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时政要闻/ 正文
【丝路话语】退出“世界高校排名”,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
  • 时间:2022-05-12
  • 点击:1380
  •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截至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都已经发布了通知,以后将退出“世界高校排名”,不会向国际有关机构公布自己的数据和资料。(5月9日映象网)

  曾几何时,五花八门的排行榜、纷繁复杂的考核指标体系,不仅加重了高校的负担,也助长了浮躁、功利的风气,让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不堪重负。一味追逐洋榜,让一些高校的办学定位摇摆不定。当世界排名成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关键绩效指标,部分高校就会趋之若鹜地去提高世界排名;少数学校更是忽略和漠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以及学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追逐,不仅导致有限的资源没有“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导致学校失去了特色。

  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就会误入歧途。三所知名高校“退出世界高校排名”并非不重视教育国际合作,而是不被世界排名牵着鼻子走,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融入教育评价改革精神内核的“敢为天下先”,显然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借鉴。

  以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等量化指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方式,单一、片面,很容易导致办学治校的急功近利。“退出世界高校排名”契合“破五唯”的价值追求,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应有之义。说到底,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办学历史、学科实力和学科规律,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采取分类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教育评价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只有让教育评价指挥棒更加科学,才能保证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正确航向。

  “退出世界高校排名”犹如一面镜子,提示和启发我们“非新无以为进”,追寻“世界一流”的脚步始终不能停歇。只有深化改革创新,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才会迈上新台阶;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才会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高等教育是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国之重器,只有激活 “一池春水”,才能营造百舸争流的奋斗画卷。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有助于全面充分激发高校的生机活力。与其被世界排名左右,还不如增强学科建设自信和办学定力。高校只有心无旁骛,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到优势领域、特色方向的创新与突破上,才能真正实现“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