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社会新闻/ 正文
甘肃省今年办实事共安排245.3亿,比去年投入总量增加110.3亿
  • 时间:2017-01-19
  • 点击:21
  • 来源: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李杨 ) 1月1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16年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到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贾宁,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巡视员郭华峰,省财政厅副厅长祁建邦,省人社厅副厅长王丽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林峥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并共同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2016年10件实事全部办结

  据介绍,2016年省委、省政府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按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要求,从教育、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确定10件为民办实事事项。截止2016年12月15日,10件实事任务已全部办结,累计下达资金133.5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86.7亿元,省级配套资金46.8亿元。

  其中,在教育方面,办了四件实事,下达补助资金12.67亿元;在社会保障方面,办了四件实事,下达补助资金101亿元;在就业方面,实施了扶持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项目,引导7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服务,引导3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公建民营村级幼儿园服务,共计下达省级补助资金5331万元;保障性住房方面,建成落实公共租赁住房4.62万套(户),共计下达补助资金19.32亿元。

  2017年10件实事一览

  1全面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

  2实施16.6万套(户)城镇棚户区改造

  3实施5.7万户、24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4实施1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5提高农村一、二类低保补助水平,分别达到3500元和3300元,实现与扶贫脱贫线“两线合一”

  6城市低保补助水平提高8%

  7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8.4%

  8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聘2万名生态护林员项目

  9实施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百千万”行动,提高残疾人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残疾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10扶持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

  【现场提问】

  问题一:引导到企业和公建民营幼儿园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是多长?享受哪些扶持政策和待遇?

  王丽萍:毕业生到企业和公建民营幼儿园服务的期限为3年,服务期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按规定为毕业生办理社会保险,省财政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补贴。用人单位负责安排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承担日常管理考核工作。

  服务期间,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市州或县市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并在办理户籍手续、职称评定、工龄确定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工作人员同等待遇。服务期限计算工龄。允许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和其他用人单位的招考以及脱产研究生考试。服务期满后,用人单位要积极吸纳留用。鼓励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原单位工作,未留用的毕业生自主择业。

  问题二:2016年国家停止新建公租房项目,我省将如何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蔡林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公租房货币化,采取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转向以租赁补贴为主,对符合条件的公租房保障对象,通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的方式支持其在市场上租赁住房。

  同时,我们也将督促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租赁补贴制度,结合当地市场租金水平、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合理确定租赁补贴标准和补贴面积,并及时动态调整。结合当地保障家庭的困难程度和支付能力,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差别化补贴政策,分档确定补贴标准,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租赁补贴的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和发放机制,全面公开租赁补贴的发放计划、发放对象、申请审核程序、发放结果及退出情况等信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租赁补贴发放的公平、公开、公正。通过房源筹集和运营管理的市场化,力争3年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符合甘肃实际的公租房货币化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问题三:2017年我省办实事如何安排?

  祁建邦:按照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性方向,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今年继续实施10件为民实事。

  今年,办实事事项共安排资金245.3亿元,比2016年10件为民办实事投入总量增加110.3亿元。预算安排已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下一步,省财政将积极配合项目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时拨付资金,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做好督促检查,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