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事寻踪】“马保子”其面
  • 时间:2020-11-06
  • 点击:2413
  • 来源:兰州日报

【陇事寻踪】

“马保子”其面

  杜擂升

蜡像作品还原“马保子牛肉面”

资料图片

  马保子清汤牛肉面走过了百年。百年来,经过数代兰州牛肉面人的守护、传承和发展,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被誉为中华第一面。今日之兰州牛肉面更是凭着汤鲜味美、营养丰富、快捷价廉等特点,被世人认可,群众喜爱。“一碗面”凝聚了兰州各族人民共同智慧,绽放着民族团结的花朵。“一碗面”体现了兰州这座黄河名城的融合、融洽、和谐,更是体现了兰州这座新型移民城市的包容、多元、分享。

  “华人谈吃第一人”唐鲁孙,无愧为一代“吃货”,他对马保子清汤牛肉面的评语,至今仍无人能及。

  1932年,唐鲁孙慕名在兰州吃了马保子清汤牛肉面。若干年后,他撰文“清醥肥羜忆兰州”,对兰州牛肉面,他给出了16字评语:清醺肥荷、自成馨逸、汤沈若金、一清到底。

  唐鲁孙无愧于一代“吃货”。他对兰州牛肉面的准确评价,即使今日也无人能比。

  唐鲁孙,1908年出生于北京,1946年去了台湾。在他去台的这一年,恰是马保子牛肉面馆提档升级、酒泉路分店连锁经营的那一年。那个时候,牛肉面馆在兰州寥寥无几。1985年唐鲁孙在台湾病逝。这个时候,兰州牛肉面馆已如春笋般开到满大街了。

  据说,唐鲁孙是满族镶红旗后裔,姥爷李鹤年声名显赫,曾在河南、闽浙等地做高官。他有两位族姑更是奉侍光绪帝的珍妃、瑾妃。唐鲁孙也曾在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向瑾太妃叩拜春节,得封一品官职。

  1976年起,正是兰州牛肉面集体、个体经营刚刚起步的时候,唐鲁孙先后出版了《中国吃》、《天下味》、《酸甜苦辣咸》、《什锦拼盘》等12部作品。

  唐鲁孙自称自己是馋人,好比今日之“吃货”,但今日“吃货”,又有几人能与他比肩论道。

  分享大师马保子,他最大的分享,就是把一碗面分享给了世人。说到底,马保子清汤牛肉面得益于西北的特色茶饭文化。

  马保子清汤牛肉面,得益于西北特色茶饭文化,这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茶饭文化是我这些年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与我少年生活经历有关。我少年时居兰州七里河区华林坪太平沟55号(原为太平沟清真寺)一栋老式房屋里,房子所有门窗一木到顶。

  太平沟位于今兰州烈士陵园刚上坪的山坡上,整个巷道约有百来户,那个时候,巷道里的人基本都住在低矮的院落里。这里,临夏、广河、东乡或者更远地方的人的居多,他们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群众。

  我小时候,这里的小伙子都以当瓦工为荣,姑娘基本在家做饭等待嫁人。

  我清楚地记着,文革结束政策刚刚放松,这里的人就迫不及待开始摆摊、挑担卖小吃,当时卖的最多的是糖油糕,酿皮子,他们中后来就有最早赴广州开牛肉面馆的人。

  由于要落实政策,在我参加高考的当天,学校派车给我们搬了家。几年前我去殡仪馆参加活动时路过太平沟,巷口门楣上豁然立有几个大字:民族团结巷。

  那个时候,太平沟住的媳妇姑娘都能做出好吃的饭菜,并以自己能做得上好茶饭为荣。实际上这里的人大多数都生活在贫困当中,包括往上几代人。

  或许正是因为不富裕,那个时代,那个地方,所有在家做饭的女人,都在为让家里的亲人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绞尽脑汁。她们用少之又少、极尽有限的食材,用无限的爱,给家里的亲人们变花样做出精美食品。由此,也使自己茶饭技能炉火纯青,并代代相传。

  我正是在少年成长的地方,看到并懂得茶饭文化的。

  我理解,茶饭文化的精髓在于分享,通过家庭主妇的手分享到家里的老人、丈夫和孩子。

  为了生活,家里的男人们发现茶饭手艺能够卖钱时,于是,茶饭就从自家厨房走上了市场,成为男人们摆卖的商品,茶饭自然汇入到了分享经济。

  实际上,早期兰州牛肉面馆“进店一碗汤”,就是智慧更是分享。

  马保子担着妻子在家做好的热锅子面叫卖于市。清汤牛肉面一经面世便不胫而走,很快火遍金城黄河两岸。

  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的女人,马保子也不例外。说到底,马保子创建兰州牛肉面的功绩,源自于他的发妻,源自于她的贤惠耐劳。因为,马保子牛肉面的成功,就是蕴含、汇聚着智慧和心血的茶饭文化的集中表现。

  因为专心、所以做工精道,因为细致、所以让人回味。

  马保子担着妻子在家做好的热锅子面叫卖于市。几年后,他拿起妻子手中做饭的勺,开张第一家牛肉面馆,很快清汤牛肉面走红于世,马保子被公认为兰州牛肉面创建人。

  西北特色茶饭文化至今仍被继承发扬,今天我们仍然可见的路边夫妻店,就是一种。

  实际上现在的茶饭和马保子也是有区别的。最大区别莫过于,那时的女人都在幕后,今天的女人已经走到了前台。

  无论是马保子热锅子面还是马保子清汤牛肉面,都是一经面市就受到追捧。

  热锅子面的成功在于汤,清汤牛肉面的成功更在于汤。如果你问,汤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兰州本土牛肉面二代马先生告诉我:有味无色!

  正如装入瓶中的美酒,如果没有任何标识,一眼看过去,它确实是一瓶水,如果揭开瓶塞,酒味溢出时,在场的人,一定会明白瓶中是酒不是水。

  而清汤的最高境界正是如此。把汤熬至清如纯水,直至香味全部融水中而不见。味入水中!这真是难以想象的境界。清汤始终是马保子们的招牌。

  面与汤融一体时方为牛肉面。扯面、捞面到浇汤是一体的,置放肉粒加辣油是一体的,递面给顾客也是一体的。

  过去“牛筋”们常说,我们之所以喜欢马保子牛肉面,就是因为一个清字,清汤!

  “进店一碗汤”。首先要看碗里的汤。有“牛筋”说,只需瞅一眼牛肉汤是清还是不清,便知他的牛肉面是地道还是不地道,正宗还是不正宗了。

  由于牛肉面工艺的改进,现在“进店一碗汤”已经被茶水和面汤代替了。我最后喝到“进店一碗汤”,应该在90年代初期,一家牛肉面馆老板热心地让我先喝一碗汤,再吃牛肉面。

  说马保子必须说到面,因为面和汤融为一体时,才能称为牛肉面。

  从头到脚,一碗牛肉面,面和汤,扯面、捞面到浇汤是一体的,置放肉粒加辣油是一体的,递面过去给顾客也是一体的。

  煮肉制汤。

  要达到汤清、味醇、鲜香,清澈透明,马保子牛肉面的汤最讲究。牛肉必须是新鲜的。牛肉、羊肝要从滹沱街(现今兰州新华巷)屠宰户家那里预订。牛肉要把肉质鲜嫩,肥瘦适中的那种精选出来。选购羊肝的年龄段,一定要选一岁左右的羯羊羊肝。另外,煮牛肉、羊肝不能用金属锅,必须用兰州阿干镇的头号坩泥大砂锅。

  和面扯面。

  面粉得用皋兰永登一带旱地产的麦子磨成的“和尚头”,加兰州北山上生长的野生水蓬草烧制而成的蓬灰“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直至面揉到光滑滋润方可。

  实际上,马保子牛肉面规矩还有很多,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要面与汤融入一体,扯面、捞面到浇汤也得一体,置放肉粒加辣油更得一体,即使是递面给顾客也得一体。

  扯面是牛肉面绝活,功夫的精髓是扯的匀,甩的快,捞的准!与其说在吃牛肉面,倒不如说是在欣赏艺术。

  在我少年时,一位旧社会卖酿皮子的奶奶经常来我家,那时的她与她儿子舍穆相依为命。他们住在一间十平方米的低矮房间里,院子里有两三间屋子,好像还有一家住户。我妈称她叫舍穆妈。因为她很想做酿皮子,我父亲便在镔铁厂,给造了两个白铁皮簸子,舍穆妈搬来她家里的一口大锅,用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把我家两袋面粉做成了酿皮子。家里人吃不完,就分给巷道里的人。后来我听我姐说舍穆到牛肉面馆学扯面,当时我就很纳闷,扯面还用学吗?对于这种活计,我认为,巷道里的人应该都是与生俱来的。实际上,当时我还真不懂拉面之功的难度。

  现在很多客人都喜欢观赏牛肉面现扯现拉。一个面剂,在师傅手中很快变成均匀细长的面条,面条在空中飞舞,忽就变戏法似的把面甩进了锅,或粗或细,或扁或圆,十几碗面在锅里先后下锅,任凭面条在锅里千翻万滚,但都会各自为团,从不混杂。

  所以,如果说是在吃兰州牛肉面,倒不如说是在欣赏一种绝妙的行为艺术。

  上世纪90年代后,兰州牛肉面能拉的面型,从过去的几种发展到了今天的12种。

  圆形面有毛细(一窝丝)、细的、二细、三细、二柱子。扁形面有毛韭叶、韭叶、薄宽、大宽。异形面有荞麦棱、四棱子、空心面。

  兰州牛肉面特征“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是基于马保子清汤牛肉面总结出来的,更像一个标准深入人心。这些年有人加了一个叫“五黄”。这使兰州牛肉面特征变成了五项。

  “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但我还是听到兰州老牛肉面人包括明星级的牛肉面师傅抱怨,他们说不喜欢“五黄”,说面黄了?这不是明摆是碱大了!在我看来,数字“五”确实不符合传统“四”的习惯,“五黄”确属于画蛇添足。但我并不反对“五黄”,包括称兰州牛肉面为“拉面”。我认为,这正是兰州牛肉面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

  兰州牛肉面的扯面技能,在上世纪80年代前均称扯面,兰州各个饭馆的师傅们都以扯面相称。约在80年代开始被外地人广泛称为拉面。

  兰州牛肉面来自“爱”,更来自于牛肉面的牛脾气:一出兰州就变味,二在家里做不了,三看碗里找不到肉。

  无论是改革开放后提炼的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还是马保子时代“汤要清者亮,肉要烂者香,面要细者长”的兰州牛肉面三大拿手秘笈。但作为一个地方小吃,从诞生到今天,始终得到人们的认可。

  公私合营时,国营食堂改变了兰州牛肉面的高端经营方式,使它成为普通群众吃得上吃得起的民生食品。改革开放后,兰州牛肉面更是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向全国大众快餐的转变。1999年,兰州牛肉面与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

  这一切出自兰州人民的情怀,得益于马保子时代就形成的兰州牛肉面特色:一汤二面三肉。至今,兰州人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他们依然热爱着守护着“一碗面”。即使一个名称有个“拉”字都不行。他们会立马纠正:兰州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

  这实际上也是兰州牛肉面牛脾气的一个方面。

  兰州牛肉面的牛脾气。一是出兰州就变味。二是在家做不成牛肉面。三是牛肉面碗里没有肉。

  过去有句话叫“出了兰州就变味”!这也是兰州师傅们很少在外地开馆子的主要原因。因为这是早期出门创业师傅们的一个痛。兰州牛肉面出了兰州就不行!这确实阻止了他们的分享情怀。但无论如何,他们在南方扯面、下面、捞面的技法,尤其是拉面的动作,在外地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外地人称兰州牛肉面为兰州拉面的缘由。

  但“兰州拉面”在兰州本地始终就没有叫起来。虽然商务部门一直在政府平台上,致力推动兰州牛肉拉面的相关工作。实际上,这或许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点,我认为,其实质应该是兰州牛肉面文化的一部分。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技术上已经解决了兰州在外地甚至到国外开馆子保原汁原味的瓶颈。

  在家做不了牛肉面。清汤牛肉面制作工艺复杂,要大案大锅,即使家庭主妇再有能耐也难以在家做出一碗正宗兰州牛肉面。实际上,这根本就不算是遗憾。任何一位兰州人想吃牛肉面,出了家门,走不上几步,就能在兰州任何一家牛肉面店吃上正宗的。

  兰州牛肉面碗里没有肉,时至今日,也确实不能有肉。基于当时条件,马保子把一块牛肉硬生生熬制成能够人手一份的汤,使那个时代更多吃不上肉食的人,分享到牛肉的清香。

  这是一种爱,这种爱传承了100年。兰州牛肉面就出自于充满爱的西北特色茶饭文化。

  茶饭文化的精髓在于分享,兰州牛肉面的成功就是源自于分享。分享是大爱,兰州牛肉面的这种分享已经过了百年,今天,还在继续,依然在兰州接力。

  今天,兰州牛肉面传承着分享,牛肉面整个行业传承着分享,兰州这座城市也在传承着分享。

  兰州,因为牛肉面,兰州成了分享的城市。兰州,的确是一座分享的城市。

  还是那句老话:兰州牛肉面出了兰州就不行!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到今天,这句话被兰州人讲的很响亮。

  兰州牛肉面出了兰州就不行!为什么?不等你问为什么。性急的兰州人很快会告诉你,兰州牛肉面出了兰州就变味。所以,近一两年来,网络上有句名言:要吃兰州牛肉面还是欢迎到兰州。

  牛肉面,兰州分享!

  “牛大”,这是兰州人对牛肉面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