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到2025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2.6平方米
  • 时间:2022-01-06
  • 点击:2166
  • 来源:兰州新区报

《兰州新区“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印发

到2025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2.6平方米

体育课上,兰州新区第二小学的学生你追我赶。 记者 丁凯 摄

数读规划

体育人口

锻炼人数达65%

体育场地

人均面积超过国家规定的2.6平方米

健身场地

新建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

体质监测

合格以上人数达85%以上

社会体育指导员

人数达2500人以上

晨晚练站点

发展到200个左右

“四个一”基础设施

即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或滑冰馆、全民健身中心

健身活动中心

新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个、乡镇健身设施6个、新区核心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

近日,《兰州新区“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兰州新区体育发展将紧紧围绕“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激活全民健身末端,科学规划项目布局、增强竞技体育实力,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大众体育消费,全面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后备人才培养”等五大方面发展。

内容详解

四大目标助推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规划》确定了四大具体目标。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抓好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优先在兰州新区新建区域布局体育公园,优先在公园、河岸、景区等布局健身步道,保障群众锻炼“举步可及、免费享有”。加强区域政策统筹,在文旅商贸、社区服务等空间中融入体育健身功能,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推动学校、企事业单位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有效盘活现有资源,切实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国家规定的2.6平方米。

群众体育实现新突破。构建快捷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体育生活化、资源信息化、服务均等化、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和活动系列化。至202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2500人以上,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达90%。

竞技体育迈上新台阶。着力提升兰州新区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全力备战2022年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成绩比上一届再有进位。到2025年,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达到500人以上,建设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单项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1个以上,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所以上,向上级训练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00名以上。

体育产业呈现新面貌。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供给更加丰富,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力争在“十四五”时期,保持体育产业2位数增长速度。重点培育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积极打造1个省体育产业特色小镇。

规划解读

一个工程两个计划惠及你我

《规划》中亮点频出,事关你我。特别是其中提及的“一个工程,两个计划”。

实施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五”时期,兰州新区实施新“四个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即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或滑冰馆、全民健身中心。每个乡镇(街道)建成不少于开展4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多功能运动场地1个,每个村(社区)布有全民健身工程1处以上。构建以村(社区)为核心的全民健身网络体系,每个村(社区)配备1-2名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城、乡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超过90%,城市街道、乡镇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95%,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新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个、乡镇健身设施6个、新区核心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对损坏和超过使用期限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维护更新,努力实现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的目标。上述目标2025年全部完成。

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发展

整合多方资源,满足大众多样化的体育休闲需求,培育“节庆+赛事+休闲体育+乡村旅游”的复合型体育旅游产品,通过假日节庆、体育运动、健康养生延伸产业链创造更丰富的休闲体育和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挖掘体育+旅游消费潜力。依托规模化休闲体育旅游举办中川体育文化旅游节、“向阳花开 逐梦阳光”健身季;在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赛暨兰州新区环城赛、“兰州新区国际汽车城”杯甘肃越野拉力赛等活动赛事举办之际,精心策划赛事活动巡游线路,将乡村旅游景点串点连线,扩大乡村体育休闲旅游宣传力度。在景区策划举办太平鼓争霸赛、庆祝兰州新区中国农民健身节、甘肃省校园足球联赛等,以赛事活动聚集人气,带动市场消费,全力打造“健身乐游新区”品牌。

构建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

整合多方资源,以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足球为龙头,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县、市、省、国家)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国性比赛,打造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和赛事活动品牌。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创建兰州新区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个以上。建成各级体育传统特色校3所以上,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校1所以上。鼓励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实行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

(记者 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