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04-05
- 点击:33
- 来源:
据兰州晚报报道(首席记者 桑杰才让 实习生 吕应霞 闫志鹏 文/图)清明小长假前,市农村环境整治办公室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属媒体对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第三轮督查,在对七里河、西固两区既查公路沿线有无明显影响观瞻的三堆、残垣断壁等问题,还随机进村抽查。看到两区城乡环境整治成果明显,同时也发现了诸多乡村垃圾填埋场设立不合理问题。
八里镇临时垃圾填埋场设立不合理
在七里河区沿兰阿公路查看,沿途三堆等影响观瞻的环境问题已得到整改。到八里镇段右拐沿309公路前行,行走约几公里,便看到公路右侧有个一定规模的垃圾填埋场。停车查看,沟内已倾倒了大量的建筑和生活垃圾。
“这里是八里镇一处垃圾临时填埋场,因为是‘死沟’,不会因洪水冲刷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已经填满,经过整理覆盖后,将拉网封闭阻挡,并进行绿化。”七里河区农办一位负责人说,这个临时填埋场已基本填满,但晚上还有从城里来的车辆偷倒建筑垃圾的情况。
督查组有关负责人认为,这里虽是荒沟,但是紧邻公路,离村庄较近,设为临时垃圾填埋场明显不合理。
魏岭乡“户收集、组保洁、村清运”模式获肯定
督查组继续前行,来到魏岭乡小山口村,一进入村内,街巷干净整洁,商店、农户的家门口都放着统一的垃圾桶,村里还建了一个时尚的二层垃圾屋。记者了解到,上层为收集垃圾的小屋,打开屋门是一个漏斗式的垃圾收集箱;下层卷闸门打开后,三马子倒开进去,打开垃圾箱的闸板,垃圾会自卸到车厢里。
“垃圾屋是我们在垃圾收集池基础上的提升尝试,平时垃圾屋的门关着,避免有人乱丢烟头点燃垃圾,装运垃圾时也不会扬尘。”魏岭乡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乡在农村环境整治中通过探索建立“户收集、组保洁、村清运”运行模式,切实将8个村的环境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此,督查组成员给予了充分肯定。
阿干镇公路沿线环境整改变化明显
随后,督查组继续沿兰阿公路前行,看到沿途公路两侧的空旷荒地覆盖了绿网。“以前这里垃圾三堆问题突出,目前已经得到整改。”督查组一位成员肯定了阿干镇公路沿线的环境整改。
在查看了公路沿线的环境后,督查组沿景区公路来到石佛沟景区内的马场村。看到这里环境整洁,配套完善,村内配备了垃圾箱。村巷道路硬化,村民院落院墙粉刷干净,基本上不见残垣断壁和“三堆”问题。
阿干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马场村是省级美丽乡村项目的受益村,今年来,对该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建立长效管理和垃圾收集处理,目前,村内的垃圾由镇上统一收集拉运处理。
柳泉镇:整改不到位、垃圾处理场设立不合理
当天下午,督查组一行以暗访的形式对西固区柳泉镇和西柳沟街道农村环境展开督查。在柳泉镇岸门村,看到跃进桥(前往永靖县公路)下,大量石材和建筑垃圾占去了河洪道,旁边就是一家石材雕刻加工厂。
对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后,督查组来到岸门村牟家台,看到路旁一条山沟里堆满了建筑和生活垃圾,通向山下的村庄。“山沟里已倾倒堆积了数百吨垃圾,如果大雨引发洪水,将把垃圾冲到沟口下的村庄,甚至冲进黄河。”督查组一位负责人说,很明显,这个临时垃圾填埋场设立的不合理、不科学,督查人员对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
当天督查结束之际,督查组成员、市农办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对七里河、西固两区的查看,近期以来,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已全面深入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在这两个区的一些村发现垃圾处理场设立不合理,这也是在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督查中发现的普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