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04-20
- 点击:5
- 来源: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4月1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中国有7亿网民,甘肃有千万网民,他们集中在网络平台上,既指点大好河山,又关注柴米油盐,从沉默的大多数变成发声的大多数,汇集起来的民意余音绕梁,回荡在网络这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舆论广场上。
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网民用实际行动为网络世界带来活力,创造了一个美丽新世界。在这里,人们化身大V、网红等意见领袖,或者成为小确幸、路人甲等围观者,或者成为开设网店、微商的创业者,分散在五湖四海的网民在虚拟世界亲密接触。网民期待领导干部也能做一个“中国好网民”,在网络上收集尚没形成合力的民意,对日常生活的不足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借助网络力量,让民生和政治得到改善。
有人怕网络,有人爱网络,其实领导干部只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网民“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就可以理性互动,形成共识。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因“猪蹄治尘肺病”、“黄花菜治抑郁”以及推广偏方遭遇网友质疑,在争议与回应中,网民也意识到甘肃医改的进步很大。领导干部具备了互联网思维,才会“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才能从五花八门的声音中,汲取民意。甚至,领导干部在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时,争取做大V,别只当路人,在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之际,也让网民了解自己,以便更好地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
网络民意并非总是和风细雨,有时候会变得面目狰狞,甚至因得不到及时回应成为单纯的情绪发泄。此时,领导干部别忘了群众路线的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哪怕忠言逆耳,“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的网络形象,就是在包容和耐心的交流中树立起来的,顺之者心胸开阔,逆之者闭目塞听。
善待网络监督,聆听网络民意,面对网民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睿智而又准确的回应,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到互联网上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网民群众。(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