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科教文卫/ 正文
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走进第二站:静宁县
  • 时间:2017-04-05
  • 点击:43
  • 来源:

  中国甘肃网4月4日讯 (本网记者 赵凌艺 文/图)4月4日,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在静宁县举行座谈会,本次由兰州城市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甘肃网、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陇中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第二站静宁调研也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来到静宁县的考察团人员有,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莫超、甘肃省社科院杂志社总编辑胡政平、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张存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兰州画院特聘画家张巨鸿、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成兆文、《甘肃社会科学》副主编巨虹、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赵小钧、《丝绸之路》副主编马玉蕻、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助教李泽琴、《丝绸之路》副主编杨文远、《丝绸之路》编辑马晓慧、《丝绸之路》美编伏晓艳。

座谈会现场座谈会上展示的玄奘西行路线图

  静宁县副县长刘贵香,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民俗文化学者王知三,原静宁县政协副主席、静宁地区方言研究家马勤祥,静宁县文广局纪检书记王小龙,静宁县威戎镇镇长王勇强,静宁县兰亭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晓莉参加座谈。

考察团成员参观静宁县博物馆

  冯玉雷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本次考察活动的缘起,并表示此次语言考察主要围绕民间方言、故事传说、文物古迹等方面,进行语言文化变迁的调查。对于静宁县近年来培养出一批致力于文化事业的新兴力量,冯玉雷表示,我们做文化工作,就要走向田野,向大地学习!

  王知三介绍了静宁地域语言文化的概况。他说,“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语言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从理论上讲,这是“语言学科细致分支”的结果,但是,从地域历史上讲,它是属于一个地方的语言文化现象。所以,讲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语言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部分。王知三认为,语言文化研究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划,要打破地域的限制,进行语言文化的溯源研究。

  马勤详介绍了静宁方言收集研究经过,他回忆起80年代开始接触语言研究的经历感慨颇深,他认为研究方言就是研究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至今他已收集了静宁方言2000多条,以及9万多条辞海。马勤详作为老一辈语言文化研究者,他表示为本次语言活动点“赞”,希望年轻人撸起袖子继续加油干!

  座谈会上,静宁县方面与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莫超一行进行了详细的语言文化探讨。

考察团在静宁威戎城进行调研考察团在静宁县博物院参观

  考察团在静宁县还实地调研了静宁县博物馆、威戎古城等地,据悉,考察团接下来还将前往静宁官道岔村丝路古道、宁夏隆德、甘肃定西进行语言文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