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时政要闻/ 正文
坚定信念担使命 牢记嘱托再出发
  • 时间:2021-07-02
  • 点击:1408
  • 来源:甘肃日报

张掖市筑路工人在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通讯员王将)


元古堆村干部群众在村史馆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记者崔银辉)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干部职工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记者范海瑞)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民生银行兰州分行开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党日活动。(记者吕亚龙)

定西市公安干警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通讯员赵华平)

贾家寺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记者白永萍)

元古堆村

坚定信心谋发展

  晨曦从山头洒下来,唤醒了7月1日的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一大早,乡亲们纷纷赶到村史馆,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村民陈调英紧握党旗,神情专注。陈调英记得,2013年的那个冬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视察。弹指一挥间,元古堆和自家日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家家有了自来水,路也硬化了,我们家收入主要靠务工和百合种植。”陈调英说,“如今的日子让人心里踏实,跟着党走,准没错。”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生王屹翀随学校老师在元古堆村调研,与乡亲们一起收看了大会直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刻,最让我难忘。我这是第一次来元古堆,在这里,我感到了党的伟大,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王屹翀说,待学有所成时,一定报效祖国。

  阳光洒进村史馆,电视机上方“不忘嘱托感恩奋进”八个红字愈发醒目,墙上的一组组数字、一幅幅图片更加清晰:2013年,元古堆村贫困发生率为31.29%;2019年,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

  再看图片,曾经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和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山绿树、红瓦白墙。2014年,元古堆村小学建成,全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实现就近入学。全村还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元古堆村党支部副书记董建新说,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心潮澎湃。“作为村干部,今后工作的重点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要争取带领乡亲们依靠产业取得更好的发展。”董建新介绍道,党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乡亲们跟党走的决心愈发坚定。8年前,元古堆村有10多名党员,今天已发展到67名党员。

  1992年出生的田家河乡党委副书记任书军说:“我是一名‘90后’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今后的工作中勇担使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全乡人民的幸福指数。”

荔园堡村

矢志不渝跟党走

  荔园堡,地处华池县南梁镇、子午岭林缘区,葫芦河穿流而过、奔腾不息。87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又称南梁政府,红色政权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里,是一块红星闪耀的“老根据地”,红色传统就像苍翠的青山、奔腾的河流,生生不息。

  7月1日一大早,荔园堡村的新老党员从四面八方赶到村部,静静等待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党员们肃然起立,跟唱起来;当看到排成“100”“71”字样的飞机呼啸而过时,党员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并发出阵阵喝彩声……

  “我们党走过百年历程,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牢记入党誓词,永远忠诚于党。”荔园堡村党支部原书记范刘德说,“我再次想起了2009年习近平同志冒雨来这里看望我们的情景。我想对总书记说,12年过去了,老根据地人民不忘您的嘱托,已全部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81岁的老党员杭树怀,是当天第一批赶到村部的党员。“党带领中国人民,跨入了文明富强的新时代。”杭树怀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我们要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32岁的蒋大江现任荔园堡村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所有在村党员有序观看了大会直播。“青年代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呐喊,是我辈青年之心声、我辈青年之宏愿。”蒋大江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高擎党旗跟党走,带领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红色基因代代传

  7月1日上午8时,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巍峨的纪念碑沐浴着初升的朝阳,温暖而肃穆。

  纪念碑前的广场上,格外空旷;位于纪念馆第二陈展室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干部职工手拿国旗,端坐于此,认真注视着大屏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当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纪念馆时的一幕幕场景,真切地如在眼前。”曾为习近平总书记作讲解的纪念馆讲解员王丽霞激动地说,“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用心用情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红西路军的故事,让红色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

  “庆祝大会现场每一个坚定的眼神,每一个自豪的表情,每一个动情的笑容,都让我终生难忘,作为一名讲解员,我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为每一个访客讲好红西路军的故事,让每一个人都能从我们党光辉灿烂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讲解员李菲菲说。

  “作为一名红色基因传承人,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化作实际行动、务实举措和责任担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纪念馆时的殷殷嘱托,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建设红色家园,守好红色阵地,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纪念馆馆长朱德忠说,纪念馆将深入开展红色文化“六进”活动以及线上线下系列展览活动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工作,打造“网上红馆”,不断扩大红色教育覆盖范围,聚焦陈展布展、讲解服务、文物保护等,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整体工作合力,助力“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布楞沟村

“穷乡”已变“幸福庄”

  “今天在村上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我特别高兴,希望我们的党和国家越来越好。”7月1日一大早,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村民们就早早来到村委会等待收看庆祝大会直播,看完庆祝大会直播后,村民马麦志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布楞沟,在东乡语里是“悬崖边”的意思。千百年来,这里的百姓一直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村民马麦志的家里,习近平总书记嘱咐,“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

  如今,8年过去,布楞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已经全部实现: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宽阔平整的折红公路沿村而过,硬化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子。

  “我多想邀请总书记再来我家,想请他看看我们现在的好生活,请他放心,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马麦志动情地说。

  在收看大会直播盛况后,布楞沟村村民马兰备受鼓舞,“总书记讲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我历历在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的使命感更加厚重,作为一名年轻大学生,我将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矢志拼搏奋斗、勇于担当作为,好好学习,提升本领,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韶华,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的人生答卷。”

  布楞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翼庆在收看庆祝大会直播后说,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布楞沟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样板村”的巨大转变,在布楞沟干群心中,党的恩情永不会忘。“今后,我们布楞沟村将继续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布楞沟村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张翼庆坚定地说。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

生态文明谱新篇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职工、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员工及前来八步沙林场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通过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回望党的百年风雨,感悟党的百年辉煌。

  早晨7时20分,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副场长贺中强带领20多名林场职工,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多功能大厅,同时到来的还有基地的30多名员工,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党员们佩戴着鲜艳的党徽。他们紧盯大屏幕,期待着庆祝大会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广泛共鸣和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岗位,坚定信念,实干笃行,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刚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八步沙林场建立至今,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关怀,我们第一代六位治沙人中有四位是共产党员,是他们带领我们接续奋斗。如今,我们已经累计治沙造林25.2万亩,管护封沙育林43万亩。”贺中强说,下一步,林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甘肃文旅集团八步沙项目运营总监姚贵宾表示,通过认真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家深受感召,倍感振奋。甘肃文旅人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为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前来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古浪四中教师贾龙才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大会直播,一同感悟和见证党的百年华诞。他说:“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将不忘为党育人初心,担当为国育才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龙头新村

青山绿水话新景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一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陇南的山峦沟梁。

  眼下,位于徽县江洛镇的绿意盎然,美不胜收。7月1日上午,新提升改造的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早早就热闹起来,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和新村群众齐聚一堂,共同收看大会直播。

  江洛镇党建办主任李志杰心潮澎湃,十分激动。他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建工作者,我将永葆初心,立足本职,进一步完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管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

  “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就没有龙头新村现在的幸福生活。”说起观看庆祝大会后的感想,76岁的龙头新村老党员陈智金说,“新村发展需要我们继续发挥余热,作为一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要紧跟党走、为党奋斗,才能不负党的恩情。”

  现在的龙头新村干群一心,斗志昂扬,吹响了幸福发展“集结号。”龙头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存田表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实现多元发展,让新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幸福龙头,不忘党恩。新村群众也表达了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如磐信念。村民陈战林观看庆祝大会直播后说:“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把产业发展好,把收入提上去,让党放心。”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徽县江洛镇部分农户受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来自黄坝、赵河、邱张门、沿川4个村的92户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在龙头河一侧的安全地带,并将这里命名为“龙头新村”。2009年6月8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龙头新村,视察当地灾后重建情况。

  10多年过去了,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如今的龙头新村“景美民富精神足”,曾经饱受劫难的地震灾区,正以全新的面貌和蓬勃的生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

黄河之滨会更美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大会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我深感我们党的伟大!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园林景观管理科负责人霍彩兰心潮澎湃,也让她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时的情景。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霍彩兰说道。

  霍彩兰介绍,近年来,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按照“一园一主题”和“大组团、大色块、成规模”的理念及“增绿、添花、加彩”的思路,打造了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等特色滨河花海景观,对核心区20公里公共绿地进行了补栽补植,全面展现了黄河之滨“一园一特色、一角一景观”的独特魅力。

  霍彩兰说:“下一步,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勤奋工作,为兰州黄河风情线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机关党委目前共有正式党员256名,一批青年党员成为干事创业的排头兵。35岁的赵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今天,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到自豪与振奋,也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今后,我将为全面推进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期望。”赵赟说道。

贾家寺村

心怀党恩齐奋进

  盛夏时节,走进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贾家寺村,灰瓦白墙的二层小洋楼整齐排列,干净宽敞的村文化活动广场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幼儿园内欢声笑语不断……

  2009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贾家寺村,看望慰问因地震受灾的群众,指导灾后重建工作。12年过去了,贾家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小康大道。

  2021年7月1日,贾家寺村党员群众齐聚一堂,在村党员活动室内集体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作为一名有3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倍感振奋。”贾家寺村老党员李宝珉说,今后,自己将继续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退休不褪色,永远忠于党。

  当年向习近平同志汇报村里情况的贾家寺村党支部原书记贾云峰激动地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我们一定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日子过得更加富足。”

  贾家寺村党支部书记贾成刚说:“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为乡村振兴工作挥洒激情和汗水,为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读者出版集团

文化强国添光彩

  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7月1日上午,“读者人”集体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用心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心中涟漪层层激荡。

  今年,“读者人”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读者》杂志创刊40周年。

  历史交汇,百感交集。

  听着习近平总书记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的讲话,眼前又浮现出2019年8月21日的一幕幕。

  那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历史沿革、出版发行、经营管理等情况,看望《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

  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殷殷期盼,余音绕梁。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大党正青春,《读者》才刚“40岁”,惟有奋斗,才是自己最美的底色,才是对党最深情的告白。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既是对我们党第一个百年辉煌历史的全面总结,也是激励全体党员向着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砥砺奋进的总动员、总号召。”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升深情地说,读者出版集团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心同向同步,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读者’力量!”

  “行动是最好的回响。”读者出版集团总编辑马永强说,今后,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光添彩,让党徽在逐梦新征程中熠熠闪光。

  陈天竺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一名编辑。听着总书记的讲话,心潮一次次起伏;听到现场的欢呼声,总不由热泪盈眶,“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杂志社考察调研时的殷切嘱托,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听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青年党员王亨通心潮澎湃,“总书记的讲话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必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读者人”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有力的行动,奋力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记者崔银辉 安志鹏 范海瑞 兰天 金奉乾 陈多 薛砚 施秀萍 白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