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大棚里的“供给侧改革”
  • 时间:2020-11-25
  • 点击:1224
  • 来源: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卢玉

  棚外寒气袭人,棚内温暖如春。掀起金塔县金塔镇西沟村温室园区一座温室大棚的门帘,一股暖流便扑面而来,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个个翠绿的黄瓜静待收获,本该“猫冬”的村民们正忙着打理作物。

微信图片_20201124223351.jpg

温室大棚

  “今年我种了三个温室大棚,种了一棚西红柿,一棚黄瓜,一棚西葫芦,现在黄瓜和西葫芦已经上市了。估计西红柿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头就陆续上市了,预计能收入4万元左右。”正在打理黄瓜秧的梁志有说。

  谈起这几年日光温室的种植变化,日光温室种植经验丰富的梁志有说,现在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对种植户的要求更高了,要不断在学习中进步。

  “这些黄瓜‘吃’的是有机肥,‘住’的是阳光房、‘睡’的是绳吊床,长出来以后清脆可口、鲜嫩多汁,而且营养丰富,当然会‘嫁’个好‘婆家’。”看着旁边长势良好的黄瓜,梁志有饶有兴趣地讲了起来。

  产业壮大,多点开花。除了西红柿、黄瓜、西葫芦外,西沟村温室园区还发展蘑菇、葡萄等作物,每座大棚年收入3万元以上,已成为当地日光温室种植的示范区和“领头雁”。

微信图片_20201124223345.jpg

黄瓜长势良好

  种植结构的调整不仅是技术的升级和品种的增多,更是回归市场的需要。近年来,金塔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路径,不断拓宽设施蔬菜增收渠道,使农业生产不断优化。同时,还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制定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

  截至目前,金塔县已通过国家、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经营主体21家、产品14个,绿色食品12家、产品3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有力提升了金塔县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十三五”以来,金塔县立足生态、资源、区位优势,主动顺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着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努力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业供给体系,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金塔县累计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园66个,示范推广各类新技术达38项,引进试验筛选抗病、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达到50多个,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95.5%,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在金塔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