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03-17
- 点击:545
- 来源:
据兰州晨报报道 (记者 卢伟山)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3月16日在甘肃大剧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的“兰马”将于6月11日7时30分开赛,3月22日10时正式启动预报名。今年的比赛线路与2016年相同,各项目参赛规模为全程马拉松8000人、半程马拉松8000人、迷你马拉松(约5公里)24000人。发布会上,兰州银行与组委会签订了2017-2021年五年冠名合作协议,乔丹体育签订了2017-2020年合作协议。
全程半程马拉松首次采用报名抽签形式
作为西部地区马拉松领军赛事,第七届“兰马”以“为梦奔跑、谊结金兰”为主题口号,表达了品牌的人文内涵。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多,2017年“兰马”的全程、半程马拉松将首次采用网络预报名方式进行,具体报名办法如下:
-网上预报名:
2017年3月22日10:00至3月28日17:00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开始预报名。选手登录兰州马拉松官方网站(http://www.lanzhoumarathon.org)填写报名信息并提交(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不接受团体报名),如果申请者较多,将通过抽签来确定参赛者。
兰州国际马拉松选手报名分为报名缴费和抽签两个阶段。选手必须经过报名并完成缴费,才有机会参加抽签,选手中签则报名成功。中签后报名费不予退还,名额仅限本人参赛,不允许转让。未中签选手组委会将会退还报名费用。
-审核、抽签:
3月29日-4月19日进行审核、抽签。
审核内容:A.是否有公安机关不良记录; B.是否被国际田联、中国田协、组委会禁赛或进入黑名单; C.虚假年龄、虚假身份报名; D.抽选报名人员的紧急联系人,确定是否支持参赛; E.审核后,进行抽签。
-公布抽签结果:
4月20日上午10:00,抽签结果将以短信方式通知报名选手或在兰马官网www.lanzhoumarathon.org进行查询。
迷你马拉松将于3月22日10:00在各县区指定报名点启动现场报名,名额报满提前截止。
-县区报名地点:
城关区:城关区文体局(城关区平凉路276号)
七里河区:七里河区文体局(河湾堡东街61号)
西固区:西固区文体局(西固区统办2号楼404室)
安宁区:安宁区文体局(安宁区建康路38号)
红古区:红古区体育局(红古区文体中心二楼)
永登县:永登县文体局(永登县城关镇体育场路94号)
榆中县:榆中县文体局(榆中县太白东路65号)
皋兰县:皋兰县文体局(皋兰县政府旧统办楼一楼)
-报名费用:
国外参赛者:每人50美元。
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参赛者:马拉松100元人民币,半程马拉松80元人民币,迷你马拉松60元人民币。
-参赛物资:
所有参赛者均发给参赛T恤、盛衣包、号码布及参赛指南,更多事项请登录赛事官网查看竞赛规程。
优化奖项设置首设“中国籍运动员奖”
2016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再次获得国际田联的肯定,授予“路跑银标赛事”的荣誉。
2017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将为中国籍运动员设立奖项,除总名次奖外,单独为中国籍运动员排列名次,获得全程马拉松男子组、女子组前八名的运动员将获得最高2万元最低500元人民币的奖励。另外,组委会将联合乔丹体育为参加2017年兰马的全程参赛者特别定制专业跑步运动背心,为跑者带来更为舒适的装备体验。
兰马组委会还将联合中国优质的社会创新组织BottleDream,首发Sports For Good美好马拉松环保计划,呼吁马拉松跑者关注环保,珍爱自然。跑者将被邀约,在赛程中参与“随手拯救12个瓶子”绿色行动。
八大赛事配套深化“兰马”品牌内涵
- “兰马季”系列赛:3月份启动“兰马季”跑步系列赛,开展全民绿跑、儿童迷你马拉松以及兰马跑团全民健身跑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掀起全城跑步热潮。
-百团挑战赛:邀请全国马拉松精英跑者齐聚兰马,并单独设立团队奖项及个人奖项,百家跑团还将携“百团旗帜”亮相兰马赛场,为全国观众呈现一场激烈的团队挑战赛。
-赛前训练营暨跑者互动会:以兰州本地跑者为基础人群,由知名马拉松教练为跑友们进行赛前培训,提高民众科学训练、安全参赛的意识。
- “兰马”体育文化嘉年华活动:从5月份开始,围绕马拉松赛道集中开展系列群体活动展演,重点营造全城欢动、喜迎马拉松的浓厚赛事氛围,打造体育嘉年华。
-线上兰州马拉松:为无法参与现场马拉松的跑者提供在线参与机会,完成全程、半程马拉松,即可获得“兰马”官方授权的完赛纪念奖牌和电子竞赛证书,以此提升赛事的广泛参与度。
- “梦想一公里”公益活动:将在兰马常规赛事中专门为残疾人设置距离为1公里的马拉松体验跑,“爱的民益-梦想1公里”公益项目旨在帮助残疾人进行心理建设,更好地建立信心、融入社会。
-摄影大赛:征集优秀摄影作品,以图片影像记录“兰马”的壮观场面,更生动体现运动兰州的时尚魅力。
-兰州体育用品博览会:举办第二届兰州体育用品博览会,助力“兰马”和兰州体育产业,带动兰州本土体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