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1-21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制图:石代学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思璇)记者从1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省自然资源家底持续夯实,开发利用质效显著提升,交出了一份资源底数清晰、空间格局优化、生态有效修复、民生持续改善的亮眼答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
“十四五”时期,全省实现土地出让价款1294.93亿元,矿业权出让成交总价601.87亿元,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30.52亿元,省级非税收入入库127.4亿元,较“十三五”实现翻倍增长。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交易,获资44.58亿元,为27个脱贫县持续赋能。累计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1005万笔,贡献相关税收超190亿元;办理抵押登记122.56万笔,助力企业群众融资贷款1.38万亿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5年来,全省自然资源工作坚持保障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实施和批复实施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乡镇、发展类村庄规划及“黄河流域”“兰白两区”等专项规划,划定耕地保护红线7703.5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12.55万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3086.67平方公里;下放审批权限,实行单独选址项目县级直报,推行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累计审查审批建设用地109.06万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14.86万亩,较“十三五”分别增长46.78%和59.59%,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16.68%,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
实施总投资50.56亿元的甘南“山水工程”,修复治理面积252.8万亩;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5亿元,支持实施5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预计修复治理面积10.31万亩;省级投入12.38亿元实施144个修复项目,治理面积87.35万亩,推动绿色陇原建设。同时,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探索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等政策,通过国家年度考核;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投入资金47.1亿元,1∶5万矿产地质调查覆盖省域面积45.93%,战略性矿产找矿成效显著,出让矿业权695宗,拉动投资超1000亿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701个,建成监测预警点6220处,启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惠及45.78万人,化解房屋登记历史遗留问题100.08万套,持续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形成全省自然资源“一张底图”。完成实景三维甘肃建设,“天地图·甘肃”平台日均访问量14.7万次;建成多个科创平台,获部级以上科技奖项1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