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科教文卫/ 正文
第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纪行|陇西西河滩:推断有一个西周方国(图)-科教文卫
  • 时间:2016-07-21
  • 点击:24
  • 来源:

  “这里或许是一个西周方国遗址。”当地人士这样猜测,那么是否就是如此呢?

  20日上午,考察团在陇西境内进行的考察,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尽管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观点,但仅此已足以令人兴奋了。

  早上八点,考察团按照预定时间离开渭源,赶往陇西的首阳。这是一段并不算艰辛的路程,不过路并不算好。离开渭源县城不久,就是一段正在施工中道路,坑坑洼洼的走了十几分钟后,就上了高速公路。

点击浏览下一页

梁家坪遗址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陇西县首阳镇。正是巧合,昨晚写的稿子,还说国内有6个首阳。这不立马就有一个首阳。陇西首阳镇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曾是汉陇西郡所属的十一个县之一,渭河从穿首阳而过。在首阳镇梁家坪村西南边的一块农田,就是梁家坪遗址了,这是一处面积大150万平方米的遗址,早在1963年,就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生活着齐家和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先民们。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专家在空荡的农田里考察

  考察团抵达时,正是早上九点多钟,但农田里空荡荡,台地上大豆,有些稀疏,台地下的向日葵,也收起来了它们的叶子。看起来,今年雨水还是有些不足。顺着窄窄的田埂,沿着行行的大豆,考察团的专家们在搜寻了一番,可惜没有找到什么,就连彩陶片也没有。只能说运气不好。尽管无甚新发现,作为此次考察的第一个野外田野遗址,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在合影留念。

  按照计划,20日考察团将重点考察梁家坪遗址、西河滩遗址、暖泉山遗址及李家龙宫、陇西博物馆等地。离开梁家坪遗址,我们赶往西河滩遗址。

  对于西河滩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天恩情有独钟。他长期关注周文化研究,西河滩是分布最西的周人文化遗存,他在多年前就想来此考察,可惜,总是未能成行。这次算是圆了他的一个梦。

  我们穿过西北铝加工厂,在厂区边的水泥便道上走了一阵。最后在一块洋芋地里停下了车。盛夏时节,地里庄稼长得正旺。人多高的苞谷,才种上不久的药材,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是渭河和西河相夹形成的台地,遗址大体400米见方。上世纪,六十年为配合西北铝加工厂的建设,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尽管至今没有发布考古报告,但从出土的灰陶罐、鬲、石器、骨器等分析,这是一处西周文化遗存。

  张天恩研究员,根据采集灰陶片,鬲的口沿,这个西周遗存,应该是西周文化最西的一个遗址,也是周人西部边界。从现场情况,初步判断,这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西周文化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专家考察团在暖泉山遗址合影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也让整个考察团成员非常兴奋。带着兴奋,我们赶往下一个考察点——暖泉山遗址。

  位于陇西文峰镇边上的暖泉遗址,藏在镇子边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我们顺着一条小巷来到镇外的村子里,然后爬上山腰的二级台地上,眼前一块略呈长方形的遗址,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碑赫然在目。遗址紧挨着暖泉沟,东西长400米,南北宽450米。这里的文化堆积层依次为仰韶、马家窑、齐家。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专家团在野外田野遗址考察

  遗址上光秃秃的,稀稀拉拉小草,胡乱生长着,比起前两处在农田中遗址,这里给人一目了然的感受。不过,在这个遗址上还是有新发现。叶舒宪教授先是在路边黄土断崖上,在距离崖顶5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大面积的、连续性的白色石灰地面。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专家们在遗址上发现了大地湾二期的彩陶片

  在遗址上,专家们又发现了大地湾二期的彩陶片,这是一块彩陶片,厚圆唇的彩陶盆残片。由此判断,这处遗址至少在距今6500年前。另有,庙底沟时期、石岭下、常山下及齐家等不同期的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早期遗存。可见,这是仅次于大地湾的一处重要新石器遗址。

  当天下午,考察团的专家学者又考察了李氏龙宫、陇西县博物馆,并同当地学者进行了交流,上午的发现也给他们带来惊喜。当地学者曾推断,西河滩遗址有可能是一个西周时期方国遗址。考察团专家认为,此遗址范围广大,内涵丰富,重要性突出。但是否方国遗址,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和研究来证实。

  人们相信,今后陇西还会有更令人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