅷ-3 |
武都栗玉砚制作技艺 |
陇南市武都区 |
58 |
Ⅷ-4 |
甘肃黄酒酿制技艺 |
|
|
|
河州黄酒 |
临夏州临夏市 |
|
|
马岭黄酒 |
庆阳市庆城县 |
59 |
Ⅷ-5 |
角弓咂杆酒酿制技艺 |
陇南市武都区 |
60 |
Ⅷ-6 |
岷县点心加工技艺 |
定西市岷县 |
61 |
Ⅷ-7 |
静宁烧鸡制作技艺 |
平凉市静宁县 |
62 |
Ⅷ-8 |
陇西腊肉制作技艺 |
定西市陇西县 |
63 |
Ⅷ-9 |
王氏铜铸技艺 |
临夏州临夏市 |
64 |
Ⅷ-10 |
岷县铜铝铸造技艺 |
定西市岷县 |
65 |
Ⅷ-11 |
榆中县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 |
兰州市榆中县 |
66 |
Ⅷ-12 |
榻板房制作技艺 |
甘南州迭部县 |
67 |
Ⅷ-13 |
民间手工编结技艺 |
庆阳市合水县 |
68 |
Ⅷ-14 |
镇原高粱秆灯笼制作技艺 |
庆阳市镇原县 |
69 |
Ⅷ-15 |
戏剧头帽制作技艺 |
庆阳市宁县 |
70 |
Ⅷ-16 |
天水泥塑制作技艺 |
天水市秦州区 |
71 |
Ⅷ-17 |
天水丝毯制作技艺 |
天水市秦州区 |
72 |
Ⅷ-18 |
岷县传统织麻布技艺 |
定西市岷县 |
73 |
Ⅷ-19 |
脊兽制作技艺 |
定西市临洮县 |
74 |
Ⅷ-20 |
裕固族织褐子 |
张掖市肃南县 |
75 |
Ⅷ-21 |
民勤毛毡制作技艺 |
武威市民勤县 |
76 |
Ⅷ-22 |
王氏镰刀制作技艺 |
武威市古浪县 |
九、传统医药(共计4项) |
|||
77 |
Ⅸ-1 |
北塬金氏接骨术 |
临夏州临夏县 |
78 |
Ⅸ-2 |
王氏正骨法 |
庆阳市西峰区 |
79 |
Ⅸ-3 |
曹氏中医正骨法 |
白银市会宁县 |
80 |
Ⅸ-4 |
李天套中医骨伤治疗技艺 |
平凉市崆峒区 |
十、民俗(共计11项) |
|||
81 |
Ⅹ-1 |
天干吉祥节 |
甘南州舟曲县 |
82 |
Ⅹ-2 |
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 |
定西市渭源县 |
83 |
Ⅹ-3 |
华锐藏族婚俗 |
武威市天祝县 |
84 |
Ⅹ-4 |
东山转灯 |
甘南州舟曲县 |
85 |
Ⅹ-5 |
毛兰木法会 |
甘南州夏河县 |
86 |
Ⅹ-6 |
麦积高抬 |
天水市麦积区 |
87 |
Ⅹ-7 |
巴寨朝水节 |
甘南州舟曲县 |
88 |
Ⅹ-8 |
甘州黄河灯阵 |
张掖市甘州区 |
89 |
Ⅹ-9 |
高台黄河灯阵 |
张掖市高台县 |
90 |
Ⅹ-10 |
民勤骆驼客 |
武威市民勤县 |
91 |
Ⅹ-11 |
卓尼藏族服饰 |
甘南州卓尼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