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06年小城镇发展和改革
  • 时间:2009-03-15
  • 点击:0
  • 来源:
    一、 2005年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进展情况
    2005年,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全省着力加强省级重点镇试点工作的探索,着力加强发展和改革工作的结合,着力加强对基层试点镇好经验、好做法的总结推广,使全省小城镇的发展和改革试点工作有了明显进展。
    (一)大力开拓全省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新路子。一是按照“统一思路、明确标准、突出重点、协调工作方式”的指导思想,起草了《进一步做好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发展改革试点镇重点选择扶持标准》,提出了工作思路、扶持标准、政策措施和办法等。二是按照今年3月23日省发展改革委小城镇试点《会议纪要》精神,起草了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发展方面、改革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发展方面,要求试点镇提出加快发展的工作新思路;坚持发展抓项目,加快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道路、交通、给排水和垃圾处理问题;吸纳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定居;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农民变为居民的政策和居住环境等。在改革方面,要求试点镇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镇级财政,率先推进“镇财镇用县管”的试点;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个人和民间资金参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推进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合理解决小城镇发展用地问题;积极推进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三是起草了我省《关于开展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试点的目标、主要内容及扶持政策,为开展全省小城镇试点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积极推进行政管理、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一是改革镇政府管理机构。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和要求,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内部机构改革。大多数试点镇将原来的众多部门和“七所八站”撤并为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等几个职能部门,加强了对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领导、协调和服务。二是降低门槛,改革户籍制度。各试点镇普遍改革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对凡在城镇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不受居住时间和指标的限制,不收任何费用,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鼓励引导农民向镇区聚集。平凉的四十里铺镇近年先后有6000人进入镇区。曲子镇放宽城镇户口准入条件,今年将镇区内的900户、4135人保留其承包耕地,全部转为城镇户口。三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各试点镇都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小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基础,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热供电、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加强小城镇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工作,努力构筑良好的建设和发展环境。金昌市的朱王堡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靠盘活土地资源,以地聚财,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近几年,累计筹措建设资金1.7亿多元,先后建成综合服务设施21项、商业服务设施32项。庆阳市的驿马、和盛、榆林子,平凉市的四十里铺、安口等都不断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四是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许多试点镇都成立了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土地问题。镇区内国家建设和城镇建设用地,由镇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有偿使用。镇规划土地管理所全面负责城镇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工作。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试点镇都把这一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像武南、和平、峪泉、中川等,积极探索建立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城镇居民的后顾之忧。洛门镇今年安排城镇低保610户、1186人,发放低保金94万余元。安排农村特困户、重灾户620户、2750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48人。四十里铺镇近几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41人,45万元。董志镇设立了社会劳动保障事务管理所,为486人办理了医疗保险,将403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三)积极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各试点镇坚持“发展抓项目”的方针,把抓好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榆中县和平镇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带动了全镇的快速发展。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9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9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2400万元。目前全镇已有企业180多家,每年新办和引进各类产业项目20个左右,固定资金投资额增长都在2亿元以上,2005年达到4.4亿元。兰州市在中川镇设立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着手建设中川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投资10亿元的吉利汽车、投资2亿元的大得利医药等4个项目已入园建设。武南镇今年新引进项目6个,总投资额达7200万元;续建项目进展顺利,投资3100万元、年产2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的金业麦芽,投资1.03亿、年产3万吨熏醋和1万吨保健醋扩建项目都已建成投产。
    (四)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2005年,全省把引导、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壮大镇域经济作为开展试点的重点工作。驿马镇围绕白瓜籽、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优势,一方面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方面培育出口创汇企业大户。至目前,全镇外向性企业已达47户,8户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近几年,农产品收购加工量均在15万吨以上,其中白瓜籽加工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今年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洛门镇继续做大做强蔬菜主导产业,实现以菜兴镇。2005年该镇市场交易额达14亿多元,其中仅蔬菜市场年成交4亿多公斤,成交额达3亿多元。江洛镇坚持抓了以铅锌为主的矿产品采选、以黄牛为主的草畜开发、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开发。文峰镇发挥定西中药材生产基地的优势,建设了一批集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新型企业,产品畅销我国东南沿海各大药厂、药店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四十里铺今年新建、续建各类项目15个,总投资达2.45亿元,已建成项目9个完成投资6805万元。
    (五)城镇化水平提高,撤乡并镇取得进展。据统计,2004年我省城镇化率为28.6%,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2005年已接近30%。从2001年到2005年,我省城镇化步伐加快,结束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从24.01%提高到近30%,每年平均提高1个多百分点。从2000年开始,我省开展了撤乡并镇工作。至目前,全省乡镇总数1240个,其中有建制镇456个,乡755个,民族乡29个,街道办事处113个。据统计,全省共撤并乡镇312个,减少工作人员1.5万人,减少财政支出约6000万元。
    (六)小城镇的资金、项目支持有一定增加。近几年来,国家各部委开展的试点不少,像建设部搞的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企业局搞的乡镇企业试点、原国家计委搞的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等,都有一定的进展。我们在去年底对省发改委投入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作了汇总统计,以摸清省发改委对小城镇投入的实际情况,动员各处室对试点镇积极投入,对试点工作给予重视。初步统计,2005年我省对101个小城镇建设项目总投入约2.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2.4亿元,产业项目2600万元。
    总的来看,我省的城镇化工作和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有一定的进展。目前,全省14个市州的大部分建制镇对争当国家、省上试点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对争取国家和省上给予一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有一定的期望,对国家小城镇中心出台一些试点政策支持发展改革试点有热切的等待。我们在推进小城镇试点工作中做了一些努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大多数试点镇经济实力不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不均衡,产业支撑能力弱,试点镇就业岗位不足,吸纳劳动力较少,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大多数小城镇供水不足,排水不畅,交通不便,距离国家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距离。
    二、2006年小城镇发展改革工作重点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小城镇工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继续坚持发展和改革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明确小城镇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抓改革力求创新体制,抓发展重在项目建设,对国家试点和省上试点给予优先支持和适当倾斜,促使一批试点镇迅速壮大,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
    (一)做好开展全省发展改革试点镇试点和推荐上报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的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试点镇的项目、投资落实工作。结合贯彻落实我省“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重点扶持10个以上试点镇,每个小城镇争取安排投资500万元至1000万元。
    (三)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督促3个国家级和省级试点镇编制科学、合理的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各试点镇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四)以改革促发展,协调市(州)、县(区)重点抓好小城镇改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界定试点镇的工作职能,整合机构,提高效率,理顺权责关系。二是深化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改革。三是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给予试点镇财政分成的倾斜政策,建立镇一级财政和金库。四是加快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对进城农民的限制,切实实行按居住地和就业原则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五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社会保障和生活服务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五)推动各试点镇转变小城镇政府职能,突出重点,抓好试点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协调帮助解决试点镇转变职能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行包片包干、责任到人。各试点镇所在市(州)、县(区)要拿出扶持优先发展试点镇的政策、办法和措施,切实帮助试点镇克服困难,加快试点的步伐。
    (六)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的《通知》要求,做好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主要是做好前期工作,将符合挂钩试点条件的试点镇纳入省级挂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