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5-16
- 点击:0
- 来源:兰州新区报
高标准农田种植现场。兰州新区报记者李佳丽 摄
兰州新区报记者 李佳丽
时下,秦王川大地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站在高标准农田上,放眼望去,沟渠与田地互联互通,高标准农田建设正绘制着春耕生产的亮丽底色,勾勒出一幅幅全新的农业生产图景。
小田并大田
低产变丰产
走进上川镇涝池滩村高标准农田现场,经过沙坝清理、耕地平整、管道安装后的土地一望无边,工人们正在进行管道打压试水工作。
“上川镇涝池滩村高标准农田片区是新区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主要片区之一。该项目共建设4.27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2.0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2.26万亩,涉及秦川镇炮台、新昌和上川镇黄茨滩、五联、达家梁、古联7个村,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施工,正在进行管道打压试水和防风带补种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技术员马涛介绍道。
据了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前,秦川镇、上川镇的农田“零、散、碎”,不利于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改善现代农业发展条件,新区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统一上图入库的管理机制为牵引,掀起了一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革命。2019年以来,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5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7.4万亩,覆盖基本农田面积达到80%,受益人群达3200余户、10000余人。
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东风,兰州新区积极打造特色小麦、玉米、苜蓿等规模化特色种植基地,让“巴掌田”变成“大块田”,“低产田”变成“高效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土地上“保险”
收入有保障
目前,秦川镇华家井村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玉米陆续出苗,一株株破土而出的玉米苗,展现出勃勃生机。华家井村“两委”成员穿梭在田间地头,仔细查看玉米幼苗的长势、密度及整齐度,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播种时间、种子品种、土壤墒情及田间管理措施等情况,现场指导种植户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玉米苗齐、苗壮。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引导土地规模经营,还促进了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
上川镇红井槽村村民张元辉笑着说:“以前守着这几亩地,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有了高标准农田,灌溉方便了,路也好走了,机械作业也施展开了。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我和妻子成了管理员,满眼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这高标准农田就像给我们的土地上了‘保险’,收入有了保障,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节本增效,是高标准农田的优势之一。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道:“目前,辖区已建成的15.4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水肥一体化,全部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精细化转变,节水可达30%。再加上滴灌系统精准滴灌肥料到作物根部,‘增效减量’的优势更加显现,降下来的成本非常可观。”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新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面筑牢粮食安全“耕”基。