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小县城迸发“大火力”
  • 时间:2024-08-22
  • 点击:0
  •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黄虹

  郡县富,天下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今年以来,清水县围绕“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构建“六大特色产业板块”,聚焦经济运行调度、“小升规”培育、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截至6月底,全县176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167个,开复工率96.6%,完成投资40.49亿元,占年度投资的67%。同时,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推动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执法司法、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人文体验、问题整改提质增效,小县城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火力”。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焊花四溅……8月20日,位于黄门工业园区的清水县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争分夺秒赶工期、开足马力忙建设,不断刷新施工“进度条”。

  目前,该项目1#冶炼车间已完成外墙瓦安装,正在调试行车;2#冶炼车间已完成堆料池池体浇筑;脱硫塔已完成内部喷淋系统安装;6000立方米循环水池已完工;3#、4#冶炼车间完成基础开挖;110千伏线路已完成10个塔体安装、导线架设、电缆埋设……

  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是清水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2023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也是清水历史上单体项目投资最大、综合效益最好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4.7亿元,由山东华贸控股集团投资建设。

  “该项目的引进填补了工业领域新材料项目建设的空白,开辟了我县新型工业化建设新赛道。”清水县工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全告诉记者,2025年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园,预计年产碳化硅及其制成品30万吨,年产值50亿元,上缴税金2亿元,带动就业1200多人。

  “下一步,我们计划把华贸(甘肃)新材料公司打造成为新材料领域的链主企业,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方面下功夫,加大下游企业的招引力度。目前,已与唐山瑞兆碳化硅制品等4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力争将复合陶瓷新材料产业培植为县域首位产业。”王国全说。

  推动项目建设、加快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是“核心密码”。

  “厂房和路网都是政府规划建设的,入驻后在用人招聘、产线对接和产品销售方面,政府都积极提供帮助,让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投资运营,我们切实感受到良好的营商环境带来的便利。”在清水县红堡工业园,甘肃北方鑫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琪告诉记者,企业自2023年6月正式投产,去年年底销售额700万元,今年截至目前销售额已增长到800多万元,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他们能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据清水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小刚介绍,红堡工业园区已先后入驻了11家企业,截至目前已经投产的企业都已正常运营。  

  “接下来我们会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继续做好企业的保障和跟踪服务,尤其是对新入驻的企业供水供电供暖,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和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马小刚说。

  近年来,清水县探索推行“信用+秒批秒办”“信用+告知承诺”“信用+容缺受理”审批新模式,对无失信记录、信用状况优秀或良好的企业,申请人自愿作出书面承诺,审批部门依承诺进行审批;政府投资项目在用地手续齐全的情况下,立项审批阶段对稳评、能评进行容缺受理,压茬推进前期办理、咨询评估等事项;要素保障部门主动服务、协同发力,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集中审批”“并联审批”,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长由60天压缩至51天。以营商环境“大优化”助推招商引资“大突破”、项目建设“大提速”、服务质效“大跃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