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08-19
- 点击:169
- 来源:甘肃省经济研究院
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各省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经济总体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前列,市场预期总体向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经济增速逐步回升,成功实现由负转正
上半年,在国家系列利好政策效应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呈稳步复苏态势,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发展表现出色,生产总值达到96668.13亿元,占全国(456614亿元)比重为21.17%,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从经济增速来看,除内蒙古(-3.8%)与陕西省(-0.3%)外,多数省区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增长,并高于全国(-1.6%)经济增长水平。受疫情直接影响较小的西藏(5.1%)、新疆(3.3%)复工复产较早,经济增速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基本保持了正常年份的增长水平。甘肃与贵州以1.5%的增速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6位。从经济总量来看,四川、陕西、重庆GDP规模大、基础厚,具有资本、技术、人口等因素的强力支撑,长期位居西部地区前三位,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甘肃以4101.9亿元的经济总量仍居西部第8位、全国第27位,仅高于青海、宁夏、海南和西藏。
图1 2020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及增速比较图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地区差异性较为明显
上半年,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稳步回升,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起到了较强的拉动作用。6月份,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1-6月份,除陕西(-6.7%)、内蒙古(-2.1%)、广西(-3.1%)外,其他省区增速均高于全国(-1.3%)平均水平,有8个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是新疆(6%)、甘肃(4.6%)和宁夏(3.4%)。新疆1—6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2%,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甘肃比全国(-1.3%)高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仅低于新疆,位次比一季度前移9位;1—5月,甘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12.2%和9.0%。陕西工业增速下降最为严重,同比下降6.7%。
图2 2020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图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回升态势进一步显现
上半年,西部各省市(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稳投资各项工作,各领域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投资降幅明显收窄,且呈现进一步回升态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降幅呈收窄态势,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1.1%。从增速看,除宁夏、贵州、内蒙古以外的其他9个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实现正增长,新疆(28.6%)、西藏(18.5%)和四川(5%)位居西部前三位,其中新疆、西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疫情冲击下仍实现两位数增长,是其经济正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甘肃全力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积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全面推进落实“四百机制”,分类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增速比全国(-3.1%)高7.1个百分点居西部第4位、全国第8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8位。
图3 2020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图
四、消费市场全面下滑,消费活力初步显现
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最深最大,西部地区消费市场和全国一样全面下滑,仍处于负增长态势,但随着“六稳”和“六保”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地生效,叠加前期各项促消费政策,消费市场降幅明显收窄,并呈现出不断回升向好态势。从增速来看,西部地区有7个省区增速高于全国(-11.4%)平均水平;贵州(-5.5%)、重庆(-7.2%)、四川(-7.5%)位居前三位,降幅较小;新疆(-19.2%)、陕西(-15.8%)、内蒙古(-13.8%)降幅相对较大,居后三位;甘肃(-7.9%)比全国(-11.4%)高3.5个百分点,居西部第4位、全国第10位,位次比一季度后移3位。
图4 2020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对比图
五、地方财政收入明显下降,但降幅呈收窄态势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下降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大,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西部各地区随着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持续显现,财政收入降幅逐渐收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586.17亿元,占全国的10%。从增速来看,大多省份实现财政收入降幅收窄,部分地区在减税降费背景下,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为负增长。除重庆(-11.2%)、陕西(-15%)、宁夏(-16.6%)外,其他地区增速均高于全国(-10.82%)平均水平,青海(5.33%)、广西(1.31%)、贵州(0.73%)、新疆(0.2%)均成功实现正增长,甘肃省以-9%的增速居西部第9位。从财政收入总量来看,财政收入水平基本与经济总量保持一致,四川(2114亿元)、陕西(1107.69亿元)、重庆(1053.5亿元)位居前三位,宁夏、青海、西藏财政收入规模相对较低,甘肃以402.9亿元居西部第9位。
图5 2020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总额及增速对比图
六、外贸形势地区差异性明显,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下行压力加大,但外贸依存度较低的西部地区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上半年,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817.92亿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9%。从增速来看,多数省区进出口依然为负增长,但整体上相比一季度降幅有所收窄,四川(21%)、陕西(3.5%)、重庆(3.5%)进出口实现正增长,位居前三位,均高于全国(-3.2%)平均水平,特别是四川省保持两位数增长,其出口增速同比提高9.9个百分点;而西藏(-45.3%)、宁夏(-47.6)、青海(-64.7%)增速呈断崖式下降,居后三位;甘肃省以-9.6%的增速水平居西部第六位。从外贸总量来看,四川(3659.1亿元)、重庆(2759.2亿元)、广西(2180.3亿元)位居前三位,外贸规模相对较大,西藏(8.25亿元)、青海(6.88亿元)、宁夏(58.4亿元)位居后三位。甘肃以170.16亿元居西部第9位。
图6 2020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增速对比图
七、农村居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增速明显好于预期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较大,特别是工资性收入明显下降,但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六稳”“六保”各项硬核举措的落实落地,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增速好于预期。从增速来看,除广西(-0.4%)外,其他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实现正增长,高于全国(3.7%)增速水平;西藏(10.4%)、新疆(7.72%)、四川(7.6%)位居前三位;甘肃省以5.9%的增速水平居西部第七位。从收入总量来看,四川省(8239元)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全国(8069元)平均水平,位居西部第一位,重庆(7989元)与广西(7457元)分居二、三位;甘肃农村居民收入为4422元,仅高于新疆(2066元),居西部倒数第2。
图7 2020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对比图
八、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缩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上半年,在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国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恢复。从增速来看,西部地区除宁夏(-0.3%)、内蒙(-0.7%)、广西(-3%)增速呈负增长外,其他省区增速均实现正增长,高于全国(1.5%)平均水平;西藏(8.8%)、四川(4.2%)、贵州(4.0%)、云南(4.0%)位居前三位;甘肃省以3.3%的增速位居西部第7位。从收入总量来看,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均低于全国(21655元)平均水平,收入水平区间分布在[15000元,21000元]之间,各地区间差异较小;甘肃为15842元居西部倒数第1。
图8 202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对比图
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平稳,涨幅明显回落
上半年,西部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供稳价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市场供需关系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势温和,涨幅明显回落。除四川(5.1%)、广西(4.8%)、云南(4.8%)、贵州(4.0%)涨幅相对较高外,其余省区均低于全国(3.8%)平均水平。甘肃物价保持稳定,CPI同比上涨2.7%,增幅比全国(2.4%)高0.3个百分点。
图9 2020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比图
作者:张 帆,省经济研究院宏观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梁文霞,省经济研究院宏观室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