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王将李春孔令晟陈志琪摄影报道 3月22日,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九个泉段腹地冰川遗迹带,环保志愿者们在进行冰雪环境中地质样本采集和观测。 当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张掖市百名环保志愿者在国家地质公园管理部门和大漠户外俱乐部专业科考人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主题为“春探祁连破冰者科考行动”之旅,环保志愿者在中国科学院九个泉野外科考站、九个泉板块构造缝合带,祁连山腹地冰川遗迹带了解了地球演变的过程,观
2025-03-26
每日甘肃网讯9月13日,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临洮康源乳品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协作”科技赋能产品研发推广签约仪式暨“药食同源”乳制品新品推介会在定西市临洮县举办。会上,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临洮康源乳品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约,并发布推
2024-09-18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m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
2018-06-26
官鹅沟自然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交错地带,由官鹅沟、大河坝、缸沟、南河沟组成,东西长39公里,南北宽41公里,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1%。地处甘肃省宕昌县城郊,国道212线贯穿通过,交通通讯便捷,服务设施健全。风景区距
2009-03-10
酒泉地区资源概述 酒泉地区位于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东西长680公里,南北宽550公里,总面积19.12万平方公里。全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祁连山(包括阿尔金山东端)、走廊平原和马鬃山三部分组成,走廊平原内戈壁、沙漠、丘陵、平原错综分布。属典型大陆干旱气候。
2009-02-27
嘉峪关市资源概述 嘉峪关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锤锁钥”之称。嘉峪关市南靠祁连山,北通沙漠,东接酒泉盆地,西越大草滩。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型,讨赖河横穿市境东去,
张掖市资源概述 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由于开发早,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自古就有“金张掖”的美称。张掖地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委、行署所在地张掖市为国
金昌市资源概述 金昌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最为丰富,金川铜镍矿床占全国储量的68%,居世界第二;与之伴生的铂、钯、锇、铱、钌、铑等铂族金属,储量居全国之冠。铀、金、银、铁、铝、锌、锑等金属矿藏和石灰岩、膨润土、硅石、萤石、陶瓷粘土、白云
武威地区资源概述 武威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总面积3.32万平方公里。 武威,在历史上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区。长期以来,武威以其“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理位
祁连山雪山“模特”兔狲亮相祁连山保护区肃南片区出现的兔狲。本组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华亮摄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近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片区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一只憨态可掬的兔狲。这一难得的画面,被保护区工作人员用相机定格。当时,这只兔狲现身于雪山脚下一处向阳的山坡,只见兔狲专注地凝视着半山坡,身体微微前倾,时刻保持着警觉。它不时转动脑袋,敏锐的目光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那条蓬松的大尾巴时
2025-02-20
主要畜种禽种: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七次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28%;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4054.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1453.97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
2009-04-23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
甘肃是全中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甘肃境内野生植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7大类:①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②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③淀粉及酿造类植物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
①粮食作物。甘肃粮食作物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青稞、乔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其中小麦是主体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②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大麻、蓖麻、芝麻、甜菜、苏子(荏)、向日葵、大蒜
1、草场(地)资源:甘肃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 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年均降雨
中文学名: 蓝马鸡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11个水系。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泾河、渭河、北洛河6个水系。长江流域包括嘉陵江、汉江2个水系。内陆河流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有78条。全省多年平
甘肃省分区年降水总量是24年(1956~1979年)同步期的平均值。全省年降水总量为1368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流域723亿立方米,长江流域261亿立方米,河西内陆河流域384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分别为,黄河500毫米,长江680毫米,内陆河142毫米。
2016-04-18
甘肃省冰川储量为785.18亿立方米,相当于河西河川径流(含入境水量)量72.6亿立方米的11倍。大多数冰川的退缩幅度不大,而且有逐年减缓的趋势,甚至有些冰川还出现增厚的现象。 祁连山的冰川平均每年补给河西三大水系的冰川融水径流量为10亿立方米,其补给量约占河西地
甘肃省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5.69亿立方米,按流域分,黄河流域134.54亿立方米,长江107.9亿立方米,河西内陆河63.25亿立方米。入境水量为303.47亿立方米,其中,黄河251.57亿立方米,长江37亿立方米,河西内陆河14.9亿立方米。 甘肃省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年
甘肃省地下水资源分山丘区地下水资源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两部分。全省自产地下水资源量为169.49亿立方米,地面水中与河川径流不重复部分为7.77亿立方米,计入入境水量后的地下水资源量为305.64亿立方米。
甘肃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资源开发程度,即平均开发利用率为14.1%,其中黄河流域为20.2%,长江流域为9.3%,内陆河流域为0.9%。全省现有水电站29座。黄河上游的刘家峡、盐锅峡
水 域 全省水域面积(含水利设施、滩涂等)为70.2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4%,低于全国2.9%的水平。其中,河流水面ll.68万公顷,湖泊、水库、坑塘等静水水面6.04万公顷,沟渠、堤坝、水工建筑等占地17.94万公顷,滩涂占地14.88万公顷。
气压和风 (1)气压 年平均气压的分布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全省有三个年平均气压较高的地区: ①陇南南部,中心的文县年平均气压为899.9百帕。 ②陇东,中心的泾川年平均气压为887.2百帕。 ③安敦盆地,中心的敦煌年平均气压为88
降水与蒸发 (l)降水量 甘肃省是全国降水量稀少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58%,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陇南东南部,为700-800毫米;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河西走廊,为40-200毫米。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降
气 温 甘肃省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分布趋势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并随着地势增高而逐渐降低。陇南南部的文县年平均气温为14.9℃,是甘肃省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祁连山乌鞘岭年平均气温为-0.2℃,是甘肃省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区分布为
太阳总辐射和日照 (1)太阳总辐射 甘肃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800-6400兆焦之间,河西走廊、甘南高原为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别为每平方米5800兆焦和6400兆焦;陇南地区比较贫乏,年太阳总辐射量仅4800~5200兆焦;其
气候资源概述 甘肃省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征。全省干旱缺雨,温差较大,四季气候的特点是: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较集中;秋季降温快,初霜来临早。年平均气温大致为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8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77种(计算到亚种则为114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
矿产资源总体特征 甘肃省矿产资源的总体特征有以下三点: (1)矿种多,探明储量丰富,潜在价值较高 截至 1994年底, 全省已发现矿产 148种(含亚种),约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的163种的90%,发现矿产地2500多处,是全国矿
主要矿产资源--非金属矿 非金属矿产在甘肃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已发现的矿种50多种,探明储量并列入储量表的约40种。其中,位居全国前5位的有铸型粘土、饰面蛇纹岩、水泥用红(黄)土、伴生硫、重晶石、冶金硅石及
主要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 甘肃是全国"有色金属之乡"。不仅探明矿种多、储量丰富。而且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超大型矿床。资源特点是:资源的保证程度高,储量高度集中,矿石品位高,选冶性能好,共伴生有益组分多,综合利用
主要矿产资源--黑色金属矿 甘肃是西北最重要的钢铁基地。探明的黑色金属储量居西北前列,其特点为:探明矿种齐全,储量可观,保证程度较高,储量集中,资源配置较理想,利于规模开发。
矿产资源概况 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类型齐全,远景可观。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业已占全省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17%,矿产品已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45.1%。 目前,甘肃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占全国已知矿种的95%,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9
新华社兰州8月25日电(记者李梓潇)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马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祁连山北麓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闪耀着自然与历史的光辉。相传,这里是汉代皇家马场。如今,千年马场迎来新的蝶变,除了保护开发山丹马种质资源,这里农作物蓬勃生长,传统养
2024-08-27
全省土地总面积42.59万平方公里(其中宁夏自治区飞地53.22平方公里)。全省主要地类面积及地类构成情况:耕地537.52万公顷(8062.8万亩)占12.62%;园地25.69万公顷(386.35万亩)占0.60%;林地609.92万公顷(9148.79万亩) 占14.32%;草地1419.37万公顷(21290.54万亩
当日,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畔的草山上雪花纷飞,一片银装素裹。
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地质结构复杂,地貌多样,使得甘肃境内广布着种类较多而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层剖面、岩溶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以及重要的矿山遗址、地质灾害遗迹等。下面让我们走进甘肃,开始精彩的甘肃地
土地资源概况 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在全省总面积中,耕地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林地面积5807万亩,占8.53%;草原面积2亿亩(不包括荒漠、干
未利用土地 甘肃省未利用土地共有1948.41万公顷。其中: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共有253.21万公顷,占13%;裸土地共有40.91万公顷,占2.1%;沙地、裸岩、石砾地共有1526.05万公顷,占78.32%;田坎共有112.2万公顷,占5.76%,其他土地共有
交通用地 甘肃省交通占地总面积为16.82万公顷。其中:铁路用地1.17万公顷,占6.97%;公路占地3.73万公顷,占22.18%;农村道路 l1.72万公顷,占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